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凝春+任瑤+況又支+陳遠矚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管超聲檢查對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診斷。方法 選擇2011~2015年本院收治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原則,將82例患者劃分為超聲檢查組與常規造影組,各組有41例患者。其中,血管超聲診斷在超聲檢查組內應用,而常規造影組則選擇常規造影診斷,比較兩組診斷結果。結果 超聲檢查組內,急性期診斷和慢性期診斷的符合率分別為96%與93.75%,總符合率為95.12%;而常規造影檢查組內,急性期診斷與慢性期診斷符合率為83.33%、76.46%,總符合率為80.49%。比較發現超聲檢查組的診斷符合率較高,而常規造影組的診斷符合率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超聲檢查組與常規造影組患者的下靜脈血栓病因中,骨折和骨科相關病因的比值最大。結論 血管超聲檢查在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臨床診斷中,具備安全性、無創性優勢,定位的精準性較高,在診斷下肢靜脈血栓患者中存在顯著性價值。
【關鍵詞】血管超聲;下肢靜脈血栓;診斷分析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9.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scula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in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s.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3 year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patients 82 case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random,8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ultrasound group and normal contrast group,each group had 41 patients.The application in ultrasound group and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vascular and other groups choose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diagnosis,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Ultrasound group,diagnosis of acute stage of diagnosis and chronic period with rates were 96% and 93.75%,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was 95.12%; and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group,acute stage of diagnosis and the diagnosis of chronic phase with rate 83.33%,76.46%,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was 80.4%.Compared with high coincidence rat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group,and the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diagnosis rate is low,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In the cause of lower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ultrasound examination group and conventional contrast group,the ratio of the fracture and the related causes of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as the largest.Conclusion Vascular ultrasound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with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noninvasive,accurate positioning,in the diagnosis of low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value.
【Key words】Vascular ultrasound;Low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Diagnosis analysis
下肢靜脈血栓,是當前臨床中經常出現的周圍性血管疾病;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走路時疼痛加劇,下肢出現腫脹。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根源在于下肢靜脈血栓,其并發癥肺栓塞對患者造成生命威脅。而血管超聲檢查的無創優勢較顯著,是現階段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主要手段,在診斷下肢靜脈血栓時敏感度較高。靜脈造影檢查的傳統方式,其漏診率與誤診率較高,通過研究發現,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成因包括血液滯緩、靜脈壁損傷和血液高凝狀。其右下肢血栓的血栓形成明顯小于左下肢,如形成原發性髂-股靜脈血栓;下肢靜脈血栓容易向心性向下腔靜脈處延伸,堵塞腎靜脈發導致腎功能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本文主要分析血管超聲檢查對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診斷價值,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結合隨機開放式原則,將其劃分為超聲檢查組與常規造影組,各組患者為41例。超聲檢查組,男19例、女22例,病程為6 d~3年;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16例下肢疼痛,18例下肢腫脹、5例行走困難;隨皮溫升高而皮膚顏色轉變的患者有2例。常規造影組,男21例、女20例,病程為5 d~3年;臨床癥狀為:15例下肢疼痛、17例下肢腫脹、6例行走困難,有3例患者的皮膚顏色隨皮溫升高和轉變。比較超聲檢查組和常規造影組的年齡、性別與臨床體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超聲檢查組主要使用血管超聲診斷,而常規造影組則選擇常規造影診斷,對兩組患者的診斷結論進行分析總結。超聲檢查組內的患者,選擇西門子S2000及飛利浦EPIQ-5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將其頻率保持在
