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財龍
江西遠洋運輸公司,江西南昌 330008
沿海能見度不良時船舶安全駕駛技巧分析與闡述
戴財龍
江西遠洋運輸公司,江西南昌 330008
近年來,我國的航海事業一直在不斷發展,在海上航行的船舶數量也在急劇增加,而且船舶正在向著大型化、自動化以及高速化的方向發展,航行的密度和速度在不斷加大。在這種情況下,海上船舶碰撞的事故時有發生,尤其是在沿海能見度不良時,船舶碰撞事故的頻率會更大,給人們的財產安全以及海洋環境都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對沿海能見度不良時船舶安全駕駛的技巧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希望確保船舶的安全航行。
沿海航行;能見度不良;船舶安全駕駛
船舶的安全航行一直是航海人員重點關注的問題,隨著航海事業的不斷發展,船舶變的越來越大型化、自動化以及快速化,而且海上船舶航行的密度也不斷增加,這給船舶的安全航行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導致船舶碰撞事故時有發生,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和海洋環境造成了嚴重損害。在船舶碰撞事故中,基本上都是由于沿海能見度不良造成的,據相關統計,在沿海能見度不良時發生的碰撞事故占據了所有事故的一半。基于此,本文對沿海能見度不良時船舶安全駕駛的技巧進行了重點分析,對船舶航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瞭望指的是在船舶航行過程中,航海人員通過眼睛、耳朵以及與當時情況相符合的有效手段,對船舶航行區域范圍周圍的環境和船舶動態進行充分掌握,便于及時預測碰撞事故的發生時機。瞭望效果的好壞與航海人員的主觀意識有著直接的聯系,也就是說航海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主動性直接決定著船舶駕駛瞭望是否能夠保持正規性,這也是航海人員職業道德、責任心以及綜合素質的體現。在以前的船舶航行過程中,兩個船舶的駕駛員利用高頻電話聊天,使兩條巨輪在能見度良好、水域寬闊的情況下發生了碰撞事故,這是航海人員工作失職和瞭望不正規的典型事件[1]。
另外,如果是在能見度不良時,更要對瞭望工作引起重視,為了保持船舶駕駛瞭望的正規性,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要安排責任心強、具有愛崗敬業精神的瞭望人員;第二,瞭望人員要專職于本職工作,與舵手的工作要分開;第三,按照實際情況,使用有效的手段,比如視覺、聽覺、聲納以及雷達等,加強瞭望的效果;第四,確保操舵設備、航海儀器的正常使用;第五,確定正確的瞭望位置。瞭望人員應該經常在駕駛臺的兩邊進行瞭望,尤其是在大霧、暴雨等天氣或者是能見度不良時。雖然惡劣的天氣會給瞭望人員帶來不好的感受,特別是在潮濕的天氣時,但是做好瞭望工作能夠及時掌握周圍船舶的航行動態,做出正確的改向和避讓決策,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
在船舶航行時如果能見度不良,駕駛員一定要正確控制船舶的航速,使其安全航行,并且要樹立良好的安全航速理念。船舶航行時安全航速的控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將船舶的速度控制在安全航速內,主要的目的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能夠讓駕駛員有足夠的時間預測當時的情況,并且及時采取相應的避讓行動;第二,在情況非常緊急時能夠在適當的時機將船舶停在安全的距離內,掌握避讓的主動權,避免發生船舶碰撞事故,損害人們的健康。
其次,在沿海能見度不良時,一旦聽到霧號,由于不能充分掌握周圍其他船舶的動態,這時只有將船舶的航速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如果盲目的做出轉向、避讓等措施,也許會是情況變的更加糟糕。
最后,如果船舶在航行過程中遇到下面的情況,應該對本船的沖程影響進行分析,通過倒車或者是停車的方式將船停下:1)首次聽到霧號從正前方傳來;2)隱隱約約能看到一只船在霧中航行,但是看不清航行的方向;3)前方傳來錨泊船的霧號;4)有船只從船的正前方或者是船首前30b左右的舷角內駛來;5)碰到船舶以非常快的速度前進,但是不能判斷該船舶從本船的哪個方向駛來;6)聽到有船舶釋放霧號,但是由于雷達回波比較多,不能判斷釋放霧號的船舶在哪個方向。由此可見,對船舶的安全航速進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切實避免船舶碰撞事故的發生。
