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飛,陳亮,鮑升學,薛姨丹,周妍瑕,譚詩云
(1.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湖北 武漢 430060;2.武警湖北省總隊醫院消化內科,湖北 武漢 430061)
自制水囊及雙通道套管在上消化道無痛超聲微探頭檢查中的應用
王錦飛1,陳亮2,鮑升學2,薛姨丹2,周妍瑕2,譚詩云1
(1.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湖北 武漢 430060;2.武警湖北省總隊醫院消化內科,湖北 武漢 430061)
目的 探討自制水囊及雙通道套管在無痛上消化道超聲微探頭檢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應用前瞻性隨機分組,將76例在該院行上消化道超聲微探頭檢查的患者隨機分為無痛組(實驗組)和普通組(對照組),每組38例;實驗組采用丙泊酚全身麻醉,用自制水囊(用于食管病灶)及雙通道套管(用于胃腔病灶)輔助;對照組采用常規注水法。對兩組病例的平均操作時間、超聲診斷的準確性、患者舒適性和并發癥發生率等進行比較分析,并對操作方法進行總結。結果 兩組間患者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檢查,采用自制水囊的食管病灶平均檢查時間(6.5±2.1)min較常規注水法時間(12.3±1.5)min明顯縮短(P <0.05);超聲診斷的準確性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實驗組圖像質量高,患者舒適性好(P <0.05);并發癥發生率兩組間無差異,所有病例均未發生誤吸。結論 采用自制水囊及雙通道套管輔助進行上消化道無痛超聲微探頭檢查,安全可靠,患者舒適性好,圖像效果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無痛技術;超聲微探頭;自制水囊;雙通道套管
目前超聲微探頭檢查已廣泛應用于消化道黏膜下腫瘤的檢查。由于超聲波無法在空氣中傳導,在進行內鏡超聲檢查時,需要借助脫汽水作為傳導介質;一般采用浸泡法或(和)水囊法,其中應用較廣的是浸泡法[1]。隨著無痛技術在胃腸鏡檢查中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患者要求行無痛超聲胃鏡檢查[2];而全麻狀態下采用水浸法進行超聲內鏡檢查時,患者易出現反流誤吸,造成嚴重并發癥。本研究通過應用自制水囊、雙通道套管,安全的在全麻狀態下進行了上消化道超聲微探頭檢查?,F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3年5月-2015年11月發現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灶直徑<2.0 cm)擬在我院行超聲微探頭檢查的患者,隨機分為無痛組(實驗組)和普通組(對照組),每組38例。所有患者均是在近1或2周內進行的常規內鏡檢查。實驗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25~72歲,平均年齡49.2歲;病灶位于食管22例,胃16例。對照組男17例,女21例,年齡23~78歲,平均年齡46.9歲;病灶位于食管23例,胃15例。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檢查,兩組間患者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設備
超聲微探頭:Olympus UM-2R、UM-3R;主機:Olympus EUM2000;胃鏡:Olympus Q260J;自制水囊;雙通道套管。
1.3操作方法
1.3.1常規操作 所有患者完善常規術前檢查,簽署知情同意書,術前口服消泡劑。對照組常規左側臥位,咽部表麻后以水浸法行超聲內鏡檢查。記錄操作時間及術中并發癥。術后以問卷方式對檢查過程中疼痛程度進行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以及詢 問是否可以接受再次內鏡檢查;VAS評分為輕度疼痛,且問卷回答可以接受再次檢查判斷為舒適。圖像質量評價方法為:所有患者資料請另一位高年質醫師閱讀超聲圖像(雙盲法),以病灶層次、邊界、內部回聲是否顯示清楚為評價標準。超聲病灶性質判定以是否與術后病理一致為標準。
1.3.2自制水囊安裝與操作 實驗組中食管病灶采用自制水囊法。自制水囊實物見圖1。常規靜脈麻醉后,先進鏡吸除口腔及胃內容物,定位病灶位置,退出內鏡。與此同時,助手準備一條相同型號內鏡,將超薄光面安全套以清潔溫水洗去油膜后,頭端剪下5.0 cm長度,套在鏡身前端,末端預留1.5~2.0 cm,在距鏡端1.0~2.0 cm處用橡膠圈固定后剪去多余部分制成水囊[4];用注射器從活檢孔道注無氣水并抽吸數次,排盡囊內空氣,并檢查水囊有無漏液,方法類似于Olympus UE260內鏡水囊安裝[5];換上安裝好水囊的內鏡(注意關閉內鏡進氣裝置),進鏡至病灶部位,再注入無氣水將水囊充盈至貼近病灶;沿活檢孔道插入超聲探頭開始檢查。自制水囊為一次性使用,使用后作醫療廢物處理。光面超薄安全套優點是:對超聲波的干擾少,而且在安裝水囊后,還可透過橡膠膜觀察到病灶,利于定位病灶位置;超薄安全套柔韌性好,對病灶擠壓力更小。

圖1 自制水囊
