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珍(新疆石河子科技局青少年科技中心,新疆石河子 832000)
?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組織與管理
馬玉珍
(新疆石河子科技局青少年科技中心,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 要】科普教育對現代青少年的教育和培養的影響越來越大,雖然我國近年來對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我國青少年科普教育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本文針對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進行分析,并依托于對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模式的探究,討論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組織與管理方法,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資料參考。
【關鍵詞】青少年 科普教育 組織 管理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作為我國青少年教育培養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對青少年科學知識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組織與管理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實踐的重點內容之一。
1.1 學校主導型科普教育模式
學校是青少年教育活動開展的主體,青少年科普教育作為青少年教育的重點內容,受到各中小學的高度重視。現如今,很多學校都積極探索和實踐科普教育模式,通過一系列手段開展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以學校為主導的科普教育,可以以選修課、活動課、科技興趣小組和校內科學俱樂部等模式,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在以學校為主導的科普活動是由教師指導的,學生在參與科普活動時,不僅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閱讀科技書刊、觀看科普視頻資料、參觀科技展覽,還能夠通過科普知識競賽、科普課題研究、實驗小組、發明小組等模式參與科普活動,科普教育成果顯著。科普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融合,能夠解決現代學校教育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幫助學生更加系統化的學習科普知識。
1.2 學校與社會的互動科普教育模式
除了學校的教學資源外,我國很多校外教育機構和自然科學學術團體也積極投入到科普教育工作中,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貢獻了力量。學校可以與這些校外教育機構和學術團體聯合起來,利用周末或暑假等假期,共同組織某一學科專業的科技競賽、考察、參觀和實驗等活動。在學校與社會力量的互動科普教育模式中,社會上的科技專家能夠以更加專業的角度為學生講解科普知識,提高青少年的科普知識掌握水平。這種由學校組織,社會力量配合實踐性科普教育活動的開展,調動了社會上的科技力量參與青少年科普教育,極大的提升科普教育活動的開展水平,激發青少年參與科普教育活動的興趣。
1.3 網絡化科普教育模式
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科普教育也步入了信息化時代。網絡化科普教育模式,極大的拓寬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自學渠道。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學生在學校或家中就能夠訪問學校、科研團體、政府機構等社會各領域的科普資源,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內容。近年來,很多組織和機構為了促進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開展,開發了一系列虛擬現實軟件,使學生利用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就能夠自由開展科學實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在科普教育中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研究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促進了學生對科普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1.4 部門聯合型科普教育模式
青少年科普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任務,還是整個社會的責任。部門聯合型科普教育模式就是指國家的有關部門與相關科研院校和中小學進行優勢互補,以有關部門為主導,在全國、省、區、市、范圍內舉行較大型的科技競賽活動。如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青少年電腦機器人大賽等,并從中選拔優秀項目參加國際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動。
依托于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開展模式,我們能夠設計和組織多種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動。由于青少年社會經驗不豐富,安全保護意識不健全,因此我們在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對科普教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開展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活動。
2.1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組織與管理的活動主體定位
為了做好科普教育工作的組織與管理,我們首先要找準科普教育的主體。由于科普教育活動具有互動屬性,因此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中,并不能將教育的主體簡單的定義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主體應該包含青少年、青少年家長以及科普教育活動的組織者與其他參與者。我國現如今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將科普教育活動的參與主體定位與青少年,這種主體定位是片面的。因此我們在組織與管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時,一定要發揮組織和管理者的活動主體地位,做好對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的課題設計、活動組織與安全管理,并讓孩子的家長也參與到科普教育工作中,實現提升青少年科普知識水平的目的。
2.2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教育內容選擇
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指標與成年人都有很大的區別。為了提高青少年參與科普教育活動的積極性,我們在選擇科普教育內容時要注意科普教育內容符合青少年的興趣愛好與知識水平。青少年科學教育作為一項普及教育,我們還要保證科普教育活動符合大多數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為此,我們可以選擇身邊常見的事物作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切入點,并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結合生動有趣的簡單科學實驗,讓青少年能夠了解和認識人們生活中應用到的但被忽略的科學知識。
2.3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開展要注意方式方法
科普教育是科學與青少年之間進行雙向交流的過程,我們在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時,要注意方式方法。青少年缺乏缺乏完全行為能力,對很多科普教育活動中潛藏的危險無法有效辨別。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科普工作開展的方式和方法,讓青少年掌握科普知識,鍛煉動手能力,并且保證青少年在參與實驗和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絕對安全。
綜上所述,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作為我國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不僅影響著青少年對科技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還對我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影響。為了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組織與管理,我們一定要依托于科普教育活動的開展模式,合理設計科普教育的內容和活動開展方式,并做好對科普教育工作的組織與管理,在保證青少年安全參與科普活動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科普知識水平和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海.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發展的現狀分析——《區域青少年科學研究院優化運作的實踐研究》情報綜述[A].科學教育的實踐與探索[C],2012.
[2]金延飛.淺析創新青少年科技教育[A].第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分16以科學發展的新視野,努力創新科技教育內容論壇論文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