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凡一
(西南林業大學 園林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蘇州與揚州古典園林造園藝術之比較
柴凡一
(西南林業大學 園林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中國古典私家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三大基本類型之一,它歷經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在清中期演化形成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地方流派——江南私家園林、北方私家園林以及嶺南私家園林。不同類型的地方流派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園特征。蘇州園林與揚州園林同屬于江南私家園林,它們都體現了江南私家園林的基本造園特色,同時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本文通過對兩者 等方面的具體分析來論述蘇州園林與揚州園林造園藝術的差異。
私家園林;拙政園;發展歷程;空間布局;園林特色
蘇州古典園林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中國古典私家園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園林類型,它成熟于宋代,全盛于明代,在清代達到了造園藝術的高峰。揚州園林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它有著獨樹一幟的造園特色,在中國古典園林史上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2.1 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是中國著名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位于太湖之濱,有“人間天堂,園林之城”的美稱,以山清水秀、園林遍布而聞名,自然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從古至今,它一直是江南地區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文人輩出,文化璀璨[1]。蘇州城水網密布,盛產太湖石,為園林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稱。
蘇州古典園林起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史上記載的最早的私家園林為東晉辟疆園。每個朝代都有各自不同的發展,名園眾多。明末清初,蘇州已成為私家園林最繁盛的地區,園林分布于蘇州城內外。進入21世紀,保存完好的蘇州古典園林共有十余處,其中包括經典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以及環秀山莊等,這些園林大多起源于明代,后屢經改建,保存至今。其簡遠、疏朗、雅致、天然的特點使蘇州古典園林具有其獨特的韻味[2]。
2.2 揚州古典園林
揚州南臨長江,北接淮水,東臨黃海,西靠南京,京杭大運河貫穿揚州城南北,從古至今都是南北交通運輸的樞紐和中心地帶。雖位于長江以北,但它一直都屬于江南地帶[3]。
其園林風格是南北兼而有之的,融合了南北園林的造園特色后又有了創新。因此可以稱之為“北雄南秀”。 “北雄”的風格體現在園林構筑物的大尺度,以及豐富的色彩。這是由于原主人大多為富甲一方的商人,出于對皇家園林的仰慕而進行了一點程度的模仿。而“南秀”的風格則為園林中詩情畫意,煙雨樓臺,山水朦朧的呈現,園林主人的附庸風雅,進而體現了園林的書卷氣。最為典型的例子有個園、何園等。
3.1 園林特色的差異
蘇州古典私家園林大部分是在園林主人渴望退隱,回歸自然,修養身心的狀態下所設計建造的。比如著名的拙政園、滄浪亭、退思園等。而揚州園林則是出于園林主人想要享受園林生活、凸顯自己的財力和地位而建造的。蘇州園林是文人園林的代表,而揚州園林則更多地體現了市民園林的特色。
蘇州古典園林的造園時間要比揚州園林稍早一些。蘇州園林大都建于園林成熟前期,即宋代至清初。而揚州園林則興盛于成熟后期,即清中期至清后期。這一時期的園林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體現了中國古典造園技藝的高峰,同時也暴露出了即將解體的封建末期園林的衰敗痕跡。曾經隱于園、避世的思想越來越淡化,造園逐漸開始追求享樂。
蘇州園林的主要特色為雅致、樸素、清新、含蓄,追求詩畫的情趣、意境的涵蘊,同時還具有含蓄與曲折的特點。通過欲揚先抑的空間處理方法,體現園林獨特的意境,使園林散發出濃厚而樸素的江南氣息。
揚州園林的主要特色為貴氣、明朗與華麗。揚州自古以來就是經濟非常發達的地區,這為揚州園林的發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造園主大多為富商,為了炫耀地位與財力,極度追求園林的奢華與享受,而這與蘇州園林所體現的樸素、雅致、天然的風格大相徑庭。
3.2 園林建筑的差異
