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宇
泉州晚報社,福建泉州 362000
建設區域性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報業傳媒經營藍海
王 宇
泉州晚報社,福建泉州 362000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逐漸成為股市、樓市外,投資者日益關注的投資熱點之一。國內多家報業傳媒集團也通過各種形式,介入這一領域,比如鄭州報業集團、洛陽市澗西區政府、金鑫集團聯合創辦互聯網金融超市;云南報業傳媒集團和云南物流產業集團合股成立云南瀚海星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進軍互聯網金融行業;溫州報業傳媒和南京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合作設立“溫都金服”理財平臺……各種模式在為傳統媒體拓展多種經營道路的同時,也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區域性;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本文以溫州報業傳媒旗下理財平臺——“溫都金服”為例,嘗試通過淺析該平臺運作模式,提煉進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優勢和機遇,為報業傳媒集團建設區域性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參考。
溫州溫都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溫都金服”,是溫州報業傳媒旗下理財平臺,核心股東為溫州報業傳媒有限公司和南京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雙方整合自身強大的公信力、受眾、行業資源優勢,以及專業的風控能力、理財產品采集能力、網絡技術能力等,為用戶呈現更契合自身需求的理財產品,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為社會營造誠信良好的金融環境,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
據了解,溫州報業傳媒進入互聯網金融,自身定位于信息中介,目的是為了引導民間資本健康發展,讓企業與個人的融資需求和資本的投資需求實現無縫對接,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化解融資難題。
“溫都金服”剝離平臺擔保功能,定位于信息中介,更加符合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定位,嚴守監管紅線。其本質是“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機構來做”。“溫都金服”的投融資項目由合作的金融服務企業負責審查,以銀行級標準審核借款方的資信狀況、經營情況、財務數據等,以此做實貸前風控,只有經過嚴格的把控并提供全額本息保障后才能推送給平臺。
“溫都金服”具體模式為互聯網金融平臺,平臺內包括溫盈金、溫盈寶、溫股投三大產品。其中,溫盈金、溫盈寶項目主要是主流金融機構產品、優質政府平臺類產品、優質供應鏈金融產品,這類產品從發行人到擔保方都有著雄厚實力還款能力強,且擔保方的資質都是AA級別及以上水平。比如“溫盈金”中有“中信保承保供應鏈金融項目”;屬于“溫盈寶”的產品,包括“民生債AA級發債政府平臺擔保”“百強縣AA發債政府平臺擔保”等項目。
筆者以所在城市——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的經濟、政策環境,以及所在媒體泉州晚報社為例,談談報業傳媒建設互聯網金融平臺面臨的機會和優勢。
2.1契合政府建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需求
泉州市政府日前擬發起建立泉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平臺由市金融工作局牽頭建設,為企業搭建涵蓋豐富金融產品和增值服務一體化的互聯網+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實現企業需求與金融資源的有效對接。
2.2地方企業征信系統較為完善
目前,泉州市建成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平臺并投入使用。該平臺集中整合13萬多家中小微企業、近500萬條基礎信息數據;泉州品尚電商在全省率先設立企業征信服務公司;海峽股權泉州交易中心牽頭通過新設或參股等方式設立泉州企業征信服務公司;泉州市轄區內的晉江市、石獅市已建設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泉州市已形成多形式、各具特色的地方征信服務體系。
2.3雄厚民間資本尋找投資渠道
作為第三個國家級金融改革實驗區,泉州民營企業達13萬多家,經濟總量連續多年保持福建省首位。但是貸款難、貸款貴始終制約企業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泉州有民間資本約4 000億元人民幣,如果加上海外泉籍僑資,將超過2萬億元。雄厚的民間資金一直在尋找進入實體經濟、理財投資領域的新通道。
報業傳媒進軍互聯網金融平臺至少具有三大優勢,包括單位具有國資背景利于對接金融服務平臺定位;利于整合各領域資源,發布信息在區域內權威性和影響力強;線上線下推廣渠道多樣,利于平臺和產品推廣。
3.1國資背景利于對接金融服務平臺定位
由于區域性金融服務平臺定位為政府牽頭、市場化運作、服務企業的金融服務載體,報業傳媒具有國資背景,更利于使平臺構架內容涵蓋金融、互聯網、企業征信,整合網商(虛擬)產業園、品尚電商供應鏈金融等信息資源,同時對接泉州市工商、稅務、金融、銀行等相關部門單位,為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互補式、交叉位的集企業征信查詢、銀企對接、產業鏈互聯網金融、創業創新投融資等多功能服務項目,構建“基于產業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助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提升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水平。
3.2利于整合各領域資源,發布信息在區域內權威性和影響力強
報業傳媒作為第三方建設區域性金融服務平臺,可在現有與當地金融主管部門、金融機構、準金融機構、企業協會的合作基礎上,在平臺上引入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譽良好、運行水平較高的擔保、創投和小貸公司、海峽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泉州產權交易中心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整合符合企業融資需求的金融產品;通過行業協會、商會、經濟主管部門,采集企業融資項目信息和需求;在央行征信系統的基礎上,引入地方企業征信系統,讓金融服務平臺及平臺上的金融機構獲得查詢和使用企業信息授權,并分行業研究開發創新型企業信用評級模型,將評價結果提供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企業自主創新金融支持中心”使用,向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提供信用評級、擔保等增信服務。
繼續強化報業傳媒在區域內權威信息發布的特質,最終使金融服務平臺成為披露金融機構產品創新、業務成果、服務效率、成功案例和融資企業相關情況等客觀信息的權威機構。
3.3線上線下推廣渠道多樣,利于平臺和產品推廣
報業傳媒多媒體宣傳推廣渠道包括黨報、都市報、門戶網站、移動端APP、微信公眾號等。建設金融服務平臺,可依托這些現有渠道推廣平臺和產品。同時,采用“線上+線下”金融服務模式,線上通過金融服務平臺、門戶網站、移動APP、微信公眾號發布企業融資需求、金融機構創新產品等信息,依靠市場配置,實現企業與金融機構雙向選擇、自主對接;線下根據企業需求統籌資源、有效撮合,為企業定制個性化融資解決方案。
2016年以來,央行、銀監會和各省市金融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的P2P網絡借貸業務、股權眾籌業務、互聯網保險業務等主要風險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另一方面,調動金融資源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深圳前海、江蘇蘇州等地也陸續建設區域性互聯網金融平臺。如上所述,具有國資背景的報業傳媒建設融合服務企業融資、市民理財的金融服務平臺迎來了諸多機遇,未來很有可能發展成為媒體一個新的經營領域。
[1]劉雋,蔡秋芬,王傳奇.基于價值鏈理論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路徑分析[J].武漢金融,2016(6).
[2]連文清.中國金融中介對經濟的作用分析[J].現代商業,2015(20):173-174.
[3]胡世良.移動互聯網缺乏有效商業模式[J].中國電信業,2013(2):42-43.
TP3
A
1674-6708(2016)171-0074-01
王宇,泉州晚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