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鼓勵新產品研發,最高補助5千萬
為進一步激勵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解決科研資金“有投入無成果、有成果無產出”的問題,重慶市近日發布《重大新產品研發成本補助實施細則》,并與今年9月印發的《關于鼓勵建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的通知》等相關文件構成了一個從研發籌備、研發過程到研發成果轉化的全套“研發激勵政策鏈條”,旨在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企業重大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
《細則》中所指的重大新產品是指符合當地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和傳統支柱產業發展方向,采用新技術原理、新設計構思研制、生產,或在結構、材質、工藝等某一方面比原有產品有重大改進,從而顯著提高產品性能或擴大使用功能,經市場認可的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產業帶動性強的新產品。
重慶重大新產品研發成本補助標準
1評定的次年按該重大新產品評定當年上繳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給予財政補助,第二年按重大新產品年上繳新增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給予補助
2對具有發明專利的重大新產品,第三年再按重大新產品年上繳新增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給予財政補助。
3企業研發多個重大新產品的,每項財政補貼資金不超過2000萬元;每年度單戶企業財政補助資金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
在重大新產品評定方面,企業和產品應同時滿足五項條件,包括申請企業應在重慶市區域內注冊登記并有獨立法人資格,且上年度企業有R&D(研發)活動;有發明專利的重大新產品應在至評定年的近三年內獲得授權與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1項以上;單款產品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等。
另外,重慶市科委10月9日還發布《重慶市新型研發機構培育引進實施辦法》,正式啟動中船重院、重慶固高機器人研究院等首批5個新型高端研發機構建設。重慶市將整合高端平臺培育資助專項、高端人才團隊引進專項和高新技術研發主題專項,為這5個研發機構分別配置1000萬元左右資金,在啟動建設、運營管理、研發績效方面給予“全鏈條”財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