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鳳
(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體育部 江蘇常州 213000)
高職院校體育場館文化建設研究①
——以劉國鈞高職校為例
陳金鳳
(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體育部 江蘇常州 213000)
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實證研究法,對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體育場館文化建設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體育場館文化建設取得了成功,對校園體育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擴大了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力,提升了校園體育文化活動氛圍。建議:高職院校體育場館的文化建設要突出行業特色;加強企業體育文化宣傳。
高職院校 體育場館 文化建設 研究
體育場館是學校體育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承擔著龐大的體育教學任務,而體育場館文化建設是體育文化傳播的基礎,是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職院校作為一個特殊的教育群體,與普通高等院校共同組成了中國的高等教育,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不同高職院校的體育場館設計可以使人感受到不同的校園文化積淀和體育文化韻味。該文對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體育場館文化建設進行研究,為其他高職院校體育場館文化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
1.1 研究對象
以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體育館為研究對象,重點探索場館景觀設計與文化的內涵建設。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與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圖書館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2.2 實證研究法
對體育館內各分館進行文化布置建設,形成有劉國鈞特色的體育場館文化。
2.1 體育館景觀標志建設
充滿運動活力和體育精神的景觀標志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同時對體育精神和校園文化的展示、體育參與的熱情、學校體育文化內涵的豐富以及校園體育環境的改善都有很大幫助。通過各個景觀標志可以了解相關體育知識,還可以感受到濃厚的體育文化以及拼搏精神。通過景觀標志展現出人、體育和校園三者的和諧,通過進一步對師生的視覺沖擊,加大體育文化的引導,努力把體育景觀標志打造成具有校園特色和體育文化的標志性景觀。
2.2 體育館網絡多媒體建設
開辟體育館專用網站,對場館的功能、文化進行詳細介紹,讓學生了解場館的基本概況、運營狀態、培訓、營銷等相關信息,利用網絡來進行體育文化的宣傳具有信息的實時性、對象的廣泛性等特點;在場館內可以通過電子屏幕對場地內外的比賽情景進行詳細的觀看欣賞,也可以對經典賽事或經典技術動作進行回味,伴隨著各種網絡多媒體,當切身投入到體育場館內如雷般的吶喊聲中,當被競賽技術動作的尖叫歡呼聲淹沒時,觀眾才會真正感覺到體育文化的魅力。
2.3 體育館內飾展板建設
在體育館內外懸掛各式各樣的宣傳展板和圖片,比如,學校歷屆運動隊彩照,分場館介紹,場館制度,運動技能基礎知識,該校各運動隊獲獎情況,歷史介紹等。在通向體育館的走廊墻壁上設置的展板,形同瀏覽漫長的學校體育歷史,通過圖片可以去體會過去,感受成功者的喜悅,也可以進一步激勵訓練隊員的斗志,增強大家的集體榮譽感。另外,在體育館內外懸掛體育明星或經典賽事的相關技術動作圖片,不僅僅展現的是高超的技術動作,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體育文化精神,觀賞者通過圖片來感知體育競技美與藝術美相結合的魅力。
2.4 體育館色彩建設
色彩在體育運動發展的過程中被賦予了巨大的象征意義,如紅色給人以勇氣,綠色使人安靜,黃色激發潛能等,通過不同色彩的合理運用,既美化了場館,也可以對在場館內活動的廣大參與者在運動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提供了幫助。此外,應注意的是,在體育場館的顏色及色彩的設置過程中,應充分合理應用不同的顏色的特定內涵,充分融匯各種顏色色彩,以給運動員帶來競技體育美感,激發運動員潛能,促進觀眾更好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感受體育帶來的激情。
3.1 結論3.1.1 以體育館為載體,擴大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力
就目前來看,雖然高職院校體育場館日益豐富,但對場館的功能定位還過于單一,很少有院校在體育場館的文化內涵建設上投入巨大的精力。然而,通過劉國鈞高職校的實踐證明,通過體育場館的文化建設,帶動了更多的師生來到了場館,參與了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利用合適的體育設備來進行體育鍛煉,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師生的運動積極性與主動性,擴大了體育文化在校園內的傳播,提升了廣大師生的健康,為更好地工作提供了保障。
3.1.2 以體育館文化建設為抓手,提升校園體育文化活動氛圍
體育館是校園體育文化的載體,其組織形式、活動內容、精神風貌、文化內涵等直接影響著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通過劉國鈞高職校的實踐證明,學校體育場館的文化內涵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體育館不僅為廣大師生提供了鍛煉的空間,更是對校園體育文化起到了促進作用,通過校園體育活動形式和內容的創新,結合體育場館的文化建設,大大增強了學校的活力,提升了校園文化的質量。此外,體育場館作為體育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隨著體育教學的不斷發展,通過場館文化建設,也為學生體育社團的健康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領作用。
3.2 建議
3.2.1 高職院校體育場館的文化建設要突出行業特色
高職院校的體育場館文化建設,在場館建設和布置上要加強行業特色,要不斷融入職業教育的行業特點、企業特色,對體育館各分館及相關體育設施進行合理命名。一是利用體育明星的明星效應,高職院校重視校企合作,而企業與體育明星也有合作,以運動員和企業共同來命名學校體育場館或設施可以加強企業精神和體育精神的融合;二是創建具有行業特色的體育文化,如在校園內的一些樓道、路面設置行業特色健身區域,讓學生提前感受行業文化,同時提升體育參與意識。
3.2.2 高職院校體育場館文化建設要加強企業體育文化宣傳
目前,大型企業非常重視企業文化和體育精神的融合,更有企業常年設有體育運動隊伍,企業的體育文化宣傳和高職院校的體育文化建設不謀而合,然而在實際過程中,學校的體育文化精神并沒有涉及企業的體育文化,校企合作往往局限在技能上,所以高職院校體育場館文化建設應加強宣傳企業體育文化,“今天是我的學生,明天是你的員工”,在校期間,通過體育文化對接,學生提前感受到了企業的體育氛圍,增強了員工的企業認同感。此外,在體育場館的網站也應增加一些相關行業的職業特色及與體育運動的關系,學生可以提前了解自己未來所從事的行業所需要的相關體育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為今后更好地進入企業打下基礎。
[1]趙俊偉.高校體育場館建設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研究[J].搏擊,2011,(3)4:42-43.
[2]曲騰飛.體育場館充分開放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4:154-155.
[3]柏楊.高校體育場館的合理化利用[J].內江科技,2015(11):15-16.
G8
A
2095-2813(2016)11(b)-009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2.094
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5—2016年度職業教育研究立項課題,高職校體育場館文化建設研究(XHXS2015002)。
陳金鳳(1981—),女,漢,江蘇連云港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