3~12 MHZ之間。在檢查過程中,醫師需要叮囑患者取平臥位或者側臥位,常規檢查并掃描血管,在髂總靜脈內采用探頭行逆行檢查,按照順序對髂外靜脈進行檢查;一旦出現異常狀況,要對血管血流方向與方位進行及時追蹤,對患者血管的直徑,以及血管的管壁厚度進行及時記錄總結,并檢查血栓的大小程度和具體部位。
1.3 觀察指標
具體參考患者臨床的最終診斷結果,對超聲檢查組患者和常規造影組患者的臨床診斷內容、診斷符合率,進行分析總結工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或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診斷結果
超聲檢查組內的患者,選擇血管超聲檢查,其急性期診斷符合率以及慢性期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6%、95.12%,總符合率是95.12%。而常規造影組內的患者,選擇常規造影檢查,其急性期診斷符合率和慢性期診斷符合率各自為83.33%、76.47%,總符合率是80.49%。通過比對分析,常規造影組患者的臨床診斷符合率明顯低于超聲檢查組患者的診斷符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下肢靜脈血栓成因
分析超聲檢查組患者與常規造影患者的下肢靜脈血栓成因,其骨科相關病因與骨折的比值最大,主要表現為患者術后長期臥床、妊娠、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淺靜脈曲張、其他因素等方面。通過對兩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成因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
具體參考血管超聲檢查圖像,超聲檢查組內有30例患者的靜脈血栓處于左側,10例患者處于右側,1例患者處于雙側;血栓部位:有2例腘靜脈血栓患者、3例股靜脈血栓患者、33例股靜脈合并腘靜脈血栓患者、3例深靜脈瓣功能不全患者。而常規造影組內有29例患者的靜脈血栓處于左側、9例患者靜脈血栓處于右側、3例患者靜脈血栓處于雙側;血栓部位:有3例腘靜脈血栓患者、4例股靜脈血栓患者、31例股靜脈合并腘靜脈血栓、3例深靜脈瓣功能不全患者。分析兩組患者的血栓部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血栓的主要成因在于靜脈血流滯緩、血液高凝以及靜脈壁損傷,三者互相作用,使患者體內的凝血機制得以激活,促進血小板聚集血管壁,進而形成血小板小梁,降低了血流速度。與此同時,凝血因子數量逐漸上升,增加了纖維蛋白沉積,導致血栓形成。在血栓的形成初期呈現漂浮狀,附著在血管壁中,容易出現脫落現象,形成肺栓塞并發癥。在這一環節,血流速度降低,血管壁上附著有低回聲有形成分;在形成血栓2天后,血栓機化,血栓與血管壁連接密切。
超聲檢查具備無創、安全優勢,在診斷下肢靜脈血栓時敏感度較高,是當前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最佳手段;而常規造影檢查的漏診率以及誤診率較為明顯。本文通過對兩組患者疾病組成的分析對比,無明顯性差異,而且臨床診斷結果同樣無明顯性差異;以此為依據,進一步比對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診斷符合率。通過研究發現,41例超聲檢查患者選用血管超聲檢查,其急性期診斷符合率和慢性期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6%與93.75%,總符合率是95.12%;而常規造影組內患者則選擇常規性檢查,其急性期診斷符合率以及慢性期診斷符合率分別為83.33%與76.47%,總符合率是80.49%;不難發現,常規造影組的診斷符合率明顯低于超聲檢查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診斷符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此外,相對于常規造影檢查而言,血管超聲檢查可以對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血栓部位行精確診斷;血管超聲檢查在對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診斷過程中,其無創、安全性優勢,有助于臨床醫師迅速判斷病情與病因,在下肢靜脈血栓臨床診斷中,發揮著高效作用。
在血管超聲檢查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器,可以精確定位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具體位置、形態、面積大小與回聲特點,及時了解患者體內側支循環的形成因素、以及管腔內部的堵塞狀況,提供真實可靠的血流動力學內容。研究相關文獻,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器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敏感率為88%~98%,其特異性保持在97%~100%之間,準確率為97.8%。在檢查過程中,能夠提供辨識度高的下肢靜脈血栓分布圖與聲像圖特征,細致呈現其特征,可以在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前期診斷與療效評估中著重應用。
研究發現,兩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病因主要包括骨科有關疾病和骨折,順序為術后長期臥床、妊娠、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與淺靜脈曲張和其他病因。同時,下肢靜脈血栓疾病組成的先天原因與血管因子、遺傳、蛋白質相關,其后天原因則相關于創傷、外科手術、骨折、心梗、腫瘤、妊娠和長期臥床等。患者術后與下肢骨折,容易降低患者血管的血流量,延緩靜脈血流,纖溶與凝血失去平衡后形成血栓。所以,一旦術后長期臥床、下肢骨折患者出現淺表靜脈曲張、下肢腫脹與疼痛等臨床體征,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血管超聲檢查,保證治療診斷的及時性,提高療效。
總而言之,血管超聲檢查對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臨床診斷,具備安全性、無創性等功能優勢,其定位的精準率較高,存在一定的經濟意義和高效性,能夠提高患者臨床診斷的有效性。因此,各大醫院可以在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臨床診斷過程中,高效采用血管超聲檢查這一方式,保證患者治療時機的最佳性,需在臨床應用中進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郭 憶,李雪梅,張紅菊,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脊髓損傷后并發肺動脈栓塞患者①下肢靜脈血栓的診斷價值[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4,(8):767-770.
[2] 鄧 俊.血管超聲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應用價值[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2):77-77.
[3] 曾 容.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下肢靜脈血栓診斷價值的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4,(13):201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