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麗 張磊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 河南鄭州 450001)
高校學生跑步鍛煉行為淺析①
張秀麗 張磊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 河南鄭州 450001)
該研究主要采用田野調查的方法,選取地處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綜合性大學——鄭州大學,并以其在校生為研究對象,針對高校學生跑步鍛煉者選擇跑步鍛煉的原因與目的、進行跑步鍛煉的安排、影響鍛煉的因素以及鍛煉效果的自我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查。跑步鍛煉的高安全性和高收益性,是眾多鍛煉者選擇跑步鍛煉的原因。跑步鍛煉簡單易行,可以強身健體、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如果把專業的跑步知識運用其中,將發揮跑步鍛煉的最大價值。
高校學生 跑步 鍛煉方式
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一直受到國家的重視,近年來尤其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2014年4月,教育部下發《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2014年7月,教育部修訂并通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高校大學生進行的體育鍛煉,多以跑步為主,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眾多高校大學生產生懈怠的心理,參與跑步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忽視了跑步這項運動所帶來的價值。同時,在體育達標測試以及日常生活中,部分學生并不能表現出良好的身體素質,當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在這種形勢下,高校學生跑步鍛煉的現實情況與存在的問題更加引起我們的關注。
跑步是人們常用的身體鍛煉方式之一,技術簡單,無需特殊的場地、服裝或器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跑步這項基礎的運動,高校大學生正是其中一類進行跑步鍛煉人數較多、受益較大的人群。通過該項調查研究,將了解鄭州大學在校生跑步鍛煉的現實情況,根據現狀調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和分析,為選擇跑步鍛煉的大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和科學的指導。
該文以鄭州大學(新校區)進行跑步鍛煉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文獻資料法、田野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對在鄭州大學田徑場進行跑步鍛煉的在校生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對話,了解高校學生在跑步鍛煉方面的情況。該次調查共訪談到30名(男性18名,女性12名)進行跑步鍛煉的學生。
3.1 高校學生跑步鍛煉的目的與原因
興趣愛好和健美需求是跑步鍛煉者進行跑步鍛煉的主要目的,合計占調查總人數的60.0%,其中女性鍛煉者中有50%是為了擁有姣好的身材進行跑步鍛煉的。追求強身健體效果的鍛煉者占23.3%,還有一少部分鍛煉者是因為社交需求進行跑步鍛煉的。同時,跑步鍛煉者中有60.0%是因為跑步這項運動簡單易行、操作方便,從而選擇了跑步鍛煉。有26.7%的鍛煉者認為跑步鍛煉相比其他運動項目,有更好的效果或者更能滿足自身的需求。還有10.0%的鍛煉者是單純地喜歡跑步鍛煉而選擇了這項運動。
分析調查數據,因為跑步可以鍛煉身體、健美身材而選擇這項運動的跑步鍛煉者占據大多數,相比較于其他運動,多數鍛煉者認為跑步鍛煉簡單易行,不需要特別的服裝器材,不局限于特殊場地等,是高校日常學習生活中,方便進行的一項體育鍛煉活動。
3.2 高校學生跑步鍛煉的活動安排
由調查數據可以看出,進行跑步鍛煉的學生,每周鍛煉頻度集中在2~5次,合計占93.3%;鍛煉持續時間的分布也較為集中,有63.3%的鍛煉者進行20~40分鐘的跑步鍛煉,運動時間在40~60分鐘的鍛煉者,百分比占23.3%,還有6.7%的鍛煉者進行持續時間1小時以上的鍛煉。在實際調查中,多數鍛煉者談到,在跑步的開始階段,他們會以較慢的速度、較小的強度,跑步1~2圈當作熱身,以此當作準備活動。多數鍛煉者在跑步鍛煉的最后1~2圈,故意放慢腳步,降低強度,調整呼吸,隨著跑步的結束,完成了部分放松活動。
3.3 影響高校學生跑步鍛煉的因素
調查結果顯示,時間因素是影響高校學生跑步鍛煉者進行跑步鍛煉的主要因素,百分比占66.7%,還有13.3%和10%的跑步鍛煉者認為,體力和心情也是影響自己是否進行跑步鍛煉的因素。對于影響跑步鍛煉的因素,高校在校生跑步鍛煉者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樂于進行跑步鍛煉活動,相對應的,時間因素也是影響鍛煉堅持性的主要因素。跑步鍛煉給予了鍛煉者較好的效果,體現在身體健康、運動素質、身材體型、心情心態等諸多方面。相比其他運動,跑步鍛煉有著較小的運動損傷發生幾率,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更多學生選擇這項運動,也使得跑步鍛煉成為一項“高性價比”的運動鍛煉方式。
4.1 結論
(1)跑步運動簡單方便,是高校學生跑步鍛煉者選擇跑步的主要原因。跑步運動簡單易行,不需要特殊的器材,不需要特別的場地或裝備,可以說是一項“隨時能夠進行的運動”。
(2)跑步運動一舉多得,功能豐富,吸引著眾多鍛煉者。多數跑步鍛煉者認為跑步運動是一項“高性價比”的運動,參與跑步鍛煉對自我身體機能、運動素質、心情狀態等各方面均有提升,是一種較為完美的鍛煉方式。同時,跑步運動也能夠滿足自身對健康、興趣、健美、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3)多數鍛煉者每周鍛煉2~5次,每次半個小時。調查中發現進行20~40分鐘跑步鍛煉時間,每周2~5次鍛煉次數的鍛煉者占據大多數。
(4)高校學生跑步鍛煉者對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的重視程度不高。在實際調查中,只有少數鍛煉者進行專門的熱身活動,而對于鍛煉結束后的放松與恢復,多數鍛煉者能夠進行一些調整呼吸、拉伸韌帶等簡單活動。
(5)時間因素是影響多數跑步鍛煉者堅持鍛煉的主要因素。生活作息、生活習慣、課程安排都影響著鍛煉活動。部分鍛煉者表示,學習課程的安排往往會影響自己的鍛煉活動,更多時候是因為沒有時間而無法按照計劃進行跑步運動。
4.2 建議
(1)合理安排跑步鍛煉的時間。一方面,要安排好跑步鍛煉的頻率以及每次運動的持續時間,保證每次運動都能達到應有的鍛煉強度,產生良好的鍛煉效果。另一方面,合理安排運動前的準備活動時間以及運動后的放松恢復時間,完成一個完整的跑步鍛煉過程。
(2)合理安排計劃,堅持鍛煉。通過持久的跑步鍛煉,可以提高自身身體素質,促進身體健康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鍛煉活動,并不能發揮鍛煉的作用,因此應制定好鍛煉計劃,做到堅持鍛煉,持之以恒。
(3)宣傳跑步運動,倡導全民健身。跑步運動有著“高性價比”的特點,方便、易行、鍛煉效果好,不易發生運動損傷,是一項非常適合大眾的健身鍛煉運動。
(4)體育專業學生發揮自身優勢。體育學相關專業的學生可以利用所學,指導跑步鍛煉的人群,一方面促進了更多人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可解決就業問題。
[1]陳曉娩.試論髖部動作在跑步運動中的重要性[J].湖北體育科技,2012,31(4):491-492.
[2]唐斥非.大學生跑步綜合素質訓練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2):221,223.
[3]管慶麗,王海源.學校跑步現象探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4):84-87.
[4]劉曉瑩,陳錦.慢跑對不同運動習慣女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3):49-51.
G807.4
A
2095-2813(2016)10(b)-010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105
①張秀麗(1976—),女,漢,河南鄭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理論。
張磊(1992—),男,漢,河南洛陽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