馬亞萍
(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6)
柔韌素質訓練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的作用探討①
馬亞萍
(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6)
高校跆拳道教學是高校中學生,尤其是男生普遍較為喜歡的一項教學活動,長時間以來,我國高校的跆拳道教學方式以及訓練方法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一直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及手段,導致最終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更好地實施高校跆拳道教學,該文詳細分析柔韌素質訓練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的作用以及訓練策略。
柔韌素質訓練 跆拳道教學 高校教育
高校跆拳道是一項手腳并用,以手為輔、以腳為主的搏擊運動。高校跆拳道是當前高職院校教學中較為普遍并且學生學習激情較高的選修課程。柔韌素質訓練是高校跆拳道教學中必須開展的訓練之一,其訓練效果將會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的跆拳道課程學習效果。為了保障高校跆拳道教學質量,教師重視并開展有效的柔韌素質訓練是必要前提。由此可見,研究柔韌素質訓練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的作用以及訓練策略有著顯著的現(xiàn)實意義。
柔韌素質訓練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是一項非常鍛煉學生意志、身體素質的訓練項目,在跆拳道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1]。因為只有學生在學習跆拳道的過程中,身體有非常好的柔韌性才能夠有效開展高難度跆拳道訓練,才能夠促使跆拳道動作更加協(xié)調、優(yōu)美[2]。柔韌素質訓練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3點。
1.1強化學生的柔韌性
跆拳道在比賽以及訓練過程中對學生的柔韌素質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標準,特別是學生髖部與腿部的柔韌性,將會直接決定跆拳道訓練過程中各個類型動作的質量以及標準性,對學生是否能夠良好學習跆拳道,完成跆拳道考核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3]。長期的柔韌素質訓練能夠顯著優(yōu)化學生身體的柔韌性,進而保障學生更好地掌握高難度跆拳道動作,促使學生通過跆拳道考核,強化高校跆拳道教學質量。
1.2有效強化學生動作速度與力量等標準,降低運動意外發(fā)生幾率
高校學生在開展柔韌素質訓練時,可以通過訓練強化各個動作之間的協(xié)調性,促使自身的韌帶彈性、肌肉收縮效果更好,從而促使學生的身體能夠滿足各類型跆拳道動作的要求[4]。此外,強化韌帶彈性、肌肉收縮的同時,還能夠優(yōu)化學生的關節(jié)力量以及靈活性,這也是降低運動時意外發(fā)生的有效措施。由此可見,柔韌素質訓練既是提高跆拳道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還是保護學生在跆拳道運動時不受傷害的有效方式。
1.3顯著優(yōu)化高校學生的意志堅定性
柔韌素質訓練是一個長期、困難的過程,學生在實行柔韌素質訓練過程中會因為拉伸韌帶等情況形成較強的疼痛感,學生只有在有足夠的毅力堅持訓練的前提下,才能夠克服心理上的壓力以及身體上的疼痛、痛苦,不斷地開展柔韌素質訓練,學生的意志堅定性必然能夠得到培養(yǎng)、提升[5]。由此可見,在長期的柔韌素質訓練過程中,學生的抗壓能力、意志堅定性必然能夠得到提高。
高職跆拳道教學中,柔韌素質訓練是一個長期、循環(huán)性的訓練,訓練的過程相對于跆拳道本身而言趣味性更低,學生還需要忍受相應的疼痛感,在訓練過程中會消耗學生非常多的精力以及時間,學生在柔韌素質訓練過程中極容易出現(xiàn)消極、厭倦等負面情緒。對此,教師需要讓學生理解柔韌訓練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促使學生正確認識柔韌素質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柔韌素質訓練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能夠自覺開展柔韌素質訓練,從而給跆拳道教學打下殷實基礎。
2.1柔韌素質訓練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的方式
2.1.1靜態(tài)拉伸訓練
