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揚華
(重慶市北碚區蓮華中學 重慶 400713)
論初中體育教學中課堂游戲的實踐運用
謝揚華
(重慶市北碚區蓮華中學 重慶 400713)
游戲教學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適當融入生動有趣的游戲,促使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下自覺且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之中,并獲取較高質量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初中體育課堂游戲中適當運用游戲教學對于調動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深化其體育認知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及作用。該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就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運用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與分析,其目的在于以游戲教學法切實優化初中體育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素質的顯著提升。
初中體育 課堂游戲 意義 建議
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理念在中小學校園內的大范圍推廣與普及,體育課程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廣泛肯定與重視。在此背景下,諸多關于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先進教育理念紛紛涌現,像興趣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學生主體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這其中,游戲教學法因為能充分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能輕松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逐漸得到了初中體育基層教育工作者的青睞。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的初中體育教學實踐經驗,就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科學運用展開初步的分析與探討,旨在于起到拋磚引玉之良好效果,進而推動初中體育教育事業的更好進步與發展。
1.1課堂游戲的合理運用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
一項數據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們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也隨之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們早已對體育課堂上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產生了較強的抵觸及排斥心理。這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興趣。
課堂游戲法的合理運用就有利于上述教學目標的更好落實。如,在教學排球墊球時,需要學生進行重復的墊球練習,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可以看得出來學生的墊球興趣明顯下降,甚至有人三三兩兩結伴或聊天或戲耍起來。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適當增添了競賽性質的課堂游戲,即要求學生兩兩自由結合成一學習小組,進行排球互墊比賽,看究竟哪個學生小組排球互墊的個數最多。這一簡單的課堂小游戲很好地刺激了初中學生內心的正當競爭意識,他們紛紛自覺且主動地參與到了比拼活動之中,課堂參與興趣濃厚而強烈,切實取得了預期中以課堂游戲調動學生體育參與興趣的良好目的。
1.2課堂游戲的合理運用有利于深化學生的體育認知
初中體育課程的目的在于促使學生通過扎實的體育動作促進自身身體健康素質的顯著提升與發展,但是扎實、標準體育動作的進行離不開學生對其背后所蘊含理論知識點的深刻認識與理解。可是,初中階段學生正處在由直觀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漸過渡的階段,其仍然較多地依靠直觀化的思維思考方式,這就使得他們在面對一些抽象化的理論知識點時存在著較大的困難與挑戰。
課堂游戲教學法的合理運用可以巧妙而有效地扭轉上述初中體育教學所面臨的不利處境。如,同樣以排球墊球教學為例,不少學生無法將過于理論化的知識講解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因此,在實際墊球練習中,筆者發現不少學生存在動作不標準的現象,像有的學生只彎腰不屈膝、有的學生用手腕處墊球等。鑒于此,筆者進行了“錯誤vs正確”的課堂小游戲,即:首先做出學生易犯的墊球錯誤,隨后要求學生充當“裁判”的角色,指出其中的錯誤之處,并以此為基礎,做出標準、規范的墊球動作。這一對比性質的課堂小游戲既使得學生加深了對正確墊球動作的深刻認知,同時,還使得他們明白了哪些動作是錯誤的、不標準的,這些都為他們在排球墊球實踐練習中避免不規范的動作,真正掌握標準的排球墊球技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充分證明了以合理課堂游戲促進學生深化體育認知的切實可實施性。
1.3課堂游戲的合理運用有利于落實良好的德育滲透目標
《初中體育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體育教學的目的不能單純局限于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還應當注重在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以此達到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素質與心靈情操這兩者和諧、健康、均衡發展的目標。”
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表明,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恰當組織課堂游戲可以很好地實現預期中的德育滲透效果。如,在某次的體育課堂上,筆者特意帶領學生進行了“兩人三足”的小游戲,即:兩兩學生結合成一小組,將兩個人的右腳與左腳用繩子綁到一起,這樣一來,兩個人就只有“三只腳”,隨后要求兩個人只能用三只腳走路,并同其他學生小組進行比賽活動,看究竟哪個小組能率先到達規定的終點。剛開始,學生小組并不能適應三只腳的情況,不時有小組出現半路絆倒的情況;在此基礎上,筆者適當給予了他們必要的指導:“大家可以同同組小伙伴一起商量一下,看究竟如何兩個人的步伐才能保持一致,要堅信:只有團結合作小組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終點。”在筆者的啟發下,學生小組重新回到了原點,開始了又一次的“兩人三足”的比拼活動。出乎學生們意料的是,經過溝通與協商,兩人的步伐竟然真的比之前更協調了,前進的速度也更快了。趁勢,筆者講到:“大家看到了嗎,這就是團結合作的力量,在2課堂游戲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建議
日后的學習、生活中老師希望大家也能像剛才在‘兩人三足’游戲中那樣同其他人進行良好的合作互動……”如此一來,通過“兩人三足”這一新穎有趣的課堂小游戲就巧妙地向學生進行了團結合作意識、精神的滲透,使得學生明白了團結他人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而這些都為他們日后樹立端正的團結合作意識做好了充分的前提準備工作。
2.1課堂游戲的選擇要切合初中學生的身體機能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體各器官快速發展的階段,其身體機能尚未真正發展成熟,不能承擔大量的體力活動。因此,筆者認為初中體育教師在組織課堂游戲時,必須嚴格把控游戲的運動負荷量,選擇那些體力相對來講較符合初中學生身體機能的課堂游戲,盡量摒棄那些需要進行劇烈運動、且持續時間較長的課堂游戲,這樣才能使得所應用的課堂游戲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效果,不至于帶給學生較大的運動負荷。
2.2課堂游戲的選擇要體現所教學的體育內容
任何一種課堂教學形式的選擇與利用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最終的課堂教學目標,游戲教學法同樣也不例外。筆者認為,初中體育教師在選擇課堂游戲時應當注重其與所教學內容的密切聯系性,如教學足球傳球動作時,所選取的課堂游戲要蘊含有豐富的足球傳球技巧;再如,在教學籃球投籃動作時,所選取的課堂游戲要包含籃球投籃的基本技能及方式方法;又如,在進行德育滲透時,所選取的課堂游戲要能具備明確的德育滲透主題,能帶給學生強烈的心靈震撼……總而言之,初中體育課堂游戲的選擇要能充分體現具體的體育教學內容,不能單純為了“游戲”而“游戲”。須知,此種形式上的課堂游戲往往容易起到喧賓奪主的不利影響,并不能取得調動學生興趣、深化學生體育認知的預期良好效果。
總而言之,游戲教學法對于優化初中體育課堂實際教學效果、促使學生身體健康素質的穩固提升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在此,筆者認為初中體育一線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對游戲教學法進行實踐意義上的運用,以此作為推動初中體育新課改進程得以落實的有效突破口。
[1]教育部編著.全日制義務教育初中體育新課程標準[M].2015.
[2]任家洲,高平忠.初中實施體育游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運動,2011(8):127-128.
[3]時二東.游戲教學在初中體育課程中的有效實施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2):173.
G807
A
2095-2813(2016)09(b)-010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