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婷
美國東部時間2015年10月1日至2日,紐約時代廣場,世界的十字路口,66個中國品牌完美亮相。其中唯一的直銷企業——太陽神,作為民族品牌的代表,助威習大大訪美。
從一個小作坊到名噪一時的優秀民族企業,從口服液占中國市場半壁江山到銷聲匿跡,從銷聲匿跡到浴火重生,太陽神起起落落幾經沉浮。
而直銷,正是讓太陽神重生的那一根稻草。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的愛天長地久”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的愛天長地久。”帆船拉向海邊,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升起。伴隨著宏偉壯闊的音樂,太陽神的LOG0赫然出現在廣告畫面中央。
這條家喻戶曉的廣告,折射出太陽神20世紀90年代的風光。當時太陽神抓住了我國保健品行業成長的契機,開創性地采用廣告轟炸式營銷和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一時風頭無兩。1987年以5萬元本金創業,次年銷售額超過750萬元,1993年營業額突破13億元,在保健品市場創造了63%的市場占有率,遠遠超過當時的海爾、聯想。
但盛極必衰,也就是這一年,太陽神開始頭腦發熱。一方面,它向石油、地產、化妝品、電腦、邊貿、酒店業等20多個領域進軍,人力、物力都難以顧及;另一方面,1995年在香港上市融資l億多港元,更是吹大了中國鄉鎮企業快速發展的泡沫。上市第二年,其年報僅有18.7萬港元利潤,拉響了太陽神失敗的警報。1998年,太陽神銷售額僅為2億元。
江河日下,太陽神十年沉寂開始。
柳暗花明又一村——進軍直銷
2000年,人大博士朱厚丞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張鳴先接下了太陽神的咨詢業務。他們認為,太陽神的銷售下滑并非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因此很高的品牌知名度一直能夠得到保留。順著突出終端銷售能力的思路,他們為太陽神開出了藥方——回歸主業,進軍直銷。
回歸主業簡單,砍掉不相關的業務即可,但進軍直銷卻備受爭議。雖然太陽神董事長懷漢新一開始就堅定了進軍直銷的信念,但是作為一家大型民族保健品企業,太陽神與其他無牽無掛的小企業不—樣,他必須慎重做出選擇。
2003年,直銷界傳出國家有意開放直銷行業的消息。2004年“廈門會議”時間表明確列出,懷漢新才果斷起用朱厚丞和張鳴先,籌備太陽神直銷業務。
權衡利弊,太陽神采用控股子公司的方式,以深圳太陽神銷售公司的名義涉足直銷,以緩解渠道沖突,規避直銷風險。
2007年2月8日,太陽神獲得直銷牌照,也是我國第一家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的傳統保健品企業。
珍珠店,傳統與直銷的結合
直銷行業內,提到太陽神,人們就會想到珍珠店。
2006年,太陽神統計結算部門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個店—直沒有發展業務員,但是每個月的銷售業績都很穩定,從2005年10月到2006年6月,每個月的平均銷售額都在1萬元以上。通過調查,他們發現這個店其實就是一個鎮上的診所,老板連普通話都不會說,因為她以前在醫院當醫生時給病人開過太陽神口服液,對產品質量相當有信心,就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銷售產品,獲取30%的銷售利潤。
公司領導層敏感地察覺到這種做法解決了終端銷售問題,覺得這個模式值得關注。幾番研究后,太陽神創造性地發明了直銷新模式——珍珠店。如果把一個診所比作一顆珍珠,那么傳統的直銷商就是串起這些珍珠的線,線和珠分工明確卻又靈活可變,整個事業通道就被完全盤活。在珍珠店的價值鏈中,直銷員扮演銷售者的職能,診所扮演銷售服務者的職能,利益高度捆綁,專業充分結合。這種珍珠店似店非店,不像許多直銷店鋪只有形象展示和報單職能,徒增店主的經營壓力,卻沒有售貨能力;也不像傳統店只能孤立地享受單店的銷售利益。
果然,珍珠店模式一經推出,就為太陽神帶來了可喜的業績:2008年太陽神的銷售目標是在2007年銷售額的基礎上翻兩番,截至8月末,太陽神提前完成預定目標。同年10月15日,太陽神珍珠店覆蓋全國26個省區,多達7000家,最高的單店零售額達到每月8萬元。
后直銷時代
2015年10月26日,太陽神《喚醒》廣告登上央視,時隔多年重現電視熒屏,喚醒了幾代人的集體回憶。
為了這一天,太陽神做了很多。
提出“小康直銷”口號,以實實在在的文化價值觀感染人,形成品牌向心力。
每年投入企業年銷售額的5%作為研發經費,重視產品研發,形成了以生物健及猴頭菇口服液為代表的產品鏈。
以社會責任為己任,多次為災區、貧困兒童捐款,造福同胞的同時完成了品牌建設。
組建太陽神足球隊,將品牌植入賽事,塑造健康活力的品牌印象,以體育營銷模式打造健康新形象。
2015年,太陽神直銷業績36億元,是1998年低谷時期的18倍。跨入直銷行業9年,太陽神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