1.3.3雙通道套管安裝與操作 實驗組中胃腔病灶采用雙通道套管輔助法。麻醉滿意后置入雙通道套管(圖2),再沿內鏡通道進鏡;也可先進鏡后沿鏡身推入套管;然后將口腔氣囊及食管入口氣囊充氣后固定(圖3)。由進氣通道給氧氣。注意隨時用吸痰管吸出口咽部分泌物。進鏡時可在內鏡體部涂抹石蠟油后,內鏡下找到病灶后注入無氣水,適當吸氣、調整體位,使病灶浸泡后開始行超聲內鏡檢查。術畢,吸盡胃腔液體,退鏡,口腔氣囊及食管入口氣囊依次放氣后拔出套管。雙通道套管為一次性使用,使用后作醫療廢物處理。

圖2 雙通道套管

圖3 雙通道套管模型
1.3.4無痛操作方法 實驗組患者先取左側臥位,建立靜脈通道、吸氧,監測心率、血壓和血氧飽和度,常規備呼吸機、吸痰裝置[6];靜脈緩慢注射丙泊酚1.5~2.0 mg/kg、芬太尼2~4μg/kg[7],患者進入睡眠狀態后開始檢查。術中可根據患者狀態分次注射丙泊酚,檢查過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情況,由麻醉師記錄檢查過程中生命體征及脈搏血氧飽和度,記錄術中并發癥及處理措施。食管病灶采用自制水囊法,胃腔病灶應用雙通道套管輔助。實驗組患者清醒后完成舒適性問卷調查。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內差異性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超聲診斷結果
2.1.1食管病灶 食管病灶45例。其中,對照組食管平滑肌瘤16例,食管囊腫2例,食管脂肪瘤2例,食管結核1例,食管息肉1例;實驗組食管平滑肌瘤18例,食管囊腫2例,食管脂肪瘤1例,外壓2例。見圖4。

圖4 實驗組食管病灶
2.1.2胃腔病灶 胃腔病灶31例。其中,對照組胃間質瘤9例,脂肪瘤3例,胃異位胰腺2例,神經內分泌腫瘤1例,胃底靜脈曲張1例;實驗組胃間質瘤8例,脂肪瘤3例,胃異位胰腺3例,神經內分泌腫瘤1例,見圖5。其中,圖5C為對照組病例,由于注水后患者不適感明顯,圖像效果欠佳,超聲誤診為脂肪瘤。69例患者有術后病理結果,兩組間診斷準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2.2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實驗組出現呼吸抑制、血氧飽和度下降1例,經面罩、球囊輔助呼吸后癥狀緩解完成檢查。對照組出現劇烈嗆咳1例并被迫拔出內鏡,經休息、清理咽部分泌物等處理后再次進鏡完成檢查;兩組均有1例出現血壓異常,迅速完成檢查并休息后,血壓恢復正常;兩組間出現并發癥幾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圖5 胃腔病灶
2.3兩組操作時間、并發癥和舒適性等比較
食管病灶應用自制水囊平均操作時間為(6.5±2.1)min,常規注水法時間為(12.3±1.5)min,應用自制水囊法時間明顯縮短(P <0.05);而胃腔病灶應用雙通道套管操作時間較普通注水法長(P <0.05);實驗組超聲圖像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 <0.05);患者舒適性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1)。見表2。

表1 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例

表2 兩組操作時間、并發癥和舒適性等比較
食管是咽和胃之間的管狀器官,有3個生理性狹窄。超聲微探頭在檢查食管病灶時,因儲水困難導致操作時間延長,患者痛苦大;如果采用全麻下注水檢查,一旦出現誤吸,后果極其嚴重。本課題中使用自制水囊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所用水囊由安全套制作,一般超市即可購買,制作方法簡單,特別適合于距門齒20.0 cm左右病灶。此部位不僅儲水困難,而且對鏡身刺激非常敏感,常規麻醉過程中出現反流誤吸風險極高,有時為了防治誤吸可能放棄檢查。應用自制水囊法可很好解決上述問題,本實驗組中有2例距門齒20.0~21.0 cm病灶,很順利安全完成檢查。平均操作時間為(6.5±2.1)min,較普通注水法(12.3±1.5)min明顯縮短。原因是普通注水于食管腔很難存貯,術者需要反復、長時間嘗試,而水囊儲水后迅速在局部形成超聲介質,術者可快速獲得滿意圖像。此法也可用于十二指腸病灶,其方法原理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制水囊安裝和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停止注氣,一旦注氣,氣體只會進入囊內,將干擾超聲檢查。自制水囊操作簡單,實用性強,在現有基礎上即可開展。我院使用的安全套與超聲科做陰超所用產品相同,均為醫械認可產品,質量可靠,未出現不良反應。
胃腔雖然容易儲水,但對于胃竇小彎側、胃底賁門下的病灶,需要注入大量水方可浸沒病灶,患者痛苦大,且發生反流誤吸風險高。本研究使用雙通道套管來解決上述問題。雙通道套管在使用前先檢查兩處氣囊是否漏氣,根據患者體型選擇適合型號。有經驗的麻醉醫師可以在患者麻醉后直接置管,亦可在插入內鏡后,沿內鏡將套管推入,其原理類似于雙氣囊小腸鏡操作[8]。置入雙通道套管后其食管入口氣囊可起到抗反流作用,加之丙泊酚本身有抑制嘔吐的作用[7],反流誤吸的風險極低。但操作過程中仍需常規備吸痰管,并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使用雙通道套管在操作時內鏡靈活性受到一定影響,這時可在鏡身涂抹少量石蠟油潤滑。值得一提的是,使用雙通道套管法檢查時間(18.4±2.3)較對照組(14.9±1.4)長,原因可能是實驗組計時是從麻醉開始起,其中計入了套管置入時間。
