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良
(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白銀 730900)
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創新發展①
張繼良
(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白銀 730900)
高職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成長以及將來步入社會都起到重要作用,高職體育教學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并沒有完全體現出高等教育中體育教學的特色。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思路包括突出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的特點、遵循教學規律、體現教材特色、結合實際以及加強教師培訓等等,而高職體育教學想要得到發展,就應首先明確創新教學方法的意義,并制定具體的實施策略。
高職 體育教學 改革 創新 發展
高職教學改革從來都是提升高職教學質量的重要推動力,在高職各大文化課不斷進行教育改革的同時,高職的體育教學也應順應時代,同步進行。目前我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問題依然較多,并且不同的學者對新觀念和新方法的看法都有區別,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體育教學難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創新。
由于我國成立高職類院校的時間較晚,很多的高職院校其實是由中職院校升格而來,因此,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在進行各科目,包括體育教學時,還在沿用中職院校的教學思路。另外,我國一直不太重視對高職院校教學水平的提升,因此很多高職院校的教育研究都較落后。高職院校在成立之初,通常都是直接照搬本科類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卻不結合自身實際。對待體育教學的態度和對待專業課的態度應不同,既不能過于輕松,視體育課為自由活動課;也不應太嚴肅,把每個學生都當作運動員一樣訓練。
2.1 突出教學理念的特點
目前,影響高職體育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有兩點:第一,照搬本科院校的體育課教學方式,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第二,不重視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要求,過于偏重某一點。教學理念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形成,因此可以參考國內較為知名或成功的高職院校,也可以借鑒國外優秀高職院校的經驗,但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不管從哪里借鑒而來的教學理念,終歸都只是“借鑒”,而不是“抄襲”,一定要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借鑒而來的經驗進行相應地改善與調整,使其更適合自身的環境[1]。高職教育根據工作或崗位設置課程專業,并明確把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教育目標。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快速增強,社會越來越需要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都優秀的人才,并且體育結合職業教育已成為未來我國社會的發展趨勢[2]。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除了傳授學生基本理論和技能之外,更應充分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和健康意識。
2.2 突出教學內容的特色
2.2.1 滿足學生興趣
促進學生迅速掌握的最重要因素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大動力源,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最好教師。學校應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分組授課,并開拓一些深受學生喜愛以前卻沒有的體育項目。
2.2.2 推廣大眾娛樂項目
體育并不是固定的科目,學校也不應限制學生僅學習標準的體育項目,可以多開展一些大眾的娛樂項目,也可以借此推廣民俗文化,比如具有民俗傳統的蹴鞠等等。
2.2.3 重視終身體育理念
重視學生的興趣是必然要求,但除此之外,學校還應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最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2.2.4 內容應服務于學生職業
因專業的不同,學生未來所從事的職業也必然不同,因此對學生在體能方面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比如從事工程師或者攝影師之類的學生,就更需要強健的體魄,因此,學校也應按照學生的相關專業,開展一些專業技巧課或者崗位體能相關的訓練課。
2.3 遵循體育教學的規律
高職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局限于要求學生認真聽課,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思考的能力,并鼓勵學生更多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體育是一門更側重學生天賦的課程,這并不是說有些學生就不適合體育,而僅僅是表現在體育項目上。高職學校在改革體育教學時,一定要按照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以及體育教學的規律進行教學[3],為此,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減少每班學生人數或者在體育課時重新分班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提升了教師教授體育技能的效果,也能盡可能保證每位學生都有足夠的體育器材可用,而不必像過去那樣,一件器材或一片場地多人輪流使用。充分保證每位學生的訓練強度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2.4 體現體育教材的特色
高職的體育課程有很多教材可供選擇,但這些教材大多出自本科院校的體育教材,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高職體育課程的要求。因此,應盡快推出專門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編制的教材,使其更具有實用性以及針對性。可以選擇修改現行的本科體育教材,也可以整合某些優秀的高職院校的體育教材重新編寫。新教材應更重視學生對于職業和健康方面的意識,介紹更多健康知識和康復訓練方法,并強調專業技能和崗位體能的訓練指導。高職體育教材必須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承襲本科體育教材,因為雙方在教育理念上本身就存在巨大差異。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向是培養實操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教材應更重視結合職業崗位;而本科院校的教育方向是培養綜合型、素質型人才,因此本科院校的體育教材更重視的是全方位的體能提升。
2.5 改革應結合學校實際
我國有著廣闊的地域、巨大的人口基數和眾多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著顯著的差異,并且經濟發展情況也非常不均衡。這樣一來,不同地域的高職院校在基礎設施和師資力量方面就存在巨大差異,這一點特別體現在學校的體育設施建設方面。經濟發達的地區,高職院校的體育設施建設相對更完善,設備更充足,而對于經濟落后的地區,情況卻正好相反。學校無法改變這一現狀,經濟落后地區的高職院校也不可能一下子對體育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因此,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也應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使改革更具有實際性和可操作性。
2.6 加強體育教師的培訓
教師是決定教學質量的最關鍵因素,在越來越重視體育運動的今天,人們對校園體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各高職院校都應著力提升體育教師的能力[4]。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不僅應掌握牢固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善于利用不同的學習方法進行不同體育項目的教學。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進行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運用的學習,所以,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重視體育教師的學習、培訓等教育,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是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趨勢。
3.1 創新的意義
創新型實用性體育教學是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水平的重要推動力,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進行側重培養,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在步入社會后迅速適應工作崗位。這種教學旨在推動學生職業特殊性體育素質的提高,從而幫助學生克服從業過程中的一些外界影響,這種能力包括生存、發展、抗挫折等。
3.2 實施策略
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根據發展的形式更新體育教學理念;第二,根據專業的職業特征對課程進行合理安排。另外,在進行高職體育教學創新時,也應注意以下兩點問題:第一,要注重教學的合理性;第二,一定要記住,強調終身教育的理念。
[1]羅娟.淺談高職體育教學應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J].東方教育,2015(11):154-155.
[2]夏月紅.趣味性教學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6):122-123.
[3]蘭現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探索——以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4):68-69.
[4]楊文敏.高職院校籃球教學模式創新的實踐與探索[J].赤子,2014(9):81.
G807.04
A
2095-2813(2016)11(a)-000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002
①張繼良(1964,9—),男,吉林白山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高職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