在《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中有相關規定:如果沿海能見度不良時,應該盡早采取相應的避讓行動,該行動中還包括轉向,而且要盡量避免以下的行為操作:
首先,除了被追越的船舶之外,對正橫前的船舶禁止采取向左轉向的措施,之所以禁止船舶向左轉向,主要的目的是確保兩個船舶避碰轉向行動的協調[2]。如驊通15輪和凱航6輪的碰撞事故,就是因為駕駛員認為物標回波在雷達上面顯示的是前右首有船舶,因此就采取了向左轉向的措施,與《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相違背,從而導致兩船避讓不協調,出現了船舶碰撞的事故。所以,不管來船是在本船的右正橫、左正橫還是正前方,本船都要向右轉向。
其次,如果來船在本船的正橫或者是正橫后,那么本船的避讓行為要禁止向來船的方向轉向。如果本船向著來船的方向轉向,肯定會拉近兩船的距離,使兩船處在很尷尬的境地。要是向著來船相反的方向轉向,就會拉大兩船的距離,而且還會減少兩船的相對速度,進而防止船舶碰撞事故的發生。
在現階段的船舶航行過程中,駕駛員在看到雷達回波在右前方時就會向左轉向,看到雷達回波在左前方時就會向右轉向,這是不正確的,而且還非常危險。船舶駕駛員一定要遵循《1972年國際避碰規則》中的規定,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如果在比較開闊的水域中能見度不是特別好,應該將船舶會遇距離控制在3n mile左右;第二,為了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在環境允許的條件下,對正橫前的來船,一般在距離為7n mile左右就要采取避讓行為;對正橫后的來船,其距離在4n mile左右就要采取避讓行為。
要想使船舶在沿海能見度不良時安全航行,提升船員的綜合素質和應急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措施。跟隨船舶航行的船員都應該對相關專業的知識進行學習,爭取獲得專業證書以及培訓證書,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3]。針對船舶在能見度不良時航行安全知識來說,船員一定要掌握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充分掌握氣象方面的知識,明確世界上霧區的發霧時間和季節、霧的類型以及特點等,而且還要掌握霧的形成和擴散規律;第二,對《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中的內容認真學習,如果船舶在能見度不良的情況下航行時,要嚴格按照其中的規定來行駛;第三,對航海儀器的使用方法重點掌握,雷達瞭望是船舶在能見度不良時非常有效的瞭望手段,而且能夠預測碰撞事故的發生;AIS能夠對其他船舶的信息及時獲取。所以說,船舶在能見度不良的情況下航行時,提升船員的綜合素質和應急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船員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不慌張,反應迅速,這也是船員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其實,船員的應急能力要在平時不斷的培養,總結以往的經驗,這樣才能在能見度不良時確保船舶的安全行駛。
綜上所述,對沿海能見度不良時的安全事故進行分析,研究能見度不良時采取的航行措施,能夠及時避免船舶碰撞事故的發生。而且,航海人員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做好能見度不良時安全工作的準備,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治船舶碰撞事故的發生,確保人們的生命安全以及船舶的安全航行。
[1]姜威.能見度不良時避免不協調行動的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296.
[2]陳林.關于在能見度不良時的船舶航行安全的探究[J].航海,2012(5):53-58.
[3]賴云靈.沿海能見度不良時船舶安全駕駛探討[J].船海工程,2011(3):169-171.
U66
A
1674-6708(2016)171-0207-02
戴財龍,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為遠洋船舶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