本課題中實驗組采用丙泊酚加芬太尼靜脈麻醉。由于丙泊酚靜脈用藥時有血管刺激引起的疼痛,采用芬太尼誘導,患者進入睡眠狀態時疼痛感即消失[7],故實驗組中37例患者自覺檢查過程舒適無痛苦,明顯優于對照組(2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1)。丙泊酚靜脈麻醉常見并發癥是引起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實驗組各出現1例。經過麻醉師及時處理后恢復正常,無后遺癥。出現上述并發癥發生機制為:丙泊酚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肌抑制、心排血量減少及抑制壓力感受器對低血壓的反應。因此,適當控制注射速度是減少并發癥的關鍵,可通過注射泵來控制麻藥速度來改善[9]。若血壓比基礎值下降30.0%或低于90 mmHg,心率低于60次/min時,靜脈注射麻黃堿10.0~15.0 mg或阿托品0.3~0.5 mg[10]。術中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可進行胸部按壓或面罩吸氧。對于老年體弱、心功能不全者,操作內鏡動作要輕巧,避免過多刺激。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對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立即進行心肺復蘇。總體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隨著麻醉技術的改進,有報道高齡、冠心病、高血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安全進行無痛內鏡檢查的研究,可見無痛技術可使更多患者受益。本課題中實驗組38例患者均在無痛狀態下安全完成檢查,無1例出現反流誤吸。國內有報道氣管插管下行無痛超聲內鏡檢查[11],其原理與本研究中應用雙通道套類似,但雙通道套管更易操作,氣道損傷小,且效費比明顯優于氣管插管。
本課題中實驗組超聲圖像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一方面是由于使用超薄安全套制作的水囊對超聲穿透性影響甚微,在超聲圖像上甚至看不到水囊的界面;水囊的柔韌性好,其對病灶的擠壓作用很弱,對觀察病灶起源層次無明顯影響。使用雙通道套管進行胃腔病灶檢查時,無痛狀態下可以充分注水、注氣,使病灶局部黏膜延展,充分暴露病灶,可為超聲檢查創造最佳條件。另一方面,普通超聲內鏡檢查,由于患者嗆咳、惡心干嘔、痛苦掙扎,會讓檢查者分心,特別是老年患者出現血壓升高時,往往會迅速終止操作,而影響圖像質量。
在超聲診斷準確性方面,實驗組與對照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超聲內鏡主要根據病灶起源層次、回聲特點來判斷病灶性質。操作者可通過胃腔沖洗、注水注氣、調整探頭位置和變換體位等方法獲得最佳圖像。無痛檢查的優勢在于,在上述過程中患者不會出現明顯不適,從而使術者可專注于獲取最佳圖像。普通超聲內鏡檢查,有時患者的忍耐、配合有限,操作者無法將探頭置于最佳位置,影響圖像質量,但整體上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使用自制水囊、雙通道套管,將無痛技術應用于上消化道超聲小探頭檢查安全、高效,圖像效果好,患者滿意率高,值得臨床應用。
[1] 金震東. 消化超聲內鏡學[M]. 第2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1: 60-64.
[2] 李兆申, 鄧小明, 張澍田, 等. 中國消化內鏡診療鎮靜麻醉專家共識意見[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4, 15(3): 312-314.
[3] KNOP C, OESER M, BASTIAN L,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pine score[J]. Der Unfallchirurg, 2001, 104(6): 488-497.
[4] 諸琦. 超聲內鏡手冊[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34-36.[5] 金震東. 消化超聲內鏡學[M]. 第2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1: 145-147.
[6] 李兆申. 現代消化內鏡中心設計與管理規范[M].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 30-32.
[7] 閆文浩, 白潔, 李媛. 丙泊酚和芬太尼復合麻醉應用于無痛胃鏡檢查[J].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07, 23(12): 1039.
[8] 錢立平, 鐘良. 雙氣囊電子小腸鏡的操作規范[J]. 臨床消化病雜志, 2008, 15(3) :312-314.
[9] 盛婭儀, 徐振邦. 瑞芬太尼的藥理學和臨床應用[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01, 20(2): 142-146.
[10] CLARKE A C, LOUISE C, HILLMAN L C, et al. Sedation for endoscopy: The safe use of propofol by general practitioner sedationists[J].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2002, 176(4): 158-161.
