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健
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上海 200335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
秦 健
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上海 200335
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中外交流的愈加頻繁,使得航空客運量逐漸增加。空中航線的密集度不斷提升,航班數量和頻率的不斷增加,給空中交通安全帶來了較大的風險,比如說飛機相撞、航班沖突等,給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了一定威脅。空中交通管制就是為了將空中航班出行的風險有效控制在最小限度,加強航空過程的安全工作,維護空中運行的正常秩序。本文主要從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的內涵入手,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的相關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介紹和說明。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體系
航空飛行過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比起地面交通來說,不能夠及時予以解決,影響到空中航空的正常發展。因而采取良好的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將能夠起到有效的風險預警作用,針對出現的風險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能夠有效減少空中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為人們的出行安全帶來保障。逐步改善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是當前航空事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對于促進航空事業的良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空中交通管制,主要是應用了導航、通信、以及監控等多種技術手段,對飛機的具體飛行活動進行全面充分的監視和控制,從而實現保證航空飛行安全性和秩序性的重要目的。空中交通在進行管制的過程中,通常會將飛機飛行的航線空域進行有效劃分,主要包括等待空域管理區、飛行情報管理區、塔臺管理區、進近管理區以及飛行情報管理區和航路等等,針對不同的管理區域,采用的具體雷達設備也是有所區別的。對這些管理區域進行間隔劃分,從而飛機飛行過程中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能形成間隔,這樣能夠逐漸構成空中交通管制的良好基礎。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主要是指飛機飛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風險問題。空中交通管理系統中對一些不確定性的危險潛在因素沒有進行有效預測,或者預測的效果不夠準確,進而采取的解決模式不恰當或者行動時間不夠及時,給空中交通的管制工作增加難度。同時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安全風險還有一部分是多種內外因素共同造成的,如果不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將會增加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1]。
2.1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的界定
為解決問題制定相應的備選方案,并對其進行相應的選擇和決定,即為決策。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主要是針對空中交通管制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安全風險,對可能出現風險的各個階段進行全面的控制和監管,從而在現代決策技術的指導下,選擇良好的備選方案,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的解決。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的主要內容包括:風險指標的確定工作、指標值的界定以及預警決策器的選擇等方面。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的預警決策模式在不斷的優化設計當中,將其實際運用到當前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當中,能夠有效提高預警效果的準確性。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是安全風險預警決策工作能夠按照相關的標準樣式執行預警工作的良好指導和標準,它能夠針對安全風險預警階段中的一些決定性問題,不斷提高預警的精度和準確度,從而對預警管理的模式進行有效補充,能夠有效解決預警決策問題[2]。
2.2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的目標
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對影響預警信號準確性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積極采用現代的決策技術,對可以使用的應急解決方案進行選擇和優化,從而增強預警管理系統的工作效果。空中交通管制采用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進行管理,主要是想要將空中飛機飛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安全風險進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從而增強空中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保證出行人員的生命安全,因而該模式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優化,逐步提高具體的預警決策方案和策略,針對其中出現的一些虛警和漏警問題進行全面的防治[3]。
2.3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的基本任務導向情況
1)保證安全風險預警決策的指標能夠和實際的安全風險狀態進行有效匹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的預警決策模式,在實際的應用當中,需要保證能夠對出現的各種風險特征進行描述,而描述風險特征的主要方式就是指標。風險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而在選取指標對風險進行描述的時候,很難保證完全的準確性。將指標和風險特征進行充分匹配,從而能夠有效提高風險預警決策的使用效果,匹配程度主要是看風險特征狀態描述的不確定性如何。在對空中交通中的風險進行監控和識別過程中,為了有效避免那些虛警和漏警的情況,需要不斷調動和組織相關的資源,對各種信息質量好的指標進行全面的收集和分析,從而為最終的預警決策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保證指標和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的實際特征進行有效的匹配,增進預警決策的精確度和準確度,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和穩定[4]。
2)對指標信息的冗余度進行有效的判定和決策。在對空中風險進行預警診斷的過程,就是對實際風險的情況以及狀態值進行全面劃分的過程。空中交通風險特征的樣本集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想要在模式識別理論的支持下進行風險的分析和控制工作,必須對特征維數進行有效的控制。特征維數是和樣本相匹配存在的,如果樣本有限,那么采用相應數量的特征維數能夠對樣本進行有效的分析,而如果使用的特征維數過多,將會直接影響到預警決策的最終效果,同時導致預警模式性能退化,不利于最終決策措施的執行。根據這一情況,在對風險指標進行預警評估的時候,需要選擇一些具有相對適應性的指標,同時對那些冗余的指標進行有效的剔除,從而能夠針對一些相對特定的風險狀態進行準確判斷,及時發出相關的預警信號,為預警決策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這樣能夠保證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還能夠保證預警決策的效果更加良好[5]。
3)根據對空中交通的風險進行全面的趨勢預測和預警評估,選擇良好的決策方案。根據空中交通風險的指標特征,選擇出良好的適宜的測評方法,這個過程就是預警評估的方法。預警評估方法是決定預警信號等級的重要步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實際的預警效果。趨勢預測主要是對空中交通的風險走向進行全面的預測,從而積極發現其中出現的各種風險問題,并為后續的風險預警決策做好前提準備工作。這些方法的有效應用,能夠為選擇良好的風險預警決策手段和方案,提供良好的條件[6]。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積極適應了當前社會的發展情況,應用了多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在當今社會空中安全管制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對空中航空路線和飛機的具體飛行活動進行預警管理的具體實施工作,是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的主要目標。
[1]羅帆,楊智.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3,35(4):274-278.
[2]鄭寅飛.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的決策模式研究[J].電子制作,2014(3):109.
[3]陶嘯嘯.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研究[J].科技風,2014(2):165.
[4]鄭曉春.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分析[J].硅谷,2014(7):181-189.
[5]劉亞.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及方法[J].科技風,2015(3):86.
[6]張萌.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風險預警決策模式及方法研究[J].科技風,2014(9):52.
V2
A
1674-6708(2016)171-0169-01
秦健,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