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濤
摘 要:供電企業的經濟技術中一項重要指標就是線損率,且在配電網中,低壓線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異常的低壓線損不僅會對電能損耗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還會對社會的正常生產產生較大的影響。而在低壓臺區線損管理中,其點多面是管理的突出難點。因此文章對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路徑以及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低壓臺區線損出現異常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強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具體路徑和方法,從而對現場運用低壓臺區線損管
1 低壓臺區出現線損異常的原因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用電的負荷與日俱增,因而在低壓臺區就會出現線損異常的現象。而導致低壓臺區出現線損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原有導線的截面積相對較小,且線路已不能適應用戶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尤其是用戶們接護線所使用的線路過細過長,且年限較久又沒有進行有效的維修,因而破損非常嚴重。再加上運行的過程中長期處于過負荷的狀態,切損耗的固定比例增大,從而導致了低壓臺區出現了線損異常的現象。
②低壓線路不平衡三相負荷的存在,導致中性線出現了較大的線損,而變壓器運行的方式也逐漸偏離的經濟性。
③缺乏規范的線路接頭。在線路施工的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的操作技術水平較低,缺乏較強的施工質量意識,因而在操作的過程中沒有按照規范進行施工,造成了連接電氣設備的各個部位的接觸疏松,一旦接觸部位的電阻增大,就會造成發熱損耗。
④缺乏合理的線路設計。在施工的過程中,安裝的變壓器沒有處于線路的中心負荷位置,導致了低壓臺區的線路中存在迂回、重復的線路,再加上這些線路的分支較長,使得線路損耗有所增加,且建設線路的成本也有所增加,從而導致了線路在安全、經濟運行中存在較多的隱患。
⑤用電繞越計量導致的線損異常。由于低壓臺區的工作人員在線損管理的過程中缺乏較強的責任意識,對于外來的線路負荷,沒有經過計量就直接接入系統中去,因而造成了低壓臺區的線損情況逐漸加重。
⑥通道線路不正常產生了無功損耗。由于低壓臺區的導線上纏繞了植被、樹木等攀附物,因而線路會對大地形成間歇性的放電,從而使得低壓臺區的線路產生了較大的損耗。
2 加強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路徑和方法
2.1 加強技術管理
2.1.1 線路改造
在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過程中,如果線路不能滿足用戶的用電需求,就需要對其進行更換。居民進戶所采用的線路一般為截面積大于或等于六平方米的鋁芯導線。
2.1.2 降低變壓器的無功損耗,平衡負荷
在變壓器中,如果存在不均衡的三相負荷,或者運行出現了偏載,就會大大增加變壓器的損耗,且三相之間的不均衡負荷越大,導致的損耗也會越大,因而必須對三相負荷展開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測試,并對起進行合理的調配。針對變壓器,首先要保證起出線出口保持小于10%的不平衡度,主干線路以及低壓干線則應保持小于或等于20%的不平衡度,而對于零線而言,其剩余電流則必須小于額定值的25%,通過負荷高峰期,對三相負荷的情況進行密切監測,并及時調整三相負荷,從而有效的降低變壓器的無功損耗。
2.1.3 加強技術工藝
在低壓臺區線路施工的過程中,要根據《典設》標準以及線路設計,采用合理的線路金具,并按照相關的技術工藝進行精密施工,這樣才能有效的保障線路接頭能夠牢固壓接,從而達到降低無功損耗以及發熱損耗的目的。
2.1.4 變壓器的合理安裝
在安裝變壓器的過程中,必須將其安裝在線路的中心負荷位置,且通常情況下供電的半徑要小于或等于500 m,并且要按照密布點、短半徑、小容量的原則,適當的改造供電的線路,從而降低低壓臺區的線路損耗。
2.1.5 加強巡查力度、增強素質意識
在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過程中,要加大力度巡查計量裝置,并且要進一步的增強管理人員的素質意識。針對外部負荷,所安裝的計量裝置必須經過鑒定合格之后才能進行使用,同時還需要加強對臨時用電的計量和核算。
2.1.6 提升線路運行的安全水平,展開反季節的伐樹行動
在低壓臺區,對于線路周圍的樹木以及植被等要進行適當的修建、砍伐以及清理,從而有效的降低低壓臺區線路對大地形成的間歇性放電,并確保線路運行能夠安全經濟。
2.2 加強制度管理
2.2.1 加強周換力度以及計量管理
在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過程中,計量裝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能將用戶的用電量及時的反映出來,因此必須確保計量裝置準確無誤。
首先需要對計量裝置進行嚴格的校驗,且互感器以及電能表等必須由專門的部門進行校驗,校驗的人員也必須遵循嚴格的規范和職業道德,從而保證校驗計量裝置的準確性。
其次需要成立計量管理的專門機構,并對其所管理的計量裝置進行集中的、統一的校驗,從而避免由于人為因素而對校驗結果產生不利的影響。
最后是要對低壓電能表加強淘汰或者輪換工作,并且要及時處理質量不合格以及淘汰型號的電能表。
2.2.2 展開理論計算與線損分析工作