[11] 陸巍, 余麗萍, 王林, 等. 氣管內插管用于無痛食管超聲內鏡檢查103例臨床應用體會[J].中國內鏡雜志, 2009, 15(3): 312-314.
(吳靜 編輯)
Application of self-made water sac and dual-channel casing in analgesic 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Jin-fei Wang1, Liang Chen2, Sheng-xue Bao2, Yi-dan Xue2, Yan-xia Zhou2, Shi-yun Tan1
(1.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0, China;2.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Hubei Provincial Crops Hospital, Wuhan, Hubei 430061,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self-made water sac and double channel casing in analgesic 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Methods 7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algesic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and normal group (control group), 38 cases in eac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was underwent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 use the self-made water sac(esophageal lesion) and double channel casing (gastric lesio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water fl ooding.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the accuracy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the patient’s comfort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the operation method was summariz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 cant differences in age and gend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examination.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of self-made water sac group (6.5 ± 2.1) min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e normal group (12.3 ± 1.5) min, P <0.05.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ultrasound was not signifi cantly different (P >0.05). The patients in the painless group had better comfort and higher quality images (P <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of complications, and no aspiration occurred. Conclusion The self-made water sac and double channel casing for the analgesic ultrasonic micro probe examination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the patient’s comfort is good, the image effect is goo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analgesic; 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self-made water sac; dual-channel casing
R-331
A
10.3969/j.issn.1007-1989.2016.10.006
1007-1989(2016)10-0024-05
2016-04-21
譚詩云,E-mail:tanshiyun@medmail.com.cn;Tel: 1309880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