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明++謝田
近年來,美國對亞太地區的軍火出口不斷增加,成為美國亞太戰略的重要一環。美國將新一代的戰斗機、軍艦、導彈等裝備陸續銷往亞太地區,試圖將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軍備需求,與其武器系統捆綁在一起,為自己的戰略目標服務。
部署薩德僅為序幕
2016年7月,韓國以“反擊朝鮮發射遠程火箭”為名,同意部署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一部薩德雷達可完成探測、搜索、跟蹤和目標識別等多項任務,它能深入東亞大陸腹地,監視中國和俄羅斯的中遠程導彈發射。
此前,美國出售給韓國的“愛國者”導彈、“宙斯盾”防御系統等,僅為戰術武器,而薩德系統能夠將這些戰術系統整合,將韓國導彈系統融進美國的全球反導系統中,實現防空和導彈防御性能集成化。
與此同時,韓國的“海上薩德”系統也在籌備中。韓國海軍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署協議,計劃為韓國新一代“宙斯盾”級驅逐艦裝備基線9型作戰系統,價值4.9億美元。韓國“宙斯盾”級軍艦,可以探測并追蹤1000千米之外的導彈,卻不具備攔截系統,改進后,新艦具備攔截能力。
在美國以往的對外軍售中,很少出售美軍現役的先進裝備。薩德成為美國軍售的分水嶺。朝鮮半島南北長期對立,美國在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即將出籠的關鍵時刻,把薩德這樣的系統部署在東北亞的敏感地帶,意在打破東北亞的戰略平衡。而這僅僅是美國一場大戲的序幕,美國深層的動機是,試圖打斷中國的和平崛起進程,挑起亞太地區全面的軍備競賽。
日本暴露急迫意圖
就在西方媒體熱炒中國殲20隱身戰斗機投入量產的時候,日本采購的第一架F35隱身戰斗機,悄悄在美國沃斯堡基地生產完畢,并交付使用。
這個被稱為“未來戰機”的空中殺手,具有可躲避雷達探測、超音速、超機動性且能垂直起降等性能特點。美軍專家預言:“未來20年左右,包括俄羅斯最新一代地空導彈系統在內的先進防空武器,對其都難以造成太大威脅。”他們預測,此款新型戰斗機服役50年不會過時。
美國聯合九個盟國研制的新一代戰斗機F35,對電子設備、材料工藝、動力系統進行了改進,研制費用超過400億美元。美軍雖然聲稱F35性能卓越,計劃購入2443架,但自己的裝備數量沒有超過200架。如今,熱氣騰騰的生產線忙于供應出口。而且日本購買的42架F35,美國答應其中的38架可以由三菱重工在日本本土工廠組裝。
軍事專家分析,F35隱身戰斗機如果在日本的“出云”號等準航母上起降,將會對中國航母戰略構成挑戰。此次日本提前匯出7億美元,緩解美國生產線的資金缺口,顯露日本希圖盡早獲得F35,謀求亞太地區空中優勢的迫切心情。
美國軍火獲利巨大
“美國制造”近些年受到日本、德國和中國的挑戰,不斷萎縮,美國決策者們心有不甘。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戰爭財,以及近年來稱雄于世,其大量出售軍火帶動經濟增長的策略,屢試不爽。
本世紀初期,美國的軍火出口額,每年大約在100億美元。遭遇金融危機后,美國軍火商組成游說集團,支持日本右翼勢力、菲律賓阿基諾三世等,挑起并激化海洋沖突,將東亞、東南亞、南太平洋甚至南亞國家卷入沖突、對峙中,刺激相關國家購買軍火。
在最新財政年度,美國軍火出口額達到466億美元。賣給日本的F35每架兩億美元以上;售給韓國的薩德,每套12.5億美元,遠遠高于自己使用的價格,美國從中獲利巨大。
日本右翼積極配合美國軍火集團,購入美國各種軍事技術,比如合作研制導彈、軍事衛星、電子裝備等。2002年到2012年間,日本武器進口額為1661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一。日本右翼借此換取美國對日本重新修改《和平憲法》的支持。
在美國積極鼓動下,安享太平日子的澳大利亞,推出《2016年國防白皮書》,計劃未來10年投入3443億美元,購買各型先進武器。美國又少不了大賺一筆。
美國和日本還以贈送的名義,送給菲律賓巡邏艇等,待菲方嘗到甜頭后,美國拿出高額的軍火訂單,要求菲律賓購買。菲律賓為此叫苦不迭。
亞太地區的主要使命是擺脫貧窮,發展經濟。由于美國的鼓動,一些亞太國家紛紛購進只有超級大國才用得起的先進武器。美國在冷戰時期通過軍備競賽搞垮蘇聯,以后又搞亂中東國家,歷史的教訓值得深思。
(邱寶珊薦自《特別關注》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