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體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4
?

體育研究的一部重要文獻——《民國史料叢刊》
An Important Literature of Sports Research——Historical Periodica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南京體育學院,江蘇 南京210014
周陽
前言
民國在雖是一個歷經滄桑、戰亂紛飛的歷史時期,卻也是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關鍵階段,在中國近現代體育史上具有巨大深遠的影響。因此對于民國體育的研究既可以讓我們了解民國體育的真實面貌,同時對于我們進行現代體育的改革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學屆對于民國體育的研究往往存在墻基不牢的問題,而作為一個民國體育的初學者,做好對民國體育文獻資料的研讀工作可為更深入的研究民國體育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民國史料叢刊》是張研、孫燕京主編,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民國史料叢書,整套叢刊共1128本,其中包含一冊《總目綱要》,叢刊所錄民國文獻資料十分豐富,至于其中記載的體育文獻資料的數量,體育文獻的具體內容,體育文獻的價值等問題尚無人研究。
1關于《民國史料叢刊》
《民國史料叢刊》是當前海內外出版的規模龐大的一套民國史料,自2009年8月出版第一版以來,已經為學者們進行民國相關研究做出了很多貢獻。在知網中以“張研 民國史料叢刊”作為參考文獻進行檢索,得到1086條結果,然其中所包含的體育類研究成果僅有3篇,分別是孫璐[1]的博士學位論文《民國全運會研究》、姚敏[2]的碩士學位論文《體育救國:民國時期全運會研究》、黃傳昶[3]的碩士學位論文《近代中國體育中的啟蒙與娛樂》,這三篇文章均參考了《民國史料叢刊》第1126冊《二十二年全國運動會大會總報告<二>》中的相關內容,第1126冊被收錄在本套叢書“文教·文體”部分。由此可見,在體育學界對于《民國史料叢刊》的利用十分稀少,利用范圍更是十分狹窄,只停留在體育專著文獻的利用上,然而《民國史料叢書》中除第1124冊至1127冊體育專著文獻外,在其他類目中也包含大量珍貴的民國體育文獻資料,還有待于人們進一步的利用。
綜合性民國文獻資料對于我們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民國體育更有利。民國體育在民國土壤中生存,受到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響,無論是從微觀上探索還是在宏觀上掌握民國體育,都不得不連同其生長的環境一并分析,從這一角度而言綜合性民國叢書對于研究民國體育大有裨益。《民國史料叢刊》為影印民國版書籍類稀見基礎史料的大型叢書。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史地、文教5類30目,共1128冊,其中含一冊總目提要。[4]這為我們了解民國體育生長的歷史背景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因此與民國體育類專著史料相比,《民國史料叢刊》這類綜合性民國史料叢書對整體上掌握民國體育面貌更有優勢。
與其他綜合性民國叢書相比,《民國史料叢刊》有其獨特性。本叢刊編寫原則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用于民國研究的民國版書籍類稀見基礎史料。所謂“稀見”,是指本史料叢刊所收錄不包含《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民國叢書》、《偽滿洲國史料》等已收入的相關書籍,亦不包括較為多見并由專門門類集中編輯出版、屬中共黨史范疇的史料書籍。所謂“民國版書籍類”,是指民國時期(1912年至1949年9月)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書籍。所謂“基礎史料”,是指可資人文社會學科用于民國研究、直接反應民國社會客觀情況的第一手文本史料。[6]因此與其他綜合性民國史料相比,本叢刊從內容上的補其他民國史料之所無,其獨特性不言而喻,而第一手文本史料的編寫原則也使得其權威性毋庸置疑。
2《民國史料叢刊》體育文獻資料介紹
《民國史料叢刊》中體育文獻資料十分豐富,本文將叢刊中體育文獻資料分為兩類,顯性、半隱性。叢刊中體育文獻資料眾多,在此無法一一列舉,本文隨機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推薦。
所謂顯性體育文獻資料,是指體育直接相關的文獻。
2.1.1體育法規類
民國教育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這與民國完備的教育法律體系不無關系。深入研究民國時期體育法規,不但有助于我們從法規層面了解民國體育,對于當今體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民國體育法規的研究較少,其中以黃嵐的《民國體育法規研究》[7]較為全面,其中列舉了民國各時期重要體育法規10種,這十種體育法規雖很據代表性,但民國時期頒布的體育法規數量多種類全,查閱《民國史料叢刊》,其中所包含之體育類法規就已經不止十種,且叢刊中記載之體育法規無論是內容還是頒布背景等方面都十分全面,價值量巨大。
《民國史料叢刊》中所載之民國體育法規主要集中在文教類教育概況目中,第1034冊及1035冊為綜合性教育法令匯編書籍,其中第1034冊《增訂現行教育法令大全》,這兩本書中所記載的民國體育法規種類多樣,涵蓋范圍廣,如第1034冊《增訂現行教育法令大全》中記載有《民國體育法》、《國術已定為體育課程中作業事項之一,無庸另立專科》、《民眾業余運動會辦法大綱》,第1035冊《教育法令匯編(第一輯)》中《令飭普遍提倡體育并注重團體運動》、《各級學校選派運動代表規程》、《修正體育師范學校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周教學及自習時數表》、《全國運動大會舉行辦法》等。
