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容 張模翔
(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 江西南昌 330004)
中醫院校開展全民健身操舞之研究
鐘容 張模翔
(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 江西南昌 330004)
全民健身已經在全國廣泛開展。作為全民健身的重要內容,全民健身操舞集體操、音樂、舞蹈于一體,通過徒手或使用器械,有利于學生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改善體型、陶冶情操的新興運動項目,深受全民喜愛特別是大學生的青睞。該文通過對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的健美操課程開展的狀況進行分析,對該院校類體育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以此促進全民健身操舞在中醫院校開展的規范化與科學化,為全民健身操舞在江西省乃至全國中醫藥院校的開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操舞 中醫院校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選修健美操課程的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全面收集有關該課題的文獻資料,閱讀有關的著作和研究成果,綜合評價與分析,形成該研究的理論基礎。
1.2.2 觀察法
根據該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用感官直接觀察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選修健美操課程的所有學生,獲取一部分資料。
1.2.3 邏輯分析法
運用總結、對比、整合等思維分析方法,對江西中醫藥大學及科技學院體育開課現象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出了相關建議。
1.2.4 專家訪談法
根據該研究的需要,走訪該校健美操專項老師及上層領導,收集他們對全民健身操舞推廣的理解與展望。
健美操課程教學一般都是遵從學校安排的教學大綱要求來制定教學計劃,教學模式比較傳統老套,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比較欠周全。調查發現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健美操課程在以下幾方面存有欠缺。
2.1 教學場地簡陋,學生鍛煉受限
該學校沒有專門的健美操房,只有一個多功能舞蹈房,面積60m2左右,而且不開放;調查得知,學生只有參加社團才能使用舞蹈房。
2.2 教師對動作的創新度不夠高
創新動作是在基本動作的基礎上,加上方位、手型等變化,帶有一定新穎性的編排能力。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體育教師對新的信息接收所限,對動作的掌握也在規定的套路范圍等。
2.3 教學內容老套
據了解到,大多數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教材都是國家體育總局推出的第三套《大眾健美操1~6級》等級動作及全民健身操舞規定動作,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還是采用第二套大眾鍛煉標準等級動作,對全民健身操舞認識度不夠。
3.1 全民健身操舞的定義
近年來出現大量風格各異的健身舞蹈如:街舞、拉丁健身操、有氧搏擊操、爵士舞、瑜伽等,這些健身舞蹈融體操、音樂、舞蹈為一體,形式活潑,簡單易行,是集時尚性、健身性、競技性、表演性、觀賞性、社交性于一身的一項新興健身項目,總稱為全民健身操舞,屬于“青春體育”的范疇。
3.2 全民健身操舞的功能和特點
在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領導的支持下,全民健身操舞在不斷升級,它具備下列特點。
3.2.1 促進健力美的培養
全民健身操舞是根據人體生理學、體育美學、體育心理學等多學科理論為基礎,以健康、健美、娛樂、休閑為目的而創立與編排的。與其他體育項目對比,全民健身操舞形式多樣,風格迥異,對身體部位進行多樣性的練習,不僅可以塑造健美的體型,培養健美體態,還可以培養審美意識的良好作用。
3.2.2 強烈的時代性
全民健身操舞把基本體操、現代流行的時尚運動項目如爵士、拉丁舞蹈、街舞等特有的動作元素與不同風格的音樂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和強烈時代感的新型體育項目。
3.2.3 全民參與性
全民健身操舞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全民舞動、健康美麗”的項目特征上。觀看2014年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總決賽得出,參與者不分年齡,小到5~6歲,大到50~60歲,所有運動員都表現出的健美的體魄、高超的技術、流暢的編排和充沛的體力等,給所有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4.1 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從事體育運動項目屬于傳統保健體育的范疇,主要有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六字訣、太極拳等。學生的需求滿足度不高, 那些新穎、新內容、新氣息的體育項目比較符合現在學生們的個性。全民健身操舞不管是在音樂、舞蹈,還具有充滿時尚、動感前衛、活力、自由奔放的特點,正適合當代大學生追求個性的心理和生理,讓學生體會到了新穎的快樂,它必將成為大學生健身、娛樂、休閑的優選擇。
4.2 促進傳統保健體育的發展
傳統保健體育是中醫院校體育發展的一大特色,是通過身體運動和調身、調息、調心,達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提高機體適應環境,抵御疾病能力的目的。通過全民健身操舞中瑜伽體位的習練,可以活動筋骨,調節氣息,靜心寧神來暢達經絡,疏通氣血,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可稱為運動養生,動靜結合,與傳統保健體育的初衷不謀而合。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是培養全科醫生的重要渠道,掌握一定的運動養生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全民健身操舞”教學是可行的。
4.3 走在時尚潮流前線
全民健身操舞的推廣正風靡全中國,目前已經影響到了30多個省,近20萬人參與,他的各種元素的編排,各種元素的技術動作,適應不同年齡段人的需求,達到了真正全民運動。
5.1 結論
(1)全民健身操舞在中醫藥院校開展是可行的,他很好地響應全民健身運動計劃的實施,并在中醫藥院校獨又的文化背景下可以不斷借鑒、吸收、成列獨特的鍛煉方式和自身優勢,推出全民健醫的發展。
(2)中醫藥院校是培養全民醫生的重要渠道,也應該注重全民健身素養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全民健身操舞”教學是可行的。
5.2 建議
(1)中醫藥院校體育教師應不斷加強中醫基礎知識的積累。
全民健身操舞對體育教師的知識水平提出新要求,特別是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的健美操老師,適當補充一些中醫方面的知識,掌握傳統保健體育的內容,還要系統學習先進的健身理論,掌握最新健美操科技成果。
(2)加強中醫藥院校師生對全民健身操舞的認識。
通過主題報告、公告欄、墻報、匯報演出等方式讓師生們系統了解到什么是全民健身操舞、他的分類以及功能與特點等。
[1]翟立武.高等中醫藥院校傳統保健體育教學改革特色[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0(3):92-94.
[2]蘇荔榕.全民健身背景下大眾健美操運動發展特征分析[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8,5(5):114-116.
[3]郭淑玲.大眾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與優勢因素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16(5):68-69.
G80-32
A
2095-2813(2016)11(a)-016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