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秋云,易 永,肖 敏,易紅霞,羅植榮
(湖南省懷化市氣象局,湖南 懷化 418000)
?
刺葡萄果實物理生長規律與氣象條件關系分析
姚秋云,易 永,肖 敏,易紅霞,羅植榮
(湖南省懷化市氣象局,湖南 懷化 418000)
根據2014—2015年觀測資料分析刺葡萄落花落果、果實膨大規律及與氣象條件的關系:刺葡萄4月下旬開花,5月下旬生理落果基本結束后單穗果粒數減少緩慢,但若遇連陰雨等不利天氣,易滋生灰霉病、霜霉病等,致第二次生理落果過重,正常情況下最終每穗平均果實粒數40粒左右;刺葡萄從坐果到生理落果結束期(5月)是橫莖增長最快的時期,6月中旬進入硬核期后,膨大不明顯。在幼果膨大期及硬核期,一般要求日平均氣溫>20 ℃,最適宜溫度24~28 ℃,成熟期橫莖為1.8~1.9 cm。海拔差異對最終果實物理參數影響不明顯。
刺葡萄;物理生長規律;氣象條件;分析
剌葡萄(Vitis davidii Foёx)因其枝條上密生皮剌而得名,屬于東亞種群,是我國特有品種。懷化山區是刺葡萄原產地之一,近年來發展迅猛,已成為當地富民增收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懷化刺葡萄主要分布在海拔200~700 m之間的山區,氣候條件復雜,受氣候條件影響,生產效益表現不一。春季連陰雨天氣易滋生灰霉病、霜霉病等,致第二次生理落果過重。夏季高溫干旱熱害,會造成果實膨大受阻、灼傷,若雨水過多,則會影響漿果品質和誘發病蟲害。為給當地刺葡萄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農業氣象保障,近兩年來我們對市內不同海拔高度的刺葡萄生長發育情況開展農業氣象觀測調查,在調查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分析了刺葡萄落花落果、果實膨大規律及其與氣象條件的關系,并根據其生長育規律及同期氣象條件特點,提出相應的有針對性的生產建議和措施,為當地刺葡萄產業的高產、優質、高效發展提供服務保障。
2.1 觀測地點、內容、品種
2014年在懷化中方縣桐木、鶴城區石門鄉設置試驗點,定期測量果實橫莖、果粒數。2015年采用不同海拔高度調查試驗方法,在中方縣下坪鄉設置260 m和600 m兩個試驗點,定期測量果實橫莖和果粒數。試驗品種均為紫秋、湘珍珠這兩個當地主要種植品種。
2.2 測量方法及氣象資料來源
橫徑測量方法:每個試驗點每個品種固定10個觀測穗,每穗分上中下選取3個果粒定期用游標卡尺測量其橫徑(單位cm,取2位小數)。果粒數測量方法:每個試驗點每個品種固定10個觀測穗,定期數每穗的果粒(花)。
分析果實生長規律與氣象條件關系時,海拔260 m氣象資料是用懷化國家地面氣象站的觀測資料。海拔600 m氣象資料是根據雪峰山氣候考察結論,在國家地面氣象站的基礎上進行推算。
5月是刺葡萄的開花坐果期,這是決定葡萄產量的重要時期。一般葡萄花期7~10 d,溫度越高則花期越短,如果花期遇低溫和陰雨天氣,花期則延長。刺葡萄以兩性花為主,單性花為輔,耐陰雨能力較強,花柱在花蕾開放后4 d左右仍具有受精能力;謝花后3~5 d開始生理落果,謝花后5~8 d為生理落果高峰,開花坐果期需要大量養分,如果養分不足就會加劇落果,而且花芽分化不良。異常氣候條件及滋生的病害是引起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如低溫、高溫干旱、連陰雨,直接影響花序的發育和生長,正常的授粉受精過程不能順利進行,導致落花落果。懷化地區刺葡萄開花期主要不利天氣是連陰雨:造成授粉不良,大小果、僵果,滋生灰霉病、霜霉病及第2次生理落果過重。從圖1可以看出,2014年5月第2次生理落果重,這與5月氣象條件密不可分。因5月8—26日除20日短暫雨歇,其余均維持陰雨天氣,降水量達219.1 mm,蒸發量只有31.3 mm,日照時數只有23.7 h。持續陰雨寡照天氣,光合作用不足,營養供應不上,同時土壤板結,根系呼吸不暢,影響水份、營養輸送。而且連陰雨天氣易滋生灰霉病、霜霉病等,特別是枝葉繁茂,果穗密度大的園子更容易發生病害。若不及時搶抓晴好天氣噴藥,噴對藥,則病情蔓延迅速。據田間調查及實驗,當年沒有噴藥或沒有及時噴藥的田塊灰霉病、霜霉病發生嚴重,枝、葉、果感病率達90%以上,幾乎絕收。