此外教育會議是民國體育法規提案和出臺的主要舞臺,叢書第1141冊至1145冊關于教育會議的記載十分詳盡,包含《歷屆教育會議決案匯編<一>》、《歷屆教育會議議決案匯編<二>》、《全國教育會議報告<一>》、《全國教育會議報告<二>》、《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等,這幾本書詳細介紹了歷屆教育會議的始末,以及提出和通過的教育法規,其中就包含大量體育法規,書中基本按照教育會議舉辦的時間對各類法規進行排序,細細研讀可基本描繪出民國體育教育方面的政策走向,同時這些文獻中關于各界教育會議開會背景、經過等的介紹為學者進行相關研究提供十分全為詳細之背景參考,為學者從整體上掌握研究內容提供便利。這幾冊書對于教育會議的記載不僅停留在會議提案的記載上,對于會議的召集、組織、參會人員、會議過程等方面也有相當之記載,且基本原汁原味保留了會議的內容,對于我們客觀的研究歷屆教育會議提供了十分可貴的資料。
2.1.2民國高等院校體育制度
當前關于民國學校體育之研究,學校體育制度是一個研究熱點,如浦志強[8]的文章通過分析民國時期出臺的體育法規和學校制度方面法規的分析,探究民國時期中學學校體育制度的演變過程、特點及歷史價值,從中學體育管理制度、體育課程等視角多方面的展示了民國中學學校體育制度的演變。武權[9]也從法律法規層面對民國時期學校體育制度進行了研究。然這些文章只從法律法規層面對民國時期中學學校制度進行探析,而在民國中學學校體育具體實施上不置一詞,到底民國時期中學學校體制的具體實施是否如法律法規所規定的一樣,效果如何?這些問題,我們并不能從中得到解答。而事實上,這些問題恰恰是我們在研究民國時期中學學校制度問題上無法回避和忽視的。
《民國史料叢刊》中關于學校體育制度方面的資料十分詳盡,從中央法令法規到各中小學、高等學院的具體實施,全面的反映了民國時期學校的體育制度,對于我們宏觀上掌握和微觀上探析民國學校體育制度均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叢書“文教·高等教育”及“文教·基礎教育”中載有關于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概況,其中也記載了大量民國學校的體育概況,其中就包含高校體育制度。如高等教育目中,綜合性大學體育制度研究:第1061冊《北京民國大學一覽》中詳細記載了北京民國大學體育會章程、辦事細則等體育內容;第1065冊《國立北平大學法商學院一覽(1934年度)》中錄有《本學院體育委員會組織規程》;第1102冊《河南省立河南大學現行章則匯編》也記載了河南省立河南大學體育委員會簡章,其中還包含《河南省立河南大學教務處體育課辦事細則》以及《河南省立河南大學軍事管理實施綱要》等。
師范院校方面,關于師范院校體育專修科之介紹也頗為詳盡,如第1067冊《國立北平師范大學一覽》中就有關于該校體育系之建立、組織系統等的記載;第1107冊《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十周年紀念錄》既記載了學校全年體育計劃,還記載有體育專修科教授實施狀況。
這些資料顯示,民國各校之體育制度從宏觀上而言大致相同,但從微觀來看,還是各有特色,因此我們在研究民國學校體育制度時,只從法律法規層面研究難免有失偏頗。《民國史料叢刊》中對于民國各校體育的記載,對我們全面掌握民國學校體育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所謂半隱性體育文獻,是指此類體育文獻很多時候人們并不將其視為體育文獻,其內容卻與體育大大相關,稍加分析,體育價值立顯。
2.2.1健康教育
民國的健康教育包含兩個方面,衛生和體育,保持健康既需要體育鍛煉也需要注意衛生,在學校健康教育中尤其注重這兩方面的結合,這一點從民國已經開始廣泛注重,而現在人們在研究民國體育時,從健康教育角度進行研究的基本沒有,然健康教育是民國學校教育甚至是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于健康教育的文獻資料,《民國史料叢刊》也有所收錄,如第1042冊《歷屆教育會議議決案匯編<二>》第七屆全國教育聯合會議決案中提出的《擬定兒童發育標準案》、全國中學校長會議議決案中提出的《中學校學生體育應如何從生理衛生上體察施行規律的訓練并應如何訂定運動標準以收實行鍛煉之效案》,第1045冊《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一書中記載了在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中提出的《請積極推動衛生教育之實施案》、《請充實體育及衛生教育視導制度以利體育及衛生教育之實際推動案》,這些法規和提案從法規層面對健康教育進行規范,對于健康教在民國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關于學校體育衛生的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資料中進一步的探尋,叢刊第1048冊和1049冊《全國高等教育統計》中記載了1932、1933、1934三個年度的學生體格檢查表,其中1934年度的統計最為具體,分為各大學學生體格檢查表、獨立學院學生體格檢查表、專科學校學生體格檢查表,這些資料為我們了解民國學生身體狀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2.2國民兵訓練/壯丁訓練
國民兵組訓是國民政府兵役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國民政府曾頒布了大量法令法規,并成立專門機構來培養各級軍訓教官,訓練壯丁數以千萬。國民政府此項政策的實施,在鞏固其統治及堅持抗戰方面曾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學術界對此一直鮮為關注。目前,僅有少量文章略有涉及,而從體育角度進行研究的就基本沒有了。
