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建忠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9-000-01
摘 要 河鋼宣鋼黨委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將黨建優勢延伸到支部,拓展到黨員,持續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凝聚起全體干部職工的智慧干勁,為企業的改革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 黨建 組織 發展 職工
在生產經營中發揮引領作用。緊緊圍繞“市場”和“產品”全力抓好各項重點工作,切實發揮思想、政治、組織、隊伍和群眾工作優勢,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項任務目標。在全體黨員干部中開展“黨員先鋒工程”、“黨員立項課題攻關”、“黨建雙對標”、“亮樹比做”、“河鋼夢·感恩行”綜合文藝活動,“講好鋼城故事”主題講比活動,動員和組織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改革創新、穩定發展的主戰場上當先鋒、創佳績。一大批黨委引領、黨員帶頭、群團共進的黨建活動,豐富了黨建活動載體,提升了黨建工作品牌,發揮了黨建引領作用。
在凝聚力量上發揮政治優勢。公司黨委理論中心組分階段開展系列專題學習研討,先后6次集中學習,編發《中心組學習參閱》12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省國資委領導關于“兩學一做”黨課講座等內容。以省國資委黨委和集團重要會議精神為內容編輯《班組學習材料》,把全員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國資委黨委和集團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為全面提升競爭力營造強勢輿論氛圍。
在普轉優工作中提振職工士氣。廣大黨員干部立足產線,沖鋒在前,完善質量管控體系,改進工藝過程控制,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異議損失額同比降低34.2%;成功開發了軸承鋼、含鈦冷鐓鋼、高碳硬線、低溫角鋼等44個新品種,品種鋼比例完成27.7%,同比提高了1.69個百分點;在煉、軋鋼工序實施了一、二高線成品在線測徑等20個技術創新項目,并取得預期效果;持續開展了“鋼材外觀質量”攻關,二次質量事故大幅降低,提振了職工士氣,增強了職工自豪感和歸屬感。
在改革發展中穩定職工隊伍。深化管理機制改革,優化二級單位(部室)的組織架構,在設備能源等系統推行了大部制,在生產單位推行了作業區和作業長制,提高了管理效率。通過科學化、制度化和人文化的黨建保障,一系列的改革舉措得到了穩步推進。全年綜合管理部室定員縮減26%,雙職能單位定員縮減13.48%,機關綜合部室管理崗位71名專業對口干部充實到生產、技術和營銷崗位,加大自主營銷力度;先后有180名員工主動到非鋼創效崗位,暢通了非鋼崗位創效通道。公司的改革舉措贏得了廣大職工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在隊伍建設中提供剛性保障。以“完成任務、帶好隊伍”為根本目標,深入基層,靠前指揮,在生產經營、改革發展中展現班子的凝聚力、執行力和戰斗力。嚴格落實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煉鐵廠等11個單位進行了定向調整,保持班子穩定,增強班子戰斗力;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堅持業績優先、群眾公認的原則,選拔副處級以上干部10名,激發了正能量;在規范干部管理上,開展任職回避調查,調整交流處級干部80人,科級干部246人。在組織建設上從嚴落實“三會一課”、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等七項組織生活管理制度,開展“每月四日”(集體學習日、討論議事日、志愿服務日、組織生活日)活動,進一步規范黨的組織生活,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全年發展黨員104人,處置不合格黨員6人,對5000余名黨員進行了民主評議,黨務系統培訓83次,覆蓋5580人次。在作風建設上大力倡導“四抓”理念,切實提高“五種意識”,廣大領導干部立足崗位,轉作風、做表率,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為公司實現全面盈利目標提供了保障。
在濃厚氛圍中發揮陣地優勢。充分發揮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代表創新工作室”等紅色陣地優勢以及網絡陣地優勢。以黨的十八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郝建標為帶頭人的“黨代表創新工作室”,站在職工所需、崗位所需、企業所需的角度,針對生產實際中出現的工藝瓶頸、技術難題等進行課題攻關,自主開發了150T轉爐自動化二級系統模型,1#150噸轉爐成功實現全封閉自動煉鋼,并完成了25項重點自動化技術改造。以省國資委優秀共產黨員、省金牌技師、能工巧匠劉大慶命名的創新工作室,自行設計圖紙進行備件加工,每年可節省備件費用30多萬元。省國資委崗位學雷鋒標兵楊高瞻,自主創新獲得2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全部運用于生產實踐。同時加強各類媒體平臺建設,創新“一報一刊一臺一網”形式內容,建立“河鋼宣鋼”、“河鋼宣鋼青年”微信公眾號,發揮輿論引導、思想引領作用,提高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和號召力,對內引領新風尚,對外提升公司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