靜態(tài)拉伸訓練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被動拉伸,一種是主動拉伸。在實行靜態(tài)拉伸訓練時,學生的韌帶以及肌肉會被拉伸到一定程度,在這個程度上會感受到相應的疼痛、酸痛以及脹痛等情況,并在這一程度上保持靜止不動,對韌帶、肌肉形成長時間的刺激,從而促使學生的韌帶、肌肉能夠適應這一強度。靜態(tài)拉伸訓練的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韌帶、肌肉拉伸極限點,并逐漸超越該極限點,同時降低學生過度拉伸而遭受傷害的現(xiàn)象。靜態(tài)拉伸訓練的訓練方案主要是以分小組進行為主,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兩個人,讓學生在合理的區(qū)域內實行無疼痛感的拉伸,每一個部位的拉伸時間控制在40 s左右,并逐漸加大拉伸深度,直到感受到疼、脹、酸等感受后停留10 s左右,實行多次訓練。
2.1.2動力拉伸訓練
動力拉伸訓連主要是根據相應的規(guī)律以及動作,實行多次相同的拉伸訓練。動力拉伸訓練主要可以分為被動拉伸與主動拉伸兩種形式。動力拉伸訓練主要是在靜力拉伸訓練之后開展,在實施時,需要保障拉伸的程度以及速度緩慢,因為人體有兩層保護本能,分別是兩層神經細胞,當肌肉被過度拉伸后,神經會將信息傳輸?shù)酱竽X中樞中,然后另一神經細胞便會根據大腦中樞中的信息形成一個拉伸反射的自我保護,從而在降低拉伸力度時肌肉便會自動恢復,導致拉伸訓練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拉伸的速度過快并不會達到良好的拉伸效果,并且還有可能導致學生的韌帶被拉傷。對此,在學生實行拉伸訓練之前,需要先實行靜態(tài)拉伸,先讓學生的神經感知放松,然后再逐漸強化學生的韌帶拉伸強度。
2.1.3PNF拉伸法
PNF法普遍情況下是直接翻譯為神經肌肉促進療法,其在醫(yī)學當中能夠顯著優(yōu)化患者的肌肉損傷。PNF拉伸法在高校柔韌素質訓練中,主要是指一次靜態(tài)拉伸法,并緊接著實施一次固定外力的等比例強度的肌肉拉伸。這樣的方式便能夠在靜止狀態(tài)下延長一點學生的韌帶長度,在重復多次進行后學生的韌帶便會穩(wěn)定增強。
2.2設計符合實際情況的柔韌素質訓練
高校要想有效地進行柔韌素質訓練,就必然需要因地制宜、準確定位并科學設計教育的最終目標以及教育方案。高校應當整合俱樂部、學校以及相關企業(yè)的教學資源,實現(xiàn)資源的高效共享。對此,高校跆拳道教師應當整合教學資源,全面分析教學資源的可利用性,充分理解學生的實際柔韌素質訓練效果,充分展現(xiàn)學生個體化能力,實現(xiàn)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yōu)化柔韌素質訓練質量。
2.3強化師資隊伍,優(yōu)化訓練效果
教學理念對于跆拳道教學中柔韌素質的影響非常大,當前跆拳道教學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非常嚴重,高校跆拳道教學柔韌素質訓練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并不完善,教師的教學理念守舊不創(chuàng)新,致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低,給學生提供的教學質量較低,難以保障教學質量。對此,教師需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提升對柔韌素質訓練的認識,利用網絡、新媒體了解世界上各類新型的教學理念,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睾Y選符合自己、符合學生的柔韌素質訓練方法與理念,從而實現(xiàn)提高跆拳道教學柔韌素質的目的。
綜上所述,跆拳道教學的教育水平、健康素質的培養(yǎng)等與學歷無太大關系。對此,我國大多數(shù)學校的跆拳道教育質量大相徑庭。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教師應用開展有效的柔韌素質訓練,并通過柔韌素質訓練提升高校學生跆拳道學習的效果以及質量,從而實現(xiàn)強化柔韌素質教學的同時優(yōu)化跆拳道教學。
[1]杜新寶.柔韌素質訓練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青春歲月,2015(23):1001-1002.
[2]談圓圓.多元反饋教學法在初中跆拳道興趣小組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2.
[3]袁同春,徐艷,任園春.對普通高校跆拳道選項課運動損傷干預及其效果的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6):178-179.
[4]萬業(yè)康,康軍.論跆拳道課中靜力性練習對發(fā)展身體素質的作用——對柔韌、耐力、力量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32):135-136.
G886
A
2095-2813(2016)09(a)-004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041
馬亞萍(1986,2—),女,漢,河南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