從2014、2015年每穗果粒數變化曲線圖(圖1、圖2)發現其呈明顯的兩段分布特征,一是刺葡萄5月上旬開花后,在開花坐果期,每穗果粒(花)數迅速減少,5月下旬生理落果基本結束,600 m生理落果結束期較260 m晚一周左右;二是定果后期單穗果粒數減少緩慢,后期果實主要受病害影響和營養不足影響,有一個緩慢落果過程。在每平方米30穗左右的情況下最終每穗平均結實粒數40粒左右。在調查中發現,果穗密度越大,果穗粒數就越少,反之果穗就越大。在同一地塊中,位于主枝,營養供給葉片越多,一個果枝一穗的果穗明顯偏大。可見營養條件是決定刺葡萄果穗粒數多少的重要因素。
霜霉病是造成后期落果的主要原因,每次降雨后田間濕度大時常易爆發霜霉病,2014年6—7月多陰雨天氣,霜霉病發生嚴重,石門鄉觀測點由于病害防治不利幾近絕收。灰霉病、日灼病等也是造成后期落果的重要原因。

圖1 2014年桐木每穗平均果粒數變化曲線圖Fig.1 2014a Tongmu Town the change curve of grapes quantity on per spike

圖2 2015年每穗平均果粒數變化曲線圖Fig.2 2015a the change curve of grapes quantity on per spike
在幼果膨大期及硬核期,果實膨大一般要求日平均氣溫>20 ℃,最適宜溫度24~28 ℃,≤20 ℃漿果生長緩慢,≤16 ℃或≥36 ℃對漿果生長不利,土壤含水量達70%左右為宜。當出現土壤濕度≤60%,日最高氣溫≥36 ℃時,往往出現葉片發黃、脫落等旱災和日灼癥狀;在著色營養積累期,溫度24~28 ℃最適宜營養物質積累,氣溫低于16 ℃時會延遲漿果成熟并影響品質的提高;雨水過多,則會影響漿果品質和誘發病蟲害。
從2014、2015年果實橫莖變化曲線圖(圖3、圖4)可以看出,刺葡萄果實膨大呈明顯的三段分布特征:一是刺葡萄從坐果到生理落果結束期(5月)是橫莖增長最快的時期,生理落果后到硬核期,果實橫莖有所增長,但增長速度較慢;二是6月中旬進入硬核期后,膨大不明顯,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硬核期橫莖為1.4~1.6 cm;三是8月初進入著色營養積累期后,果粒大小有一定的增長,成熟期橫莖為1.8~1.9 cm。這種增長規律是符合刺葡萄生長發育規律的,刺葡萄幼果期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期,所以膨大速度最快。隨著種子逐漸成熟,生長激素分泌減少膨大速度逐漸減慢,硬核期后生長激素分泌基本停滯,刺葡萄膨大基本停止。進入著色營養積累期后,營養成分由營養器官向果實加快轉移,果實又有所增長,但具體生理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圖3 2014年橫莖變化曲線圖Fig.3 2014a the change curve of grapes' transverse diameter

圖4 2015年橫莖變化曲線圖Fig.4 2015a the change curve of grapes' transverse diameter
同時根據觀測數據分析顯示同一穗葡萄上中下果實大小差別不明顯;前期刺葡萄高海拔(600 m)果實橫莖始終小于低海拔(260 m),進入著色營養積累期后,差距逐漸減少,成熟期后海拔差異不明顯。前期海拔差異大主要是高海拔地區氣溫偏低導致刺葡萄生長發育滯后引起。
①根據以上數據分析可以將刺葡萄落果劃分為3種形式:即生理落果、營養落果和病理落果。可以將刺葡萄果實膨大生長劃分為3個階段即生殖膨大期、中段膨大停滯期和營養積累著色膨大期。應根據刺葡萄生長發育進程,采取適宜的管理措施,以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
②在當前生產條件和措施下,刺葡萄平均每穗結實粒數為40粒左右,果實橫莖大小為1.8~1.9 cm。低海拔(260 m)果實生長較高海拔(600 m)提前一周左右,但最終果實物理參數相近。
③ 在肥料管理上,5—6月上旬刺葡萄處于定果期、果實迅速膨大期、枝葉等營養器官迅速生長期,為營養需求最旺盛的時期,在施肥管理上應增施速效化肥。6月中旬—7月為中段生長期,葡萄生長相對緩慢應施緩效肥料為主。8月以后為刺葡萄糖分積累轉化期,應增施磷鉀肥。
④氣象條件對落花落果影響:懷化地區刺葡萄開花期主要不利天氣是連陰雨:造成授粉不良,大小果、僵果,滋生灰霉病、霜霉病,致使第二次生理落果過重。持續陰雨寡照天氣,光合作用不足,營養供應不上,同時土壤板結,根系呼吸不暢,影響水份、營養輸送,樹勢弱,落花落果更重。
