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達州 635001)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發展與對策
汪洋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達州 635001)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積極運用新型的俱樂部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同時還能夠通過俱樂部教學模式來提升高職學生的專業體育素養,幫助高職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體魄和心理素養,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和壓力。
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俱樂部教學模式 發展對策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傳統的體育教學組織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傳統的體育教學組織模式也難以提升學生對體育專業的興趣,更難以依托于體育教學工作來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借鑒俱樂部教學模式,全面有效地利用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優勢,不僅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更能夠全面科學地提升學生的體育興趣,使得學生全身心地投身到體育運動中來,為高職學生適應社會、適應競爭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和心理基礎。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積極借鑒體育俱樂部教學組織模式,能夠全面地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根據高職學生的職業特點及身體特點,給予針對性的體育輔導,能夠更加全面、更加精準地提升高職學生的體育素養。
1.1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內涵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體育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具有傳統體育教學難以比擬的優勢。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利用俱樂部教學組織模式,能夠打破傳統的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的僵硬化的體育組織模式,不斷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和熱情,充分尊重和滿足學生體育專業的自主選擇權。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利用俱樂部教學組織模式,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生自由地選擇感興趣的體育課程,學生自主地選擇喜歡的體育教師,學生自主性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興趣自然也能夠得到提升和優化。同時,在俱樂部教學模式中,往往是針對某一運動項目開展深入的教學工作。這種俱樂部教學模式,往往采用小班制,教師可以結合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開展更加深入、更具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工作。此外,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利用體育俱樂部的教學模式,還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科學意識。在俱樂部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趣味性的運動項目的開展,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使得學生深入地投身到體育運動項目中,便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終身體育的科學態度。
1.2 體育俱樂部教學工作的結構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積極開展體育俱樂部教學組織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能夠充分提升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建構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應該努力優化其工作結構,不斷完善其工作結構,充分借鑒校外俱樂部的組織模式,來綜合性地提升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組織模式。首先,成立體育俱樂部。成立體育俱樂部是開展俱樂部體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在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構建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不同高職專業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興趣等,確保體育俱樂部構建的科學性,這主要是因為體育俱樂部教學對體育設備、體育場所等要求較高,如果盲目地設立體育俱樂部,很容易造成體育資源的浪費。其次,不斷提升俱樂部的組織模式。體育俱樂部教學的特殊性要求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充分健全和完善俱樂部內部的管理制度,借助于完善的管理體系來綜合性地提升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整體運作效率。再次,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在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中,體育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體育教師作用變得多元化。體育教師不僅僅是專業體育素養的傳播者,更是學生體育意識的引領者。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具備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求和體育鍛煉的需求。同時,體育教師還必須具備專業的體育素養,善于理論結合實際,善于將體育運動教學工作與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聯系起來。最后,實行透明規范化的管理工作。在體育俱樂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管理,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入會,參與俱樂部的管理工作,并繳納一定的會費,以維持體育俱樂部的運營。這些管理和運營費用等必須采取透明規范的原則。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借鑒成熟的俱樂部教學組織模式,不僅能夠提升高職學生的體育素養,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實現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當前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中,仍存在著不少問題。課程安排不合理,使得體育資源嚴重擠占和浪費,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不強,難以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等。為推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邁上新的臺階,在利用俱樂部教學模式中,應該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
2.1 不斷加強對體育俱樂部的管理工作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利用俱樂部體育教學模式,必須不斷完善體育俱樂部的管理工作。學校體育部門作為體育俱樂部的最高管理者,必須加強和落實宏觀和微觀管理,有效地提升管理質量,不斷提升管理效率,綜合性地提升管理水平,以推動體育俱樂部的良性運轉。一方面,在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管理中,應該不斷完善管理機制,不斷完善管理組織體系,確保不同的部門、不同的人員能夠全面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和自身的工作權限,全面統籌共同推動體育俱樂部的良性發展。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在體育俱樂部的發展過程中,還應該結合高職學校體育項目的開展情況、體育資源的現有情況以及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目標等,制定并落實全面的俱樂部指導方針,在體育資源、教師資源、經費資源等方面給予合理的規劃,確保體育俱樂部能夠長效穩定地發展。
2.2 不斷完善體育俱樂部的選課機制
在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中,高職院校應該不斷完善體育俱樂部的選課機制。在當前的俱樂部選課運作中,常常出現體育俱樂部的選課與其他科目的沖突,這使得一些學生難以參與到體育俱樂部的教學中來。因此,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應該不斷改良高職院校現有的體育俱樂部的選課機制。一方面,高職院校的教學教務部門應該結合學校體育俱樂部的現有情況及選課情況等,協調其他課程與體育課程之間的沖突,為體育課程預留一定的時間。另一方面,在高職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中,學校教務組織部門可以將每周中的上午課時或者全天課時,安排成體育俱樂部課程。此外,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中,還應該不斷健全和完善教學評價機制。當前的體育俱樂部評價機制僅僅注重學生體育技能方面,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體育參與的積極性。鑒于此,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中,應該不斷完善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將學生的心理素養、社交能力、職業能力等全面納入評價體系中來。
2.3 不斷提升高職體育俱樂部教師的人文素養
在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作用是提綱挈領的。為了充分提升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應該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較強的體育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教師團隊。一方面,應該努力提升和優化體育教師的體育專業素養,這是體育俱樂部整體教學質量的前提,通過篩選和考核、通過培訓和提升等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還應該注重提升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引導體育教師關心關懷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體育意愿,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工作。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積極利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能夠全面優化高職學生的體育素養和熱情,引導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科學觀念。
[1]鄭國金.高職院校實施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困境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2(23):52.
[2]劉歡.淺析高職體育教學現狀及改革走向[J].新課程學習:下,2011(6):47.
G8
A
2095-2813(2016)10(b)-008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