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
摘 要:隨著城市軌道交通有軌電車行業的發展及擴張,在城市未來的發展中,有軌電車行業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隨之而來的行車安全管理是急需妥善處理的問題,文章從控制中心行車調度角度對行車安全管理做以下幾點闡述。
關鍵詞:有軌電車;行車調度;行車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U28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30-0158-02
在有軌電車運營安全中,行車安全一直是安全管理永恒的話題,占據著首要地位。其中,行車組織工作由行車調度統一指揮;列車運行由司機目視行車負責;車站的行車工作由車站站服人員負責。在整個行車組織工作中,實行高度集中統一指揮,由行車調度實施。行車調度安全是整個行車安全的核心,若管理不當,重視不夠,勢必會影響行車安全。
1 行車調度安全工作的影響因素
1.1 列車運營方面
有軌電車在運營過程中,與道路上其他交通方式共享行駛路權,其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線路因素和信號因素及其他因素。
1.1.1 線路因素
線路是行車的基礎,由于現代有軌電車是新興行業,目前缺少健全的有軌電車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及缺少有軌電車與路面行人及社會車輛之間的協調管理,故有軌電車在與道路交通混行會存在安全風險。
1.1.2 信號因素
信號是列車安全、高效運行的重要輔助設備。由于有軌電車局部軌道與社會車輛共用,需要憑社會信號燈指令通過,所以信號優先對于行車安全和列車準點率的影響較大,若發生社會信號燈故障時,有軌電車在通過該路段時會存在安全風險。
1.1.3 其他因素
雖然現在有軌電車運營管理在不斷被重視,但是很多法律機制還是不夠健全,有待進一步完善。諸如,行人跨越軌道,社會車輛爭道搶行等侵入有軌電車限界等不文明情況;路口信號優先不夠穩定,缺少絕對優先權;同時交管部門監督力度也不夠,很多問題得不到及時糾正和改善,這都增加了列車運營安全的風險。
1.2 行車調度自身方面
1.2.1 行車調度崗位隱患
有軌電車運營的行車組織指揮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高效組織的生產方針,貫徹高度集中、統一指揮、逐級負責的原則,各單位、各部門須緊密配合、協調工作,確保行車和乘客安全。行車調度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通過對列車進行實時監控,并對行車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及時對遇到的緊急路況進行妥善處理,保證所有列車有序運行;關注列車的行車間隔, 并兼顧各方面因素,以提高準點率。因此,行車調度崗位將直接影響行車組織,行車調度不僅要負責列車運行指揮、設備運行監控,還要對運營信息進行收發;事故、故障進行應急處理;一旦發生突發事件,還負責與外界協調聯絡配合支援。
1.2.2 行車調度綜合素質
由于現代有軌電車行業在國內剛剛開始推廣,現有的行車調度接觸軌道交通行業時間普遍不長,調度工作本身壓力較大,加上有的行車調度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工作不夠嚴謹,相關的行車經驗不足,容易發生應對突發事件處置不當等問題,從而對運營安全產生影響。所以要加強調度對行車知識的系統性學習,提高業務水平;糾正工作態度和思想積極性,提升個人修養。為行車安全運營打下夯實基礎。
2 行車調度安全管理的建議
為了降低行車調度行車指揮的風險,需要從行車調度崗位自身出發,提高行車調度綜合素質,以消除行車調度安全隱患。
2.1 開展階段性培訓,提高行車調度綜合素質
行車調度的基本核心是科學調度、靈活指揮,即根據現場的信息不斷做出分析, 批判地接受, 然后做出自己的決定, 并根據事態的發展不斷做出適當的調整。
行車調度綜合素質是指: 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高水平的調度技能, 能得心應手地利用各種行車調整方式, 運用各類規章、程序, 繼而謹慎地發出指令。因此, 提升調度綜合素質應該加強以下幾個階段的培訓:
①第一階段理論知識培訓:組織學習《行車組織規則》、《非正常行車組織辦法》、《施工管理辦法》、《應急處置預案》等規章文本,并進行階段性測試。
②第二階段專業知識重點培訓:由業務能力較強人員負責,對調度日常作業中的各項流程進行梳理,編寫調度標準作業流程、調度標準用語等,以此作為行車調度日常作業標準。
③第三階段案例研討:結合應急處置預案與故障案例,組織分析與研討,找出各故障案例中不足之處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2.2 開展常態化桌面和實操演練,理論結合實踐
大部分行車調度沒有從事過軌道交通行車相關職業,由于現實中出現非正常行車的概率較小,應急預案使用的機會不多、演練次數不足,行車調度往往缺乏實戰經驗。有的調度對非正常行車組織更多的只是理論上的了解。