⑤氣象條件對果實膨大影響:果實膨大一般要求日平均氣溫>20 ℃,最適宜溫度24~28 ℃,≤20 ℃漿果生長緩慢,≤16 ℃或≥36 ℃對漿果生長不利,土壤含水量達70%左右為宜。著色營養積累期,溫度24~28 ℃最適宜營養物質積累,氣溫低于16 ℃時會延遲漿果成熟并影響品質的提高;雨水過多,則會影響漿果品質和誘發病蟲害。
⑥分析影響刺葡萄落花落果及果實膨大規律,但試驗主要在相近區域開展,時間也較短,應繼續開展試驗研究,進一步分析氣候差異及小氣候條件對刺葡萄果實生長的影響。
[1] 朱順云.葡萄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止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3).
[2] 趙志清.葡萄落花落果原因及防止措施[J].河北果樹,2013(4).
[3] 潘繼蘭.葡萄落花落果原因及防治措施[J].果農之友,2007(5).
[4] 徐德源,王素娟.葡萄果實生長規律及其氣象模式[J].新疆氣象,1991(8).
[5] 張山清,普宗朝.吐魯番葡萄果粒增重及糖酸含量變化規律[J].氣象,2002(1).
The relationship analysis on physical growth rule of Huaihua brier grape fruit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YAO Qiuyun,YI Yong,XIAO Min,YI Hongxia,LUO Zhirong
(The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Huaihua City, Huaihua 418000, China)
According to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ing records of 2014—2015a of Huaihua cit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growth rule of brier grape fruit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is: The brier grape blooms in late April. After physiological falling fruits end in late May,single grain number decreases slowly. Normally there are about forty grapes on per spike. The fruits' transverse diameter enlarges the fastest from the tree fruited to physiological falling fruits ending(May). It grows not obviously after the period of hard core. But it maintains certain growth after turning color and nutrient accumulation period at the beginning of August. Its transverse diameter is 1.8-1.9cm in maturation period. Altitude difference doesn't affect obviously on physical parameter of brier grape fruit at last.
analysis; the brier grape fruit; physical growth rul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1003-6598(2016)05-0058-03
2016-05-17
姚秋云(1977—),女(侗族),副高,主要從事農業氣象觀測、服務等工作,E-mail:442819140@qq.com。
S162.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