建立分析線損情況的例會制度,首先是定期組織開展分析線損情況的例會,及時找出低壓臺區線損異常出現的原因,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其次對于低壓臺區的線損以及線路的異常線損需要實施專項分析,從而及時的掌握電力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具體線損情況。然后負責管理的工作人員要對其管轄區域內的線損情況編寫出具體的月度分析報告,并與同期對比,以達到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的目的。另外還要建立完善的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制度,并實施分臺區、分線路的量化考核。
2.2.3 建立和完善線損考核制度
針對低壓臺區的線損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以及管理辦法,設立專項的線損獎勵基金,管理要遵循“重獎重罰的原則”,并且還要對線損加大獎懲與考核的力度。針對每月線損完成指標或者超額指標的人員要按照考核制度保準予以一定的獎勵,而對于沒有完成指標的人員則要予以一定的經濟懲罰。通過展開理論計算和分析線損的工作,就能夠準確掌握管轄范圍內的低壓臺區線損的特點和規律。通過劃分低壓臺區線損的種類,并合理的制定出技術線損與管理線損兩者之間的澄碧關系,就能為線損管理的下一階段工作提供方向和重點。
2.2.4 建立高效的用電監測與稽查制度
隨著電力技術的發展以及用電需求的不斷加大,一些偷電者就會利用較為隱蔽的高科技技術手段進行偷電,且供電部門又往往不易察覺,從而導致電能被大量的消耗。因此供電部門必須建立高效的用電監測以及稽查的制度,規范人們的人們的用電行為,并鼓勵人們舉報和監督一些違法的偷電行為,這樣才能確保社會的用電秩序能夠和諧有序。
針對上述情況,檢查電力的工作人員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①要將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兩種方式有效的結合起來,采用計量以及抄表等兩種計量方式,對計量表工作的狀況進行進一步的掌握,并對用戶們同期月度的用電負荷以及用電量的變化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這樣就能及時發現計量裝置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②合理的制定普查營業長效制度,每一個月對電表進行抄表的過程中,要對所管轄的區域內的用戶電能表計、互感器以及臺區總表實行現場檢查機制,這樣才能保證計量裝置的運行正常,同時也能及時的發現計量裝置存在的問題,并對由偷盜電源的行為依照法律規定進行嚴厲的懲處。
③根據計量裝置的詳細運行規范流程,按照一定周期對互感器以及電能表計進行嚴格的校驗,這樣才能有效的確保計量裝置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④對計量防竊電的裝置加大技術投入以及資金投入力度,并采用配電柜以及防竊電計量箱、多功能的防竊電計量裝置以及精確等級較高的相關儀器,對電力情況進行準確的監測。
⑤要鼓勵人民群眾對違法用電以及偷盜電源的行為進行嚴格的監督和舉報,這樣才能促使社會的供電秩序能夠發展的更好。
2.3 采取科技智能手段
在低壓臺區線損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對營銷運行的數據信息系統進行高度精確是關鍵。供電企業通過SG186系統上線營銷之際,對線路關口、資產倍率以及臺區戶名等計量信息進行了詳盡的整改和檢查,并將全部的配變總表,在系統中通過關口表模式進行建檔,并將總表與相應的臺變用戶有機的聯系起來,且對于所有的變更異常以及新增情況等采用管理用戶表計的模式進行處理,然后根據營銷信息數據系統對流程進行規范化的處理,這樣就能有效的提高計量的可靠性以及準確性。對配電站以及變電站的供電量進行有效的規范,并對采集用電信息系統以及 遠程集抄信息系統進行大力的推廣和應用,同時對所管轄區域內的配電站以及變電站采用遠程終端采集的方式進行信息采集,對自備變電站、共用的配電站以及變電站等進行負荷管理,這樣就能對低壓臺區用戶進行遠程集抄,再加上現行的電能信息采集系統,就能有效的提高數據采集的完整性以及穩定性。
3 結 語
綜上所述,在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過程中,為了降低電能的無價值損耗和浪費,供電部門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對線損的管理和改造,降低電力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無功損耗。同時制定確保電網設備安全、經濟運行的指導與監督機制,從而確保電力資源的利用達到較高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謝建華,李紅兵.淺談加強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路徑和方法[J].現代
經濟信息,2011,21:250.
[2] 張月圓,龐日成.淺談降低10 kV配網線路及低壓臺區管理線損的措施 [J].電子世界,2014,16:53-54.
[3] 曹永兵.淺談低壓臺區線損異常的成因及管理措施[J].企業技術開發,
2015,14:131+135.
[4] 董佩純.低壓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中國高 新技術企業,2015,35:127-128.
[5] 茅曉蕾,陳冠.低壓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供用電,
2010,06:84-87.
[6] 吳恩紅.基于低壓臺區的抄表及線損管理方案的探索發現[J].企業技 術開發,2014,0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