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怡軒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南京 210046)
從旅游角度探討大型體育賽事場館的后續利用
——以南京青奧會場館為例
黃怡軒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南京 210046)
南京市奧體中心建成于2005年9月,是2005年十運會、2013年亞青會和2014年青奧會的主會場,規模空前龐大。但是在舉辦過大型賽事之后,如何高效合理地后續利用奧體中心的場館成為了人們面臨的新問題。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對比分析法等方式,結合體育學、管理學知識相關知識,對體育賽事場館利用現狀進行分析、有效地利用體育資源、從旅游角度得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體育場館賽后利用方案。
旅游 南京青奧會 賽后利用
我國不斷承辦各種大型的體育賽事,各地越來越多的體育場館建立了起來,在這不斷興建場館的現象背后,我們也應該看到體育場館建設存在的風險性。體育館特殊的階段性使用方式決定其需要特殊的統籌和運營方式。現代體育場館的建設和運營,需要突破傳統的短期運營理念。所以,體育場館的賽后利用和后續開發就變得十分重要。該文的主要目的是就當前我國體育場館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把體育場館作為核心旅游資源,吸引居民和游客的參與,并通過研究分析,從旅游角度得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體育場館賽后利用方案。
1.1國內外體育場館的現狀
歷史上有不少舉辦過奧運會的城市,很多國家把體育場館作為旅游資源,將資源最大化的利用。國外有:巴塞羅那蒙錐克體育場,作為第二十五屆奧運會的主場館,通過舉行各種慶典活動、成立奧林匹克博物館等吸引大量的游客參觀,使其成為巴塞羅那旅游的亮點。悉尼奧運會的主辦城市悉尼,其政府打造了一流體育場館。比賽結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大量的場館閑置荒廢,后來通過轉變經營思路,使得場館重新走上“盈利”的道路[1]。由于大量體育場館在經營和管理上出現漏洞,致使被閑置或利用不足,造成資源浪費,同時給政府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如:雅典奧運會的場館。由于建設前規劃不周全,導致賽后利用困難等問題出現[1]。中國的奧運場館也面臨同樣的困惑。
1.2南京青奧會場館情況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是“通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以團結、友誼和公平精神相互了解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2]”。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南京青奧會。2014年8月在南京舉辦,南京青奧會將比賽場館設置在奧體中心區、人文風景區和大學城場館區三大片區內,三大片區呈現一主兩副的模式,其中奧體中心區為主片區,其他兩個片區為副片區[3]。主要的體育場館分布為:奧體中心區有南京奧體中心、五臺山體育中心、南京市龍江體育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人文風景區有玄武湖公園、老山國家森林公園、南京金牛湖風景區等。
(1)維持經營多數依靠政府撥款,體育場館自身盈利能力不強。目前我國體育場館經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的財政撥款,體育場館本身運營管理能力不強。
(2)經營以自主經營和租賃經營為主。南京奧體中心經營以自主經營為主體,它作為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對象,成立南京奧體中心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主要的盈利空間來自于廣告媒體出租、文藝演出、各種展覽或展銷會等,虧損的主要有運動訓練、健身活動和承辦大型賽事等。
(3)營銷力度不夠,品牌形象不鮮明。對于南京青奧會的場館,民眾有很多的地方還很陌生,除了旅游景區所在地的一些場館,其他的很多地方都沒有接觸過。目前南京青奧會主要采用的宣傳手段有:傳單、海報、報刊雜志、電視廣告、網絡宣傳等。宣傳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品牌形象不鮮明,沒有突出的亮點。
由于南京市青奧會場館還沒有到達賽后利用的階段,且南京市青奧會體育場館基本是由現有場館改造而成,在賽后利用方面,筆者主要從現有國內外大型體育場館在賽后利用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提出有關的解決方案。
(1)降低對虧損體育場館的資金扶持,改以技術指導為主,資金援助為輔。由于現階段我國許多體育場館的經營狀況都是虧損,所以對這些虧損體育場館的援助也給地方政府造成了很大的財政壓力。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改變目前體育場館經營虧損的問題,需要政府為體育館提供體育館運作、營銷方面的人才,轉變體育館的經營理念,改變體育場館的管理模式,輔助以少量的資金援助。
(2)嘗試多種經營模式,多開展盈利的項目。體育旅游產業是一項關聯性、帶動性極強的綜合性產業,根據大型運動會體育設施所處的市場地位,其經營方向主要是三大市場:體育產業市場、文化娛樂市場、商業服務市場[4]。南京可以利用這一契機,滿足本地居民在全民健身條件下對體育場館的需求,通過這些方法實現體育場館的高效利用。
(3)運用現代營銷觀念,整合資源,從場館的前期規劃到后期的廣告宣傳等方面全方位入手,提升體育場館的盈利能力。
(4)樹立旅游品牌形象。體育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健身休閑方式,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體育旅游產業項目不斷豐富,各種國際知名體育賽事和地方民族特色的賽事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舉辦賽事的場館可以成為城市標志性建筑和特色旅游景點,成為城市的旅游品牌形象。
(5)對青奧會場館設施進行相應的改造開發。例如對青奧村的改造,在奧運場館規劃建設中,奧運村雖然不是比賽場館,但其重要性遠遠大于一個比賽場館(群),因此,奧運村一直被視為重要的奧運場館設施,受到各方高度重視。青奧會也要求有滿足運動員就餐、休息、備戰的青奧村,并強調利用舉辦城市現有的運動員公寓、奧林匹克賓館、國際會議中心等設施,可以建設成為一個奧運主題公園又或者將此片區包裝成為奧運主題酒店。由于目前南京市主題酒店在體育主題方面的開發較少,這種開發思路有一定的可行性。
對于一部分體育場館而言,由于其自身就建在旅游景區之中,場地與景區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青奧會的舉辦,會給這些場館所在的景區帶來相當可觀的利益和知名度。就南京六合區金牛湖風景區來說,該景區是南京市重要的旅游風景區,但是我們通過分析其客源市場發現,到訪金牛湖的游客中,以南京市民為主,此外安徽滁州市的市民也是一個大的客源市場。
(6)打造青奧文化專線游。可以將青奧會場館中具有旅游開發價值的場館組合起來,形成一條特色的青奧會文化旅游專線。該線路可以面向中小學生,作為體育精神和奧運精神教育的一個典型,向全社會倡導健康生活,適量運動,有活力的生活方式。通過視聽體驗,展示奧運與青奧的歷史和人文精神。南京其實是一座奧運之城,這個博物館自然沒有辦法囊括所有項目的參與與互動體驗,這樣就催生了游客對真實性的追求,其他場館就有了市場。通過與博物館以及其他場地的合作,貫通一條南京青奧項目旅游專線,是具有一定的市場的。
體育賽事本身就是一個優質的體育旅游品牌, 具有其他旅游項目難以比擬的優勢,南京青奧會的舉辦可以提升南京城市體育旅游的國際知名度,使南京城市的體育旅游規模和軟、硬件設施建設躍上新的臺階,為南京城市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1]葉小瑜,鮑明曉,劉兵.國外奧運會場館賽后的運營及其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3(11):97-100.
[2]國際奧委會.奧利匹克憲章[M].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2005:18-19.
[3]胡振宇.解意青奧——對南京青奧會場館規劃及賽后利用的思考[J].新建筑,2010(4):38-42.
[4]王輝.奧亞會舉辦城市發展體育旅游產業經驗及對青奧會舉辦城市南京的借鑒[J].體育與科學,2011(3):37-42.
G818.2
A
2095-2813(2016)09(a)-014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