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九五一臺,河北石家莊 050407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體系建設
高占全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九五一臺,河北石家莊 050407
伴隨著科技和廣電事業飛速發展,網絡化、智能化、自動化快速推進,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標準化、體系化建設要求更高更迫切。筆者結合豐富的自身管理與維護經驗,對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體系如何建設展開深入探討。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體系建設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體系包括安全體系、崗位管理體系、激勵機制體系、應急應對體系、技術創新體系5個標準化方面的內容,它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滲透直接影響著安全播出目標和任務的完成。
1.1 安全是廣播電視工作的核心目標
建立常態化的安全排查制度,依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62號令,對照無線局技術安全評估管理辦法和安全傳輸發射評估辦法,各單位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完善的月或季度安全檢查標準化制度。保證期、敏感期、重要時段,整個廣電系統要提前部署安全,增強值守力量,增加安全巡視的次數,加強應急預案演練、開展系統高密度安全大檢查等,及時協調通訊、電力、公安、駐地周邊政府,杜絕影響安全的任何因素。重點時段干部坐鎮一線,各級領導一線帶班最大限度保證安全。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交通安全責任制、事故責任追究制,將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形成人人重安全,事事講安全,把安全標準化體系真正完善起來。
1.2 抓培訓,重實效
廣播電視系統所有工作都是為安全播出服務,“安全”涵蓋中心任務。廣電系統要培養和造就熱愛廣播電視播出事業的人才隊伍,建立具有激勵、競爭機制的用人制度和培訓考核制度,為職工提供學習、鍛煉、實踐的機會,為人才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在各個崗位逐步形成尊重人才、努力上進的思想意識。定期開展技術演練和技能比賽,將安全考慮納入年終考核和業績考核體系,實行一票否決制,所有獎勵前提是安全。
1.3 廣宣傳,樹規范
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力度,實現全員普及,職工都要進行“防爆炸、防破壞、防火災、防事故、防人為”五防及安全制度培訓,了解掌握安全知識。對外來人員也都要在進行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局域網、宣傳欄、電子屏、報刊等媒介大安全知識,使人人都自覺地參與到安全工作中來。注重群防群治,要注重與武警、公安、消防、交通、城管等地方部門建立聯防機制,重大節日、重要活動前召開聯防協調會,爭取得到地方部門的支持和配合。
2.1 崗位管理體系急需完善
廣播電視安全傳輸發射事業是一項需要科學規范來支撐的技術管理工作,需要依靠一整套理論充實完善科學的崗位管理體系來保障持續發展。要堅持不懈做好廣播電視安全傳輸發射需要建立規范、科學的崗位管理體系,向管理體系要產能,要隊伍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斷進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忍耐”的精神教育,逐步樹立國家、責任、奉獻的光榮傳統,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主動性,積極進取,提升技術隊伍整體實力。
根據發射臺整體規劃的要求,開展技術安全、更新改造等各項技術管理工作,確保發射臺的穩定播出和技術持續革新。根據發射臺整體規劃的要求,組織開展節目傳輸系統、調度設備、信息化設備的運行、維護檢修,并進行設備運行維護技術的挖革改,以及開展各類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發射臺的安全播出。
2.2 安全傳輸發射需要加速技術整合,促進競合
廣播發射臺分屬不同行政機構隸屬管理,國家、省、地區、市、縣、鄉管理區劃獨立,各自為戰、交流較少、技術資源無法在共同平臺分享,人員流動較少,資源浪費、技術差異極大。目前需要整合地區、市、縣、鄉鎮發射臺升級到國家、省級統籌,才能加速提升技術實力,取得可持續發展的機會。所以要逐步將偏遠、落后廣電資源,整合到實力雄厚的廣電網絡中,提供發展機會加速淘汰落后技術。在淘汰落后設備技術中,整合廣電資源,讓安全傳輸發射有競爭又整合。
2.3 設備管理制度標準化體系建設
1)推進廣播電視發射事業科學發展,不斷創新崗位管理分析方法.伴隨著科技發展和技術創新,廣電科技面臨難得的發展平臺,這是機遇也是優勝劣汰的挑戰。要緊緊抓住科技發展契機,利用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平臺,完善安全傳輸發射設備智能化無人化步伐,為技術管理創造新的機遇。逐步降低廣電管理成本、維護成本、人員成本、降低資源損耗。通過技術更新、設備更新,提升設備運行穩定安全可靠程度,建立科學規范標準體系。通過科技手段減少人員依賴,逐漸擺脫對人的依賴,建立一整套規范的崗位管理分析方法。
2)追蹤網絡化大潮,依靠技術設備的自動化、遠程化、智能化推動創新。伴隨廣播電視設備自動化水平快速提高,附屬設備、天饋線、節目調度都逐步緊跟智能化、自動化發展,新的設備新的人員需要新的技術管理理念。維護管理范圍擴大、難度加大,維護范圍、設備數量、技術領域急速擴大,科學維護需要新的制度和管理來支撐。無人值班,高質量維護需要檢測系統自動化,設備自動監控報警的大量投入。新的維護環境,要求提高設備自動化控制、設備運行監測、電力測量、火災報警聯動做支持,需要更智能化、網絡化的保障平臺。
