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巧


【摘要】目的 探討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采用養陰益氣活血湯治療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診的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113例,根據臨床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56例(采用養陰益氣活血湯治療)和對照組57例(采用丹紅注射液的方法治療)。結果 在接受不同治療情況下,組間療效對比,觀察組94.64%優于對照組78.9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惡心、嘔吐、輕微頭痛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當前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臨床治療過程中,養陰益氣活血湯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養陰益氣活血湯;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6.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9..02
現代西醫學中將胸痹心痛視為冠心病心絞痛,在中醫學中為常見的一種痹癥。胸痹心痛臨床以心悸氣短、胸部疼痛、喘息等為主要臨床癥狀,嚴重者臥床時以上癥狀表現比較明顯[1]。胸痹心痛已經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而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近年來采用中醫方法治療胸痹心痛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部分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中醫養陰益氣活血湯的應用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診的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113例,患者臨床表現為心前部位憋悶性疼痛,嚴重者涉及左上臂內側、左肩背等部位,同時表現出發作性,并伴有心悸氣短、自汗,尤其平臥更為嚴重。按照臨床治療方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56例和對照組57例,對照組男37例,女19例,年齡43~69歲,平均年齡(57.73±1.85)歲,病程3個月~16年,平均病程(4.47±1.14)年。觀察組男34例,女24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為(57.75±1.65)歲,病程3個月~14年,平均病程(5.64±1.17)年。給予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丹紅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26866,菏澤步長制藥有限公司)治療,將丹紅注射液50 mL與5%的葡萄糖250 mL混合,靜脈滴注,1次/d,給予患者1個月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養陰益氣活血湯治療,藥劑包括丹參、川芎22 g,赤芍、降香16 g,麥冬、紅參、五味子、甘草12 g,沉香2 g,腹脹者需加焦三仙、砂仁12 g,疼痛劇烈的患者需加入檀香、延胡素12 g,失眠癥患者需加入酸棗仁16 g,用水煎服,1劑/d,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1.3 療效判定標準[3]
顯效: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治療后,心痛、心慌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通過心電圖檢查,顯示各項指標恢復到正常的范圍之內,同時臨床不需要接受其他任何藥物,心功能顯示有效改善,心功能顯示在Ⅱ級以上。有效: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均得到有效的緩解,心電圖檢查各項指標顯示基本恢復正常,硝酸甘油的使用量減少,約減少50%~80%,心功能檢查結果顯示在Ⅰ級以上。無效: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的臨床癥狀均無明顯變化,甚至出現惡化的現象。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21.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計數資料采用x2比較,以百分數(%)表示,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在接受不同治療情況下,組間療效對比,觀察組94.64%優于對照組78.9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惡心、嘔吐、輕微頭痛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現代醫學中胸痹心痛屬于冠心病心絞痛的范疇,其發病機理主要由急劇供血不足、冠狀動脈循環障礙、缺氧代謝等引起酸性產物刺激到心臟交感神經末梢,通過神經反射弧傳入到大腦皮層,然后反射到皮膚區,從而表現出面色晦暗、心悸、胸部不適等臨床癥狀[4]。胸痹心痛與腎臟、肝臟、脾臟等器官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一般由飲食不規律、精神失調、氣血陰陽失調、瘀血閉阻等引起血瘀、痰濁、寒凝等病理產物[5]。
本研究將收治的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丹紅注射液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養陰益氣活血湯治療,方劑中麥冬可生津益胃、養陰潤肺、除煩抗燥,可有效促進外周血管擴張,紅參可益肺補脾、大補元氣,赤芍有利于活血止痛,不僅有利于改善微循環,還有利于提高耐缺氧能力,五味子具有寧心安神、生津止汗等功效,紅花可通經活血,止痛祛瘀,沉香可有效起到平喘納氣、止痛行氣的作用,降香不僅能夠減慢心律,還有利于增加冠脈的血流量,甘草可有效調和諸藥,促進各藥發揮有效功效,從而有效治療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6]。
將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64%,對照組則為78.94%,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惡心、嘔吐、輕微頭痛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養陰益氣活血湯治療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療效,并發癥少,不良反應少,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伯巖.養陰益氣活血湯治療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75例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3,15(32):121-122.
[2] 宋小平,介世杰.養陰益氣活血湯治療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4(08):826-827.
[3] 耿素華.益氣活血湯治療氣虛血瘀型胸痹心痛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4,31(08):586-587.
[4] 謝東霞,毛秉豫.芪參益氣滴丸對心肌梗死后氣虛血瘀證患者心室重構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192-195.
[5] 魏艷陽,周明銀.丹紅注射液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7(1):95-96.
[6] 杜武勛.芪參益氣滴丸干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室重構的臨床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3,1(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