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馨蔚
隨著國內乳源爭奪戰愈演愈烈,面對牧場奶源與制奶企業無法形成良性循環生態產業鏈的境況,并購國外乳企以獲得優質奶源供應成為許多乳業品牌的新路子。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稱,中國乳業“走出去”正是時候。在海外找奶源成本要比國內低,加上這兩年海外投資門檻降低,也讓中國企業愿意“走出去”。同時,歐洲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短缺和當地市場需求飽和的困境,也急需對外發展,這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難得機遇。
“中國乳業發展面臨轉型升級,乳企布局海外,奶源、技術、品牌是眾多乳企搶占市場的關鍵。”谷繼承認為。
海外并購助中國乳企獲優質奶源
“走出去”是近年來中國乳企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作為最早在海外尋求并購發展的乳企,光明乳業正在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光明乳業董事長張崇建指出,光明乳業“走出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反哺國內市場。
據張崇建介紹,國際化布局讓光明乳業以較低的價格獲得上游奶資源,讓企業能更好地掌控整個產業鏈條。與此同時,光明乳業可以學習并購公司的國際管理經驗,推動企業自身改革,激發公司活力,提升光明乳業的綜合競爭力。莫斯利安常溫酸奶成功打通市場,成為光明戰略轉型升級的典范。
“去年,光明乳業簽訂托管協議,受托管理以色列特魯瓦集團,光明乳業欲借此舉進一步開拓海外發展戰略布局。”張崇建透露。
首農集團董事長張福平也于近日表示,年內三元在嬰幼兒奶粉領域的并購將會走出關鍵一步。目前,已經將目標公司定在新西蘭及澳大利亞,同時不排除繼續和國內優質企業進行合作。
張福平介紹,三元公司已經考察了新西蘭、澳大利亞的一些奶企,正在商談合作事宜。三元乳粉的市場擴張將采取兩步走,一方面尋找國外成熟的乳粉企業進行合作或建立新工廠,另一方面與國內大企業或者地方大品牌進行捆綁式合作。無論采取那種方式,優質奶源和設備技術都將是三元奶粉考核的標準。
伊利近幾年也在積極實施全球織網的國際化戰略,在歐洲、大洋洲、美洲等乳業發達板塊,搭建全球資源、全球創新等骨干網絡,并在荷蘭建立中國乳業目前最高規格的海外研發中心。與頂尖學府進行相關戰略合作,有利于將中國市場的需求和歐洲創新趨勢緊密有效聯合在一起,為可持續的國際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認為,對中國企業而言,依托市場變化,理性辨別和有效借鑒國際經驗,立足全球乳業的發展,貢獻中國的智慧是進一步推動國際化的重要命題。中國企業擁有更多機會融入世界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明辨的能力,互學互鑒,使中國更多的主張以理性和建設性的姿態助推全球乳業的發展。
創新合作成為中國乳企參與國際競爭的新趨勢
“不創新,無未來,這句話對乳業也是適用的。”谷繼承稱,隨著消費者對品牌和品質的追求變得更高,一個消費升級的時代來臨,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滿足新的消費需求,提升乳品行業的整體綠色水平和安全水準。
中國擁有高速增長的乳品消費市場,以及一批深諳中國市場且致力于國際化的優秀企業;歐洲則在乳業創新、資源和管理等領域具備國際領先優勢。
“中歐乳企在國際合作過程中創造的新型業務形態、創意消費產品、跨界合作形式等,將對全球乳業發展產生積極的示范效應。”谷繼承稱。
“合作”成為當今中歐乳業的關鍵詞。為進一步擴大交流合作,分享荷蘭奶牛養殖技術,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模式,中荷奶業發展中心近日宣布,將依托河南花花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瑞亞牧場成立荷蘭奶業技術中心分中心。
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監事會主席、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邱肇祥表示:“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中國奶業市場,希望以中心為平臺,將荷蘭在奶業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分享給中國奶業的同行們,以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助力中荷雙方在奶業產業上共同發展,實現共贏。”
對此,河南花花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石建國透露,加入中荷奶業發展中心,可以從中心學到很多先進的技術,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據悉,中荷奶業發展中心于2014年在中地乳業順義牧場成立了第一個荷蘭奶業技術中心,成為其在中國的首個依托單位。根據中荷奶業發展中心未來的發展計劃,將在中國成立10家荷蘭奶業技術中心,成為覆蓋中國奶業產業帶的科技創新、知識傳播和技術推廣機構,培養更多優秀的奶業人才。
日前,伊利發布了中國首個“母嬰生態圈”戰略,該戰略利用“互聯網+”思維,打通線上和線下平臺資源,通過抓取和分析母嬰人群的大數據信息,判斷目標人群主要的營養需求,從而構建了一套全方位、專業、精準的定制化母嬰服務生態體系。
“通過這些創新,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從而在服務中提升品牌形象。”張劍秋稱。
而不久前,光明乳業對外宣布其品牌形象的全新升級,推出“樂在新鮮”的新理念。在業界看來,面對新市場環境下各種營銷手段,光明乳業的這次嘗試為國內乳制品行業打開了新思路,通過品牌升級、年輕化和奧運營銷等手段讓更多人在企業本身的升級中感受到品質之外的東西。
不過,近日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發布的《中國奶業白皮書(2015)》報告顯示,中國奶業在養殖方面面臨著幾大挑戰:首先,國內的飼料轉化效率較低,平均轉化率在1.1左右,和發達國家1.4-1.5相比,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其次,疾病控制、育種體系等系統也需要相應地改良;另外,隨著中國奶業面臨的國際化競爭越來越激烈,奶牛養殖行業的從業人員教育水平也亟待提升。報告同時還指出,預計未來規模化牧場和專業化養殖集團將成為中國牧場發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