3.1 建立科學的人才理念,大膽選用
在選人用人上要秉承德才兼備、敢于擔當、勇于擔當、注重實際的大原則,大膽選拔使用作風正派、敢于開拓創新的人才;不搞論資排輩、平衡照顧,要任人唯賢,用人所長,揚長避短。創新安全播出激勵機制,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廣電行業建立完善的培訓、考核、選拔、使用、獎勵有機結合的激勵機制。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通過實踐檢驗人才,以公開、平等、競爭為導向,通過有效的制度選拔使用人才。通過機制激勵,激發廣大職工學習技術的熱情,提高干部職工的技術革新和創新能力。
3.2 努力創造人員競爭的發展空間,促進人才百花競放脫穎而出
廣播電視發射系統需要廣泛創新管理模式,大力推動公考公選、競爭上崗常態化,不斷推進“優勝劣汰”,能者上,庸者下。要抓住新科技不斷涌現的千載難逢發展機會,依托安全傳輸發射平臺,延伸廣電管理的內涵和外延,建設安全傳輸發射團隊凝聚力和創新力。不但要保證廣電技術大發展,也要促進管理的創新和發展。廣泛發動技術人員能動性,利用人的主動性、聰明才智,群策群力,形成和諧發展氛圍。
3.3 科學選才,人盡其才、才用所長
廣播電視發射系統需要依據人員的專業技能、技術水平、個人愛好去安排合理崗位,做到量才使用、因人施教。專業技術人員需要在工作中鍛煉培養選拔,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在更高的水平競爭進步。要盡量將年輕有潛力的干部,放到一線去鍛煉,讓他們在從事安全傳輸發射工作中早日成長起來。
3.4 加速業界、臺站競爭合作,推進技術發展與創新
廣播電視發射臺目前距離較遠、交流不多、各自發展的狀態,隨著廣電科技發展,面對的將是競爭加劇、技術設備共享、行業整合的局面。廣播電視系統要登高望遠,面向未來,依托網絡、信息平臺,把各個系統的技術管理與維護、發展與創新置于公開競爭和合作狀態,促使整個行業適應新廣電科技發展的大環境。
新時期廣播電視安全傳輸發射在遇到突發自然災害、地質災害事件時表現出的應對無力,在應急處置能力、處理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等方面欠缺規范科學成體系的應急預案。安全傳輸發射僅僅強調播出設備,但對附屬設備(例如天饋線、節目源、冷卻、自動化、網絡等)和環境因素強調不足,準備不充分,導致一旦出現附屬設備緊急事故,就是重大事故。播出運行環節重要,但工作環境也很重要。像建筑物的防雨、防蟲蛇、防鼠等因素,只要出現問題造成的事故一般都是特別重大的事故,處理起來難度更大。
因此,繼續加大技術更新改造力度,將人員組織起來,一方面,著手在設備隱患上和出現故障率高的部分查找薄弱點加快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完善科學的應急預警體系,加速進行設備改進,推動技術創新和發展。
人才,關系安全播出事業的未來。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努力探索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為科研項目合作提供研發課題和基地,讓高校、科研院與廣電系統共同科技創新,提高廣電科技創新的整體實力。
對廣電職工的全員培訓更要加強,抓好各類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訓,結合工作的需要,組織各類人才參加通信技術、發射機、計算機、英語等方面的學習培訓,更新人才的知識,培養和選拔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讓干部職工參加各種培訓班,積極開展以“新理論、新技術、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識、新方法”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盡快解決新技術高科技人才緊缺的狀況,為促進安全播出發展和創新體系建設提供人力保證。
5.1 自己走出去把專家請進來
通過多種渠道,加強不同地域臺站、行業的交流,將不同臺站、行業先進技術和管理手段、技術特長、合作項目舉行對外輸送,主要是參加臺站特大技術難題的攻克。將不同行業、地域技術人員交流,特別是優秀人才,通過輪崗與交流手段讓他們盡快成長,學到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把優秀人才放到艱苦地區和技術落后臺站,傳業解惑,帶動其他行業、臺站發展,促進不同地域臺站、行業遍地開花推動發展,加速廣播電視行業發展速度。
5.2 依托網絡和云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成長機制
緊緊扭住廣電科技高速發展的契機,扭住網絡和云技術快速應用的時機,不斷加強和國家廣電業界合作交流,通過技術和項目合作開發促進精英人才成長。建設發展云平臺,刺激科技創新,加速人才建設是廣播傳輸發射事業的人才培養戰略。不斷增強技術管理維護人員的交流與合作,增進彼此技術競爭,共享創新發展成果,集中智慧攻克幾項關鍵科技難關,促進廣電科技跨越性發展。通過各種平臺,例如,技術大比武、項目研發、科技創新等多種形式,重點建設優秀技術人才孵化場,讓廣電科技人才不斷脫穎而出,采用多種形式獎勵手段,激發人力潛能,創造人人創新個個成才的廣闊平臺。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播出尤為重要,作為新時代新背景下的廣電企業,應建立較為系統和完善的廣播電視播出管理體系。提高廣大職工的專業技術水平,加強技術系統建設,完善應急備份手段,加強應急體系建設,提高應變能力。
[1]蔣峰,陶軍.國家骨干網重要播出業務主、備雙系統升級改造的方案與實踐[J].有線電視技術,2016(5):88-89.
[2]陳燕莉,晉良子.廣電媒體融合環境下安全播出面臨的挑戰與思考[J].有線電視技術,2016(5).
G2
A
1674-6708(2016)168-0028-02
高占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九五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