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代佳
摘 要:作為會展產業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會議型酒店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進入新常態后,會議型酒店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如管理成本高、管理人才缺乏、市場定位偏差、服務水平欠佳。基于此,新常態下重慶會議型酒店應從推動特色經營、培養創新人才、明確市場定位、科學成本管理等方面推動自身改革,主動融入社會和市場發展的環境中,提升本酒店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關鍵詞:新常態;會議型酒店;重慶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30-0118-02
1 問題的提出
作為新興的朝陽產業的會展業,發展勢頭越來越猛,重慶會展業在“十二五”時期更是取得了階段性的發展,同時它帶動了酒店產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各項會展活動的舉辦增加了地區人流量,大量會展客人的食宿活動極大地帶動了酒店經濟的發展,使得酒店業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會展市場。但同時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客源對酒店的接待設施和服務質量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重慶酒店業對會展業的融合發展亟需采取應對之策。
2 新常態下重慶會議型酒店發展的必要性
2.1 是增強酒店競爭力的需要
新常態的一個特征是創新。市場環境的擠壓,哪個行業不談創新,不做顛覆性的改變似乎就注定被淘汰,不可否認的是通過創新確實可以為企業增加活力,使之更好地適應市場新環境。在酒店行業,也只有擁有獨特的、知名度的、服務差異化的產品才會被追捧,這些也屬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部,所以酒店必須緊緊圍繞這部分進行創新發展,因為未來的酒店業發展趨勢正朝著打造個性、品質和定制化的產品方向發展,會議型酒店需順應時代潮流,探索出區別于其他同類,和會展場館會議室的賣點,增強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2.2 是擺脫酒店傳統思維的需要
新常態還有一個特征是環境的快速變化。對于會議型酒店來說,強大的執行力是行業的傳統優勢,但是在新常態下,快速決策、快速執行的“快戰略”正在被很多企業所運用,這就對傳統的酒店帶來了挑戰。可以看到,當前一些做的比較好的比較知名的會議型酒店,如重慶麗笙世嘉酒店,這些酒店都是在清晰的商業模式下進行的產品創新,而這些創新的驅動者往往都不是來自傳統酒店行業的運營者,這都得益于酒店決策者對互聯網的及時合理運用。反觀傳統酒店行業的運營者,仍然掙扎在傳統產品與商業模式的紅海中。新常態,對傳統酒店人有著創新能力的強大要求。
2.3 是實現酒店資源整合的需要
新常態的還有一個特征是區域大合作。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酒店業經過轉型調整,必然會在創新的驅動下快速進入發展新階段[1]。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和競爭市場的競爭的加劇,為不同的區域合作與分工提供了許多機會。整個行業正朝著向共享資源、大平臺、小團隊的方向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提高市場占有率的需求不斷擴大也正在促使行業內外大跨度且速度雨來越快的資源整合與配置。不同酒店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不僅可以增強酒店的特色,還可以使得企業與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2.4 是幫助酒店成功轉型的需要
新常態的另一個特征是轉型發展。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我國會議市場也正步入“新常態”。之后中央還出臺了狠剎公款消費之風的一系列政策,使得政府會議呈現逐年減少,企業會議越來越多的現象。對于依靠政府會議生存的一些酒店來說不得不面臨一個選擇,那就是按照市場規律來辦事,轉變發展思路,調整服務對象,調節產業鏈,及時轉型。酒店靠政府公款增加營業收入的傳統理念必須有所改變,要更加充分地去考慮普通企業和行業的承受能力,及時對市場供需關系作出調整,或是積極向經濟型酒店和中檔酒店的方向去發展。
3 新常態下重慶會議型酒店發展面臨困境
3.1 管理成本上升,營業效益下降
一方面,會議型酒店的經營成本相比傳統的酒店較高,因為要求有更多的會議專業設施設備和專業人才,這就造成了成本壓力;另一方面,會議型酒店的業務對象大多為會展活動,一旦會展市場紅火,酒店的生意就會隨之變得火爆,反之會展市場的衰退酒店業也會遭受影響;還有不少酒店選擇打“價格戰”,也就是低于同行價格銷售,但這其實是非常不理智的,他對酒店市場的長遠發展是弊大于利的,在這段時間內各種資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效益就會下降。
3.2 管理人才缺乏,創新能力滯后
當前,在重慶真正懂得會議型酒店的專業管理人才尤為稀少。這類人才基本職業技能和素質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就全國而言,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也僅僅是試探性的,沒有專門針對性的相關培養機制,多數院校開設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專業方向,可以看出都是和酒店會展擦邊的,卻沒有針對性的開設與會議型酒店相關的課程,導致了酒店在業務方面創新力較少。
