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英
(遼寧省凌源青龍河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遼寧 凌源 122500)
遼西地區南蛇藤的種植與生態應用
黃振英
(遼寧省凌源青龍河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遼寧 凌源 122500)
指出了南蛇藤為衛矛科南蛇藤屬多年生木本植物,耐蔭、耐寒,耐旱,適應性強,掌握其生態特性,提高其在遼西地區的園林、野外栽植綠化等的生態應用,具有較高價值。南蛇藤種子繁育技術,操作簡單,更便于規模生產,主要掌握選地、整地、種子處理、播種、覆蓋保濕及田間管理等關鍵環節即可批量生產。生態應用可作為立體綠化、造型灌木或與其它樹種搭配栽植等園林造景,在野外地被栽植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遼西;南蛇藤;種植;生態應用
南蛇藤(CelastrusorbiculatusThunb.),為衛矛科南蛇藤屬植物,花期5~6月,果期9~10月。秋葉紅色或黃色,蒴果鮮黃,裂開后露出紅色的種子更為美觀。莖、蔓、葉、果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南蛇藤耐蔭,不喜陽光直射,喜溫暖,較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氣候濕潤及土壤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處生長旺盛。
遼西地區,自然降雨相對集中,氣候以干旱為主,種子繁殖管理粗放,操作簡單,更便于規模生產。
2.1 選地、整地
(1)育苗地的選擇。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較肥沃的沙壤土、輕粘壤土和壤土,且交通方便、勞力充足、有灌溉條件的地塊。
(2)整地。通過整地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結構,在育苗上一年秋季進行旋耕,深度一般以25~30 cm為宜,為作壟打好基礎,應在整地后留出灌溉水渠,視具體條件,灌溉苗床長度一般15 m左右。
2.2 種子處理及播種繁殖
(1)種子處理。南蛇藤種子屬淺休眠型,種皮厚并附油脂狀膠膜,在遼西采用冬季沙藏或春季溫水浸種催芽效果較好。①沙藏法:12月上旬,上凍前在室外挖出儲藏坑,深度0.3~0.4 m,寬1 m左右,長度視種子處理量確定,一般畝播種量3~4 kg。將種子與3~5倍濕沙混拌均勻,埋入坑內,表面覆土10 cm,濕沙以手攥能成團即可。播種前2 d左右取出準備播種;②溫水浸種法:播前一星期,將種子置于50 ℃左右溫水中,攪拌使種子受熱均勻,浸種48 h,撈出堆放于室外背風向陽處,摻入3~5倍體積的濕沙,拌勻,覆蓋塑料,每日翻動2~3次,保證種沙濕潤,3~5 d后,種子接近1/3露白即可播種。
(2)播種。春播在早春土壤解凍后進行,一般在4月上旬播種。
播種前澆一次透水,為覆土方便,可進行壟播,行距40~50 cm,深度3 cm,播后及時覆土,厚度1.5 cm左右,輕輕鎮壓。播后蓋稻草等,勤觀察,草簾干透時及時噴水保濕,以保證地表潮濕,發現小苗開始出土,撤除草簾,30 d左右苗木出齊。
2.3 后期田間管理
幼苗出齊后,要適時追肥、鋤草、氣溫高、光照強時要及時搭蓋陰棚進行遮陰。6、7月間間苗1~2次,留苗株距5~8 cm,在夏季,圃地要勤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8月中旬撤除遮蔭設施,適時除草松土,松土時避免傷根,影響生長。當年苗高30 cm左右,為節省土地,一般留床一年。
3.1 園林應用
南蛇藤應用自然攀爬能力、藤蔓、枝葉、花、果等的獨特性能特點,可用于立體綠化、造型灌木或與其它喬木樹種搭配栽植,都能取得獨特園林效果。立體綠化主要用于各類棚架、墻體、樁景等,靠小枝纏繞和托葉刺鈎掛固定懸掛,附著密集,抗風力強。造景處新葉嫩綠,秋葉金黃,果實遇露開裂,露出紅色假種皮,有較高觀賞價值。注意在造景初期需設置鐵絲或木板條等攀援物,適當人工牽引方向,使之盡早向上攀附,達到快速成景。
造型灌木:可培育成圓球形、傘形、披散形、和懸垂形。幼苗栽植時可3~5個幼苗捆在一起,并人工設立支柱,向上牽引,達到主干高度后,及時修剪摘心,促發側枝生長,增粗主干,使主干自然直立,每年2~3次造型修剪,保證冠體圓滿。
3.2 野外地被栽植
南蛇藤適應力強,在野外堤岸、林緣、坡地等裸露地塊,覆蓋有非常好的效果,特別是公路邊緣裸巖覆蓋、迎面山重點部位綠化等,栽植南蛇藤,可取得獨特效果。注意栽植區保證有充足的土壤、水分供應等,在自然匍匐區域如有適宜的條件,藤蔓接地處可生大量不定根,對主蔓生長、固定附著、覆蓋地表等具有良好影響。栽植密度因綠化目標和立地條件不同,采取不同措施彌補不足,如裸巖地塊南蛇藤綠化進行客土栽植、新植幼樹覆膜保水等。
3.3 生物多樣性保護
遼西地區自然環境以干旱為主,南蛇藤的自然生長大多在陰坡,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方。南蛇藤與其它蒙古櫟(Quecusmongolica)、小葉樸(Celtisbungeana)等混交生長,會使其枝繁葉茂,草本、灌木等植物種類更加豐富,昆蟲、食草動物等底層食物鏈豐富,為鳥類等動物的品種、數量恢復創造了條件;南蛇藤等植物的野外生長,也對水土保持、植被群落的自然演替發揮積極作用,在遼西,野外濕地近緣、陰坡裸巖邊緣等適應地塊,人工補植南蛇藤等發揮群落主導因子的植物,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用更大。
[1]李銀華,郭偉珍,邢存旺,等.美洲南蛇藤播種育苗技術及綠化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1(7).
[2]竇全麗,張仁波.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種子形態與萌發特征的初步研究[J].種子,2012(8).
[3]齊 敏,王麗芳,張希洲.南蛇藤的藥用價值與開發利用[J].河北林業科技,2010(6).
[4]羅菊春.遼寧青龍河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3.
2016-08-22
黃振英(1974—),女,工程師,主要從事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
S687.3
A
1674-9944(2016)17-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