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家
吉林省集安市運輸管理所,吉林通化 134000
新形勢下公路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分析
許文家
吉林省集安市運輸管理所,吉林通化 134000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公路交通運輸也迅速發展起來。公路是為了聯接城市、鄉村以及工礦基地之間的按照國家標準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門驗收認可的道路,公路建設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監理、工程實踐等。新形勢下,公路交通運輸技術不斷在更新,公路交通運輸的管理難度也在加大。本文主要分析當前公路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新形勢;公路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
1.1概念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基本需要和先決條件,是社會經濟的基礎設施和重要紐帶,是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是國土開發、城市和經濟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有著重要的經濟、社會、政治意義。公路交通運輸是交通運輸的一種常見方式,也是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以道路為運行基礎,以站場為作業基地,以車輛為主要工具,以實現旅客和貨物位移為目的的生產生活活動。
1.2特點
公路交通運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貨物損耗低、運送速度快,靈活性較強,可點對點運輸,不需要轉運或反復裝卸搬運;2)建設投入資金低,公路修建的材料和技術相對來說比較簡易、可行;3)適應性強,便利快捷,并且貼近人們的生活;4)運輸服務彈性大,運營時間表可靈活制定,能滿足不同性質的貨運運輸。
1.3發展趨勢
未來幾年,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運輸需求將持續快速的增長。新形勢下,我國的公路建設發展迅速,公路交通運輸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僅存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公路交通運輸的需求也將保持持續、快速的增長趨勢;
2)公路交通運輸系統智能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技術如信息技術、數據通道傳輸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等將被應用于公路交通運輸系統中,從而實現交通運輸系統的智能化。
3)公路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相互融合?,F代物流是一種新型的經濟運行方式,隨著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公路貨運過程中各種貨物越來越多,對運輸的時間和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公路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相互融合將成為一種趨勢,從而促進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
2.1道路容量不足
一直以來,我國的道路人均水平都處于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水平。道路容量主要反映路網建設水平的高低,即路網容納機動車的能力。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轎車的擁有量以及運輸車輛也在迅速增加,使得道路容量嚴重不足,對公路交通運輸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2基礎設施供給不足
我國的公路運輸基礎設施供給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公路密度低:按照國土面積來計算,我國的公路密度為38.86千米/百平方千米;按照人口總數計算,我國的公路密度為28.2千米/萬人,遠遠低于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水平;2)公路網絡不發達:目前,我國的公路交通網絡還不是很發達,不僅干路公路交通網絡的功能不分明,結構也不夠合理,從而導致“斷頭路”、局部路段供需矛盾突出、交通擁堵的現象也時有發生;3)公路工程質量不達標:現階段,我國的公路工程項目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尚不能適應現代化工程建設管理體系的需要,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和規范進行,從而導致工程的質量有所欠缺。
2.3公路運輸技術滯后,運輸問題較多
現階段我國的公路運輸技術還比較落后,因此公路運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較多,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運輸超限的問題?!冻捱\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了公路運輸車輛的長度、寬度、高度以及車貨總重量,但是目前,超過公路限載標準的運輸車輛仍然很多。車輛超限,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剎車性能、轉向可靠度等都大幅度降低,并且爆胎的可能性較大,這些都能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2.4公路運輸管理人員觀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
現階段,很多公路運輸管理人員的觀念都比較陳舊,而運管機構也沒有積極安排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和學習,導致運輸管理人員對零擔運輸、甩掛運輸、倉儲理貨、信息配載等方面的了解不夠,對現代物流發展的認識也不足。此外,在管理工作中,沒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出現的問題比較多,如設卡、收費、罰款、超載等,嚴重限制了公路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的效率。
3.1轉變觀念,提高管理效率
隨著公路交通運輸市場的快速發展,公路運輸管理人員應清楚地認識到公路運輸技術與管理的重要性,積極轉變傳統的觀念,更新并主動了解、學習專業知識。運管機構也應定期安排運輸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和學習,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應學習公路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并及時進行考查、考核。此外,在進行管理工作時,應秉公辦事,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2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有效保障
基礎設施的供給是實現公路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的有效保障,因此公路主管部門應加強公路基礎設施的建設。首先,應提高公路密度,根據地方經濟發展及城鄉規劃的需要,適當、合理的開展公路建設;其次,應積極完善公路網絡的建設,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公路網絡的結構合理性及功能分明性,從而防止后續不良現象的發生;最后,應積極完善公路建設工程項目的管理機制,跟上現代化工程建設管理體系的需要,從而提高公路建設工程的質量。
3.3積極采用交通運輸新技術
在公路交通運輸的管理過程中,很多問題都是由于運輸技術的滯后而導致。技術上的落后將會嚴重影響交通運輸的發展,因此公路交通運輸應積極采用先進的運輸技術,如采用智能化交通運輸系統(ITS),將運輸車輛、駕駛員、道路及相關的部門相互聯系起來,使得運輸車輛的運行功能智能化。這樣不僅能改善交通擁堵、車輛超限等問題,還能提高公路交通運輸系統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3.4杜絕不良行為,確保公路交通運輸安全
公路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人員應加強執法工作,杜絕交通運輸不良行為,如車輛“大噸小標”、非法改裝車輛等。對于這些,管理人員應集中進行整治,做好車輛管理工作,確保公路交通運輸的安全。
公路交通運輸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命脈,加強我國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是確保交通運輸全面協調發展的關鍵。對于公路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公路主管部門應予以正視和重視,積極分析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進行管理工作時,要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提高管理效率,從而確保公路交通運輸的安全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1]張將.經濟新常態下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重要性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21):59.
[2]梁靜.荊州市公路交通運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28)92-93.
[3]張健.淺談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的改革——以江蘇某縣級市為例[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5):200-202.
U4
A
1674-6708(2016)172-0152-02
許文家,吉林省集安市運輸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