①應加強調度的非正常行車方面的理論培訓,并匯總理論培訓遇到的問題,在實際跟班中解決問題。
②采用桌面演練模擬非正常行車的方法,加深對非正常行車的理解。
③利用現有條件在運營結束后進行模擬實戰演練,在部門、中心組織的演練中組織所有調度進行觀摩,記錄演練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進行實效性分析。
④同時通過班前會教育、學習培訓、考試抽查、突擊演練等形式來增強調度的業務能力,進而為行車組織安全打下堅實基礎。
實踐是提高行車調度綜合素質的需要,是提高行車調度技術水平、事件處理水平的關鍵,是提高行車調度綜合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有效措施。
2.3 加強綜合設備設施監控,保證行車安全
因有軌電車線路不封閉,處于地面與公共交通的平面交叉路口。有軌電車的運行容易受到地面交通狀況的影響。平時可通過靈活調取全線路車站CCTV視頻監控畫面、電力供電情況、環控設備情況等來保障列車安全運行。
2.3.1 ATS故障
發生ATS故障,行調無法直觀掌握列車位置,為了給司機創造安全可靠的間隔,可利用CCTV監控列車的準確位置和司機停站報點作為參考依據,并做出行之有效的調整工作。
2.3.2 社會信號燈故障
當發生社會信號燈故障,司機無法憑路口信號燈通過路口時,可通過CCTV監控查看路口情況;如遇社會車流量過大,容易發生與社會車輛碰擦時,提醒司機通過條件較差,開門待令做好乘客服務工作;等通過條件好時,行調再通知司機注意安全,采用目視行車,謹慎駕駛通過該路口,同時利用CCTV做好監控并向所屬的交警大隊說明情況。
2.3.3 人員、社會車輛或異物侵限
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運營期間行調將CCTV調至重要的混合路權路口或通行困難的路段,做好實時監控。若在運營中發生人員、社會車輛或異物侵入限界,可能對列車安全通過造成影響時,應及時通知司機限速運行,確保在侵限異物前停車。行調應按照“先通后復”的處理原則,在處理過程中不得影響其他列車正常運營。
2.4 強化行車調度安全管理
安全是運營組織的宗旨,安全工作應被始終放在首位,為了杜絕發生行車調度責任事故,必須強化行車調度安全管理工作,具體要求如下:
①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和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執行安全工作規程以及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要求和規章制度,做到文明安全生產。
②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工作。
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臺帳和記錄。
④堅持開展安全檢查工作,杜絕違章違紀發生。
⑤做好危險源、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杜絕安全隱患存在。
⑥按照“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員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未落實不放過)的原則,分析查處不安全情況。
⑦建立安全獎懲制度。
3 結 語
行車調度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行車調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風險、隱患不是孤立的,產生的原因也錯綜復雜。因此,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煉出行有效的方法并不斷加以完善,才能確保有軌電車行車安全。
參考文獻:
[1] 耿幸福,寧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 耿幸福,徐新玉.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出版社,2010.
[3] 薛亮,劉小玲.城市軌道交通調度指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4] 王希萌,孫玉杰.軌道交通行車安全管理綜述[J].中國水運月刊,2015,15
(1):25-27.
[5] 趙正平,于天澤,于佳亮.現代有軌電車信號與行車管理技術探討[J].中 國鐵路,2013(10).
[6] 楊永平,邊顏東,周曉勤.我國發展有軌電車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都市 快軌交通,2014,27(5):1-3.
[7] 遲勝超.關于有軌電車運營車務安全管理的探討[J].交通企業管理,
2015(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