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倩廣東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廣東廣州 510066
電視新聞標題的發展與進步
曾 倩
廣東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廣東廣州 510066
對于新聞來講,新聞標題是靈魂所在,是對新聞內容的高度概括。為此,需要對新聞標題進行重視。在文中主要就電視新聞標題的發展以及進步進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推動新聞事業的發展。
電視新聞;新聞標題;發展;進步
新聞標題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提綱挈領,簡要概括,讓觀眾或用戶一目了然,直達新聞內核?!八叨雀爬ā⑼怀隽诵侣勈聦嵒蛴^點”,“所謂立片言而居要”。在快節奏的當今社會,很多觀眾或用戶沒有時間詳細閱讀文章內容,而是瀏覽標題,以獲取新聞信息。因此,如何讓新聞標題更吸引人,甚至一下子就能抓住人的眼球,是需要新聞工作者認真研究的課題。
廣東廣播電視臺自2015年底重新整合后成立了民生部,所在部門有6檔新聞欄目,分別在不同頻道播出。據筆者觀察,各欄目的新聞標題各有特點,有的欄目是以一條標題貫穿新聞始終,言簡意賅;有的則是一條新聞中有若干個分標題,每個標題傳達一個意思,清晰明朗、層層遞進,信息量更大更精準。
電視作為傳統媒體,新聞標題一直以來都以嚴肅、正統為風格,但是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近幾年來也呈現網絡化的傾向,特別是民生新聞,報道的新聞事件更多的是社會百態,標題更加具有誘惑性、情感性、煽動性等特征。
1)情感性、煽動性更強。以珠江頻道《珠江新聞眼》欄目為例,從2012年1月1日板塊可見,新聞標題端正工整,句式以“主謂賓”結構為主,對新聞內容作概括提煉,簡短有力。如《我省各地民眾喜迎新年》《趣味體育花會 2012人踢毽創世界紀錄”》《廣東夜查公眾場所火災隱患》《行政強制法等一批法律法規今日起施行》,傳統規范。再來看看2016年該節目的新聞標題,與4年前相比有很大變化。第一,更多地使用形容詞,增強了新聞的感情色彩。如2016年1月16日《公交司機松開方向盤搶手機紅包 危險!》,2016年2月1日《猴吉利!2016廣州水上花市今日開埠》,《不服來戰!七天七大洲跑完七個馬拉松》等等。2)突出數字,這一趨勢也和當今數字化新聞的發展有密切聯系。如2016 年2月8日《7337萬元!全民紅包戰廣東人排第一》,2016年2月11日《87年!大埔老人成為世界上結婚時間最長的夫妻》,突出數據進行強化。3)標點符號的使用?,F在的新聞標題越來越多的使用嘆號、問號,除了突出感情色彩,有時可能是希望通過詢問式,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而有時也傳達了一種不確定的信息。如《上海五層樓高巨型滑梯 你敢坐嗎?》《小孩右腕肌腱囊腫誰的錯?》。
1)多標題讓信息量最大化、精準化、層次化。以廣東南方衛視頻道的《衛視新聞坊》和《今日最新聞》為例,首先是提要加標題。節目開播時的總提要一般有4條左右,除了常規的配音加畫面或精彩同期聲外,還有精煉的文字標題,一般是橫向放置。筆者在實踐中發現,電視是視覺、聽覺相結合的藝術,新聞提要內容有時會因配音、語句過長、畫面節奏過快等因素,導致觀眾無法精確捕捉到新聞信息,因此,在每條提要下面注明標題,有助于觀眾及時掌握新聞要點。
2)多標題讓新聞信息更精確。一條新聞稿件,短則幾十秒,一般的有兩三分鐘,長的甚至四五分鐘。短新聞言簡意賅,長新聞可以講述更多的細節,但無論長短,都可以有幾個標題,讓新聞信息更明朗,更有層次感,觀眾也能更詳細地知道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如2016 年5月26日《衛視新聞坊》有一條《工廠長出尸香魔芋》的新聞,文章分列3個標題:(1)工廠長出“尸香魔芋”?引來眾多關注;(2)專家:只是魔芋一種,品種有待鑒定;(3)魔芋食用有講究,切記煮熟。3個標題信息明朗,將事件起因、專家觀點、溫馨提示3方面信息都呈現出來,即使觀眾不一定能全面了解整條稿件,也可以抓住全稿主要信息。又如,一條《最美天氣》,分列4個標題:(1)北京雨后現雙彩虹 網友沸騰;(2)廣州傍晚現“醉美晚霞”美圖刷屏;(3)“晚霞行千里”預示天氣晴好;(4)26日廣東將迎新一波降水。從現象到專家解釋再到預測,信息比較精準。
就《珠江新聞眼》和《今日關注》兩個欄目來說,因為所有的新聞稿件都有打字幕,包括主持人的串詞和評論,因此,一直以來都只用一個標題貫穿全稿。就標題的不同表現方式來說,不能片面地說誰好誰不好,但是各欄目應該如何改進標題建設,讓觀眾最大化地掌握信息,標題必然是一個關鍵因素。
3)節目看點的經營。節目看點是對每節新聞板塊重要新聞內容的要點概述,一般通過走馬字幕,或右上角字幕來表現,提示觀眾下節有什么精彩看點。節目看點和新聞提要一樣,都是吸引觀眾看下去的一種方式,因此提前對精彩看點進行預告。筆者認為,這是很好的一種信息傳達方式,只要不讓電視新聞畫面太花哨,信息太混亂,都是不錯的嘗試,但是在字數方面有所限制,如《衛視新聞坊》,看點的標題一般不超過13個字。
4)小標題的“畫龍點睛”作用。現在很多新聞都有一個小標題,要么是提示新聞的發生地點,以2016 年5月24日《今日最新聞》為例,《(廣州大學城)大學生追偷車嫌疑人一死一傷》《(韶關樂昌)光天化日校園內 8歲女童遭猥褻》;要么就是起到關鍵字導讀的作用,《(曝光身邊的不文明)廣美畢業展“殘缺美”接連出現》《(最美天氣)北京雨后現雙彩虹 網友沸騰》《(傳遞正能量)油罐車壓倒一女士 懷孕護士出手相救》。
在網絡新聞片面追求“眼球效應”“唯注意力論”的今天,電視新聞標題也出現嘩眾取寵、低俗化的毛病,淪為“標題黨”,這是需要引起新聞工作者警惕的問題。新聞標題要和內容相符,不要渲染血腥暴力,博眼球。
[1]鄺云妙.當代新聞編輯[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 (11).
G2
A
1674-6708(2016)168-0034-02
曾倩,廣東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