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力·阿力(新疆溫宿縣博孜敦鄉中學,新疆 溫宿 843103)
?
談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海力力·阿力
(新疆溫宿縣博孜敦鄉中學,新疆溫宿843103)
摘要: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該文就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幾點做法和體會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更新觀念;創新能力;精通教材
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材的改革,“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教育已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放眼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教育的發展已與國家的安危、民族的興衰息息相關。因此,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傳統的課堂教學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俗稱“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成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教師,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摒棄舊的教學模式,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主意識、自主行為和自主能力。讓單一的課本知識傳授變成多樣化的傳授,讓一言堂變成群言堂,為學生創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給予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思維、主動發展,樹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教學思想,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探索、出新成果,要讓學生完成從“學答”到“學問”的轉變。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氛圍、競爭合作的班風,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首先,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地教學模式。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體能集思廣益,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在班集體中,取長補短。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漏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師應當充分地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解疑,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教師運用有深度的語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每堂課里都要進行各種總結,也必須有意識地讓學生總結,總結能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培養學生總結能力,即鍛煉學生集中思維的能力,這與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是相輔相成的,集中思維使學生準確、靈活地掌握各種知識,將它們概括、提取為自己的觀點、作為求異思維的基礎,保障了求異思維的廣度、新穎程度和科學性。
(一)利用“學生渴求他們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興趣產生于思維,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教學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高低適度,問題是學生想知道的,這樣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并提出新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新。
(二)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培養創新的興趣。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從事的學習失去信心,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三)利用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數學家的童年趣事、某個結論的產生等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學生一般喜歡聽趣人趣事,教學中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歷史上數學家的故事,象數學理論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成長的事跡,數學家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既可以了解數學的歷史,豐富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習其中的創新精神。
數學新課標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課程的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的發展展開,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展創新思維。解決總題的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和創新教學方法。數學教學是一個動手動腦的活動過程,不能單純地讓學生模仿,被動參與,反復練習,而應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互助活動、合作交流等方式學到所學知識。在交流中,活動中,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實踐探究等活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指出,學生顯著的個體差異,教師指導質量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必將導致學生創造能力,創造性人格的顯著差異。因此,教師設計課堂教學時應有層次性,盡可能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指導策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評價學生的創新思維。建立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諧師生關系,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示自己的個性特征和創新信心。采取開放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都能有較多的發展空間,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出不同的見解,新穎的見解。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從而增強其探索性學習數學的興趣。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創新信心。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知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究與創造,數學的課堂教學只有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的進行統一,不斷探究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周明友;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考試周刊;2009年35期
[2]潘小兵;初中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1年42期
[3]狄小彬;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0年33期
[4]利平;化學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初探[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864X(2015)05 -010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