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清(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
淺談初級日語判斷句教學法
孫雙清
(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摘要:日語學習的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日語句型“~は~です”(肯定形式)和“~は~ではありません”(否定形式)就是我們常說的判斷句。根據總結前人的先行研究,本文以《使用日語教程》第五課為例,針對日語初級水平學生為對象,從趣味教學的角度出發并結合課堂實踐的個人淺見,對判斷句的教學策略和特點提出幾點個人意見,希望能夠對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級日語;教學法;判斷句
日語是粘著語,漢語是孤立語。漢語的語法結構是根據語序來體現的,而日語是則是依賴助詞來體現的,它的特點是在句尾才能夠體現出要表達的意思。因此,日語是一種結構性較強的語言。
對于初級日語的學習者,課堂上日語的應用理所當然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度,大部分的內容都是依靠母語的講解才能完成,如何才能將漢語和日語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授課,我們就會運用下面的教育法。
句型優先導入法,根據日語語言的特點,在大多數日語課程中導入新的內容時,都要率先從日語的句型開始,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句型教學①”。但“句型教學”的側重點是培養學生能夠掌握并正確的運用語法結構,而不是在于解釋日語的語法結構。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教師應該更多地使用日語教學而不是單一地用母語教學。這樣才能給學生創造一個后天的語言環境。所以,運用此方法的教學過程中,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提升應用能力,理解語法結構次之。這樣,不但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日語語言環境,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進而加強學生對日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路順著教師的教學內容走,那么作為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導入內容對于知識的銜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做法如下,例如:在講解句型“~は~です”和“~は~ではありません”時,我們先從漢語的判斷句“~是~”和“~不是~”開始導入,首先是從語序的角度進行導入,漢語是“主謂賓”形式,日語是“主賓謂”形式,舉個例子,漢語中說“我是中國人”,其中主語是“我”,謂語是“是”,賓語是“中國人”。那么用日語的語序就說成了“我中國人是”。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與學生互動完成,學生在了解了漢語的判斷句型之后,運用翻譯法,把漢語的判斷句翻譯成日語。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運用之前學習過的知識,在問答的過程中完成漢語翻譯成日語。其中對于新接觸到的知識點進行細致講解,例如:這里的“は”讀作“WA”它是主題提示助詞,位置在主題之后,作用是提示主題的,沒有實際意義。根據日語是黏著語的特點,助詞它是接在名詞后表示名詞與謂語的關系、連接詞與詞、或接在謂語后增添某種語義;“です”是判斷助動詞,位置在賓語之后,作用是做謂語。這樣進行講解就能讓學生清楚的了解到了日語最基礎的判斷句(肯定形式)了。同樣在進行判斷句的否定形式講解時,仍然以上一個例句為原型,首先進行漢語的否定變形,漢語就變成了“我不是中國人。”這個變形中,主語和賓語沒有改變,只有謂語變成了“不是”。按照日語的語序來講,主語賓語不變,至改變謂語,那么這句話就變成了“我中國人不是”,從而引出了“です”的否定形式“ではありません”?;镜木湫椭v解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同學們進行大量的替換練習來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從而能夠讓同學們更好的掌握和運用這些知識。
對于句型的講解項目完成之后,就可以導入會話部分的講解和練習。這個部分就會用到如下方法:
初級階段主要采用直接法②。比如,在比較初級的日語教學內容階段,直接法教學的最直觀的特點就是直接運用日語進行授課,并配合肢體語言、圖畫、實際物品等作為輔助手段。這種方法的優勢是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當學生的注意力被彩色的圖畫、變魔術般跳出的實際物品、幽默夸張的肢體語言所吸引時,教師才能更好地教授知識點。另外,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聽說能力,此法教學的過程中盡量避免使用母語授課。但是由于初級階段純日語語言環境的教學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困惑,因此,教師要適當地運用母語對導入的新知識點進行解釋。這樣才能更大程度地減少學生的困惑。
我們可以事先準備一些生動,有趣圖片來配合練習,從而調動下課堂的氛圍,使學生的注意力再度提高。會話的練習過程中將同學們分組,兩兩進行練習,讓每個同學都能鍛煉到,教師要對同學錯誤的發音和不正確的語調進行糾正。除了替換練習,老師也可以根據課堂時間來模擬場景讓同學們進行會話練習?;蛘哂萌照Z做些小游戲,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老師可以用日語把課上所講的內容陳述出來,請同學用簡筆畫畫出老師所講的等等。寓教于樂,使同學們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的掌握老師所教的知識。
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會使用很多的授課方法,每一種授課方法都有其優缺點。只有我們靈活的運用,有機的結合,才能更好的開展教育活動。
除了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之外,課堂授課質量與以下幾點有著很直接的關系:第一,教學質量的高低與教師的主導程度成正比;第二,要使剛剛入門的日語學習者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第三,知識點要講解精細,對學生的練習要增加強度;第四,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是萬能的,方法的選擇也要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而不同;第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參考文獻
[1]《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東定芳,莊智象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6:203。
[2]《概説日本語教育》[M]遠藤織枝,三修社,1995:144。
[3]《基礎階段日語精讀課教學法探討》[J]桂玉植,倪秀梅 魯東大學學報2013 30(3):28-32。
注釋:
① 基礎階段日語精讀課教學法探討 桂玉植;倪秀梅;-《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5-15。
② 基礎階段日語精讀課教學法探討 桂玉植;倪秀梅;-《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5-15。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