國民兵組訓系由國民軍事教育演變而來。1928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召開全國教育會議,通過軍事委員會提出的中等以上學校軍事教育方案。次年,即于訓練總監部設國民軍事教育處,專司其事。1933年6月,國民政府頒布的兵役法第三條明確規定:男子年滿18歲至45歲,在不服常備兵役時服國民兵役,平時受規定之軍事教育,戰時則以國民政府之命令征集之。[10]
國民兵訓練時為了增強抗戰力量,其目的毋庸置疑,訓練內容中也包含很多的體育成分,國民兵訓練雖是強制執行的,但參與范圍廣泛,影響深遠,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民國史料叢刊》中關于國民兵訓練的記載主要在政治類和社會類下,第104冊《安徽省二十三年度行政成績報告(一)》、第108冊《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第136冊 《訓政時期的縣政建設》、第138冊 《縣政建設》、第146冊《江寧縣政概況》、第270冊《抗省保甲概況》等都有國民兵的相關介紹,其中與體育相關的記載雖然很少,但我們也不能將其中體育記載剝離出來談論,相關的背景資料也要連同一起分析,從這一層面來說,其中所包含的體育內容也是十分豐富的,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如果將這些資料加以應用,從體育角度研究國民兵訓練,對于我們更全面的了解民國國民兵訓練意義重大,同時也是體育學界對這一領域的補充。
3結論
1.《民國史料叢刊》是人文社會領域用于民國研究的民國版書籍類稀見基礎史料,是我們研究民國的基礎叢書,叢刊中民國體育文獻資料十分豐富,但體育學界對于該叢刊存在嚴重利用不足的問題,迄今為止,僅有一冊體育專著為體育學界所用。叢刊中其他的體育資源至今無人問津,甚是可惜。
2.《民國史料叢刊》中體育文獻資源種類豐富且齊全,反映了民國體育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在民國體育制度還是民國體育的現實情況,無論是學校體育、社會體育還是軍事體育,我們都可以從中獲得寶貴資料。
參考文獻:
[1]孫璐. 民國全運會研究[D].揚州大學,2014.
[2]姚敏. 體育救國:民國時期全運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3]黃傳昶. 近代中國體育中的啟蒙與娛樂(1927-1937)[D].華中師范大學,2012.
[4]張研,孫燕京.民國史料叢刊——總目綱要[D].大象出版社,2009.
[5]李磊.近三十年來中國近代體育史研究綜[J].浙江體育科學,2009,(9).
[6]張研,孫燕京.民國史料叢刊——總目綱要[D].大象出版社,2009.
[7]黃正嵐. 民國體育法規研究[D].蘇州大學,2010.
[8]蒲志強,趙道卿,董淑道. 民國時期(1927-1949)中學學校體育制度的演變過程、特點及其歷史價值[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0):1386-1389.
[9]武權. 民國時期的學校體育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11.
[10]王云五.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大全[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3:499.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210014, Jiangsu, China.
Zhou Yang
摘要:本文從體育視角審視《民國史料叢刊》,發現其具有豐富的體育研究資源,且迄今為止很少為體育學界開發利用,本文將這些資源大致分為兩類,顯性和隱性體育文獻,主要介紹叢刊民國體育法規、民國學校體育制度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對《民國史料叢刊》中體育研究資源挖掘利用,對于民國乃至整個體育體制的研究將大有裨益。
關鍵詞:民國;體育文獻;民國史料叢刊
Abstract:The paper exams Historical Periodica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sports perspective and discovers that its rich sports research resources are rarely developed and utilized by sports academic circles. The paper divides these resources into categories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and mainly introduces periodicals on sports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sports research resources in Historical Periodica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ll exert positive effects on research of Republic of China and even the whole sports system.
Key words:Republic of China; sports literature; Historical Periodica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52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2-0122-3
作者簡介:周陽(1991-),女,江蘇南京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產業發展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