3.3 市場定位偏差,營銷目標模糊
會議型酒店轉型成功與否,其中有個關鍵因素就是他前期是否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但是會議型酒店與其他酒店相比,有一個缺點就是面臨的目標市場狹小,針對性強。所以為了擴大營業面增加營業額有的酒店就會經營多個市場,這就導致了其酒店專業性服務下降,特色也不突出,無法建立自己獨特的品牌,致使慢慢失去了市場份額等問題;還有的酒店定位準確的,但營銷手段卻十分落后,沒有充分的去運用互聯網。
基于此,準確的市場定位和營銷目標有助于明確發展方向,制定企業相應的發展戰略。
3.4 專業化程度低,服務水平欠佳
很多酒店都在硬件設施建設上投入了很大的成本,但卻沒有一只專業的會議服務人才隊伍 ,一方面由于會議型酒店的特殊性,要求的不僅是高素質的酒店管理人才,還要具備一定會展知識儲備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另一方面這一類人才具有實踐性,并不是靠工作幾年積累經驗就能培養得起來的,因此還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同時,會展需求群體具有特殊性,在重慶大多數會議型酒店只提供基本的會展場地,設施、設備以及會議中的部分服務,在細節上與會展中心相比顯得差強人意。
4 新常態下重慶會議型酒店發展舉措
4.1 推動特色經營,實現差異化經營
目前在重慶的酒店業市場面臨著巨大壓力,那就是逐年擴大的供過于求現象,且供應結構與消費需求結構的對應也不盡合理,同質化經營使得供需的實際壓力放大,還有些酒店盲目的把競爭推向惡性價格戰的歧途。面對同質化、趨同化的市場,會議型酒店應明確目標市場, 做好專業會議型酒店,還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突出特色,從服務細節、服務方式與內容、內部結構和布置等方面入手,樹立獨一無二的形象和風格。
但從酒店行業內部層面來看,必須通過改革創新自身機制來推動特色化和差異化的經營發展,避免被卷入惡性競爭的深淵。會展活動是一項操作性極強的作業,從招募、布置到進行,涉及許多部門,涉及很多環節,酒店在自身提供會議服務還不成熟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加強與會展企業間的溝通合作,而不是全攬工作,因為會展組織公司可以很專業的提供場內服務,酒店可協助會展公司做相應的營銷推廣即可,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輕酒店壓力,還可以為顧客帶來更加專業、滿意的體驗,樹立形象。
4.2 培養創新人才,提升服務質量
任何類型的酒店要想贏得市場、取得競爭優勢,需要不斷提高酒店從業人員的服務及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可以從招進,培訓,深造三個階段來實施。招進是指酒店在開始之初就應該招進具備一定酒店專業知識兼備會展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從根源上保證酒店隊伍的質量;培訓是指員工招進來以后應進行專業化的培訓,除了基本的專業知識以外,還包括突發事件應對與處理,細節服務等;深造是指針對管理層再學習的過程,如高級管理課程培訓學習等
同時,酒店應加強軟件設施和硬件設施的雙向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完善會議專業服務設施,配備會展會議服務基礎設施;建立專門會議服務中心,提供設備出租、翻譯服務、代訂車船飛機票、代收包裹等服務[2];為每一場活動量身定制活動方案,提供一站式個性化的服務,客人享受到物有所值,甚至是超值的服務。
4.3 明確市場定位,突出酒店特色
會議型酒店是酒店市場中的一類細分市場,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性的特點,所以這就要求酒店在進入此市場時先要做好前期調研,充分了解酒店市場的各個分市場情況,并預測新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做好迎接風險的準備。同時定位時還要深入了解風險中蘊含的發展機會,運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提升自身專業化會議接待水平,提高市場占有率。
此外,明確了目標市場之后,就應該還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突出特色,創新酒店產品,完善酒店設施,為客人提供獨一無二的入住和消費體驗。
4.4 科學成本管理,提高目標利潤
在成本管理上,許多酒店經營者認為只要降低硬件設施的損耗、減少成本支出絕對額就能夠降低企業成本,就能帶來利潤[3]。所以就一味的控制支出,這樣往往就忽視了重要的細節,“治標不治本”,目前重慶酒店市場競爭激烈,出現了高星級酒店的房價與檔次不相符的情況,相對于酒店業發達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差距有時會達到三至四倍,如此一來就更容易導致酒店發生成本和效益一同降低的尷尬局面。
降低成本的途徑如簡化企業內部流程,如對客流程,把本來需要6步、7步才能完成的簡化為3步甚至更少,同時服務品質不能降低,特別是酒店的前廳和后廚;充分運用現代互聯網技術,減少酒店人力資源成本的支出,讓顧客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如網上訂房、店內自助服務等。
參考文獻:
[1] 高春景,劉沖沖.新常態下的酒店業轉型[J].新聞前哨,2015(5):86-87.
[2] 劉紅霞.淺析如何提高我國會議型酒店的會議接待水平[J].??诮洕?學院學報,2009(1):36-39.
[3] 殷普春.會議型酒店戰略成本管理體系構建[J].財會通訊,2014(17):
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