蘇州園林主要為庭院式的建筑特色,園林建筑布局十分嚴謹,尤其以多變建筑空間而享有盛名。留園多樣的空間處理便是最為經典的例子。開—合—半閉合的空間不斷變幻,虛實相間疏密有致[4]。
揚州的眾多園林與住宅建筑則是由高墻圍合而成,構成了揚州街道的主要特征。其中建筑體量往往偏大,蓋過了整個園林環境,常常使空間顯得局促。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個園。其主要原因是原主人大多為富商,園林內的大體量建筑符合其多功能使用的需要,例如進行社交、唱戲、品茗等娛樂活動。
3.3 園林分布的差異
蘇州園林與揚州園林在各自的分布上有著一定的差異。蘇州園林常常分布于較為隱蔽的區域,藏于深巷或者是偏隅一方,與熱鬧的中心街巷往往距離較遠。而揚州園林則恰恰相反,有著集中并且成群分布的特點。這與蘇州園林以散落的方式坐落于不同的市肆郊野中有很大的差異。揚州園林集中分布于瘦西湖兩側,形成一帶多園的布局模式。如九峰園、象東園、冶春園、王洗馬園、卞園等都是沿河而建,構成了一幅綿長的歷史畫卷。
3.4 園林造園技藝的差異
3.4.1 揚州園林的旱園水作
旱園水作是北方園林的特點,由于北方地區氣候干燥,地下水位較低,水資源極其匱乏,所以私家園林多采用旱園的方式修建。挖一池然后搭配些草木山石,便稱為旱園水作,揚州的何園便是如此。
表面上看它與中國 “無水不成園”的造園習俗相悖,實際上它體現了對水的珍視。旱園對水景的抽象做法,可以看作是對真實水景的模擬。這是揚州園林區別與蘇州園林的創新方式。這正是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技藝中“意到筆不到”的造園手法的運用[5]。
3.4.2 蘇州園林與揚州園林的鋪地比較
蘇州園林與揚州園林的鋪地都做到了與建筑的相呼應的特點。雖然它們都采用了吉祥紋樣圖案,但是蘇州園林的鋪地紋樣遠比比揚州園林要多。蘇州園林的鋪地常常采用大面積的幾何圖案并間隔小的花式樣式做分割與補充點綴。蘇州園林的鋪地圖案大部分是獨立的紋樣,不像揚州園林的鋪地是隨意無特定樣式而鋪的,絲毫不剩邊角[3]。
3.4.3 蘇州園林與揚州園林的漏窗比較
蘇州漏窗的特點為:圖案紋樣較少,漏窗面積小,比較精致細致,以白色為主。揚州漏窗的特點為:圖案簡潔,以幾何形為主,漏窗面積較大,手法較為工整,以黑灰色為主[3]。
3.4.4 蘇州園林與揚州園林的花木比較
揚州園林的主要綠化樹種為楊樹和柳樹。楊樹枝干高大,是北方地區的常用樹種,體現了北方的風情。柳樹婀娜多姿,體現了江南的韻味。它們同時出現在揚州園林中,凸顯了揚州園林北雄南秀的特色。
作為江南園林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兩大類型,蘇州園林和揚州園林體現了中國古典私家園林造園技藝的高峰以及古典私家園林造園風格的多樣性。深入探析二者的造園手法以及細節處理的不同,將其差異性進行對比,可以為現代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提供可以借鑒的他山之石[6]。
[1]夏 敏.論蘇州園林與揚州園林風格差異[J].中華民居,2011(3).
[2]李建國.蘇州和揚州園林造景風格研究[J].北京農業,2011(30).
[3]馮媛媛.揚州園林的“秀”與“雄”——兼與蘇州園林的比較[D].蘇州:蘇州大學,2007.
[4]馮道剛.細微處見真性情——揚州園林與蘇州園林差異性淺析[J].廣東園林,2008.
[5]李金宇.試析揚州園林的北方風格[J].中國園林,2004(12).
[6]趙珵珵,過偉敏.蘇州園林和揚州園林的比較研究[J].現代園藝,2013.
[7]李黃山.中國古典園林理水藝術及其應用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3.
[8]游曉琴.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藝術在當代住區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2.
[9]許 超.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與“山水城市”[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3.
[10]周武忠.中國古典園林藝術風格的形成[J].藝術百家,2005(5):111~116.
[11]任朝旺.論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征及其旅游開發[D].石家莊:河北大學,2004.
[12]楊 杰.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與文化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4.
[13]方豐太.論中法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特點的比較[J].福建建材,2008,01:33~37.
[14]徐 菲.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對博覽空間的啟發性研究[D].濟南:齊魯工業大學,2015.
2016-08-08
柴凡一(1991—),女,西南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碩士研究生。
TU986
A
1674-9944(2016)15-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