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暉
(福建省龍巖體育運動學校 福建龍巖 364000)
最大攝氧量在賽艇項目應用的綜述①
林新暉
(福建省龍巖體育運動學校 福建龍巖 364000)
最大攝氧量是訓練監控中的常用指標,是測定運動員有氧能力的有效標志,最大攝氧量在賽艇項目中的應用,可以從選材、訓練監控、訓練安排等方面提供數據參考,該文針對最大攝氧量在賽艇項目中應用的綜述,旨在為最大攝氧量在賽艇訓練中的應用提供科學的理論參考。優秀賽艇運動員的體能可以按照實驗要求完成力竭運動,因為力竭運動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并且許多學者通過證實,以功率自行車做負荷不能十分準確地測定出最大攝氧量等指標,因而在研究最大攝影量和其他指標之間的關系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賽艇 最大攝氧量 綜述
最大攝氧量是運動生理學和體育界公認的可以對人體機能、運動水平進行體質評估的重要依據,并且在運動訓練監控研究中常作為評定運動員心肺機能,和監控訓練方法之間效果比較的一項科學的量化指標。國內學者對青少年最大攝氧量關注較早,也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但評價標準體系還尚未建立。我國直接測定最大攝氧量一般采用試驗法,如,跑臺實驗和功率自行車等,這些方法需要比較復雜的試驗條件,這些試驗要求對試驗中呼出的氣體進行分析,并且在實驗進行中逐漸增加受試者的負荷進行力竭運動,優秀賽艇運動員的體能可以按照實驗要求完成力竭運動,因為力竭運動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并且許多學者通過證實,以功率自行車做負荷不能十分準確地測定出最大攝氧量等指標,因而在研究最大攝影量和其他指標之間的關系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最大攝氧量是人體進行有大量肌群參加的長時間激烈運動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達到本人極限水平時,單位時間所攝取的氧氣量。通常以每分鐘為計算單位。它是反映機體氧運輸系統的工作能力,也是人體在極量運動負荷時心肺功能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也可以反映人體在極量負荷時心肺功能儲備能力和評定人體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標,最大攝氧量在生理和運動醫學中廣泛的應用。最大攝氧量的表示方法有兩種,即絕對值和相對值。絕對值用L/min表示,表示整個機體在單位時間內(每分鐘)所吸收的最大氧量。由于需氧量與體重成正比關系,而身高、體重存在個體差異,因此,用絕對值進行個體間的橫向比較是不適宜的(mL/kg·min)
1.1 最大攝氧量的影響因素
影響最大攝氧量的因素有很多,運動形式不同,限制的因素也不同。心肺系統是人體在完成全身運動時最大攝氧量最大的限制因素,而肌外周氧擴散梯度及線粒體容量是人體肌肉在完成局部動作或單側肢體運動時起主要限制作用的因素。根據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最大攝氧量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不同時間測定最大攝氧量在一定范圍內可能存在個體差異,在評價最大攝影量的時候應把這一重要因素考慮進去。
1.2 賽艇訓練的對最大攝氧量的影響
賽艇屬于有氧耐力項目,運動員長期訓練后,左心心室肌肉增大,呈現出運動性心臟肥大的癥狀。心臟形狀的改變是為了適應訓練,為增加運動員心臟每搏供血提供必要的勝利基礎,研究證明,心臟腔容積與最大攝氧量呈正相關。原因是由于長期大負荷訓練增強了心肌的收縮能力。賽艇的優秀運動員心臟機能的改變主要是由于運動員長期從事耐力訓練,促進交感腎上腺素系統兒茶酚胺分泌的功能,從而促進心肌細胞收縮能力增強,進而心臟每搏輸出量增加,最終影響最大攝氧量也隨之增加;當運動員由于過度訓練等原因導致心肺功能暫時下降時,而訓練負荷未達到最大時,攝氧量已達到最大值。此時攝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肺通氣量的增加。優秀賽艇運動員,當心輸出量達到最大強度負荷時,肺通氣量增加,氧的利用率明顯提高,呼吸深且呼吸頻率比較慢,體內的氧供應良好,運動中的乳酸堆積較少,大強度運動訓練后身體恢復的快。
1.3 心臟泵血對最大攝氧量的影響
許多研究說明,影響最大攝氧量的主要機制是心臟的泵血功能,心臟的泵血功能也稱為最大攝氧量的中央機制。經過一定時間運動訓練后,最大攝氧量的數值都會有所增加,其增加的百分率范圍較大,這主要是因為心臟中樞性適應得到改善,即每搏血量增加20%,也證明心臟的泵血能力加強,但是心臟周圍性適應未見變化,不過,也有學者有不同的意見,強調最大攝氧量主要是先天決定的,后天因素,包括訓練對其影響并不大。
1.4 不同測試方式對最大攝影的影響
不同的測試方式影響最大攝氧量的數值,主要由于:一是運動時肌群參與的越多,則最大攝氧量值越大;二是與受試者習慣的運動方式有關系,例如:自行車運動員在功率自行車上所測得的最大攝氧量值就大于其他運動項目??偠灾g接測試法測試結果與直接法相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間接計算更適用于大樣本學生最大攝氧量的測試。
2.1 賽艇運動員運動能力的評定
不同的訓練安排和運動員訓練狀態的變化對最大攝氧量的運行很顯著,特別是對耐力項目的影響非常顯著,許多學者研究說明,最大攝氧量的增加與運動能力的提高和運動成績的提高是一致的。
2.2 選材的重要生理指標
賽艇運動員的選材問題已受到普遍的重視,根據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最大攝氧量、最大心率等生理指標都明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并且進一步了解到,從兒童到成熟期各生理指標都具有不同的穩定性,其中穩定性最大的就是最大攝氧量(mL/kg·min)。
2.3 評定訓練狀態的指標
在訓練狀態較好時,最大攝氧量的數值就會比較大,當訓練狀態不佳或出現過度訓練時,最大攝氧量數值會降低,通過恢復治療,運動員恢復良好的訓練狀態,最大攝氧量也可恢復到最佳狀態,因此,最大攝氧量適用于所有年齡段的賽艇運動員。
最大攝氧量是訓練監控中的常用指標,是測定運動員有氧能力的有效標志,最大攝氧量在賽艇項目中的應用,可以從選材、訓練監控、訓練安排等方面提供數據參考,該文針對最大攝氧量在賽艇項目中應用的綜述,旨在為最大攝氧量在賽艇訓練中的應用提供科學的理論參考。優秀賽艇運動員的體能可以按照實驗要求完成力竭運動,因為力竭運動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并且許多學者通過證實,以功率自行車做負荷不能十分準確地測定出最大攝氧量等指標,因而在研究最大攝影量和其他指標之間的關系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1]王健,何玉秀.健康體適能[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125.
[2]馬向陽,穆建玲,宋紅艷.青年學生平靜時心率與最大攝氧量的關系[J].衛生職業教育,2008(5):155-156.
[3]孟思進.關于最大攝氧量的限制因素[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2):43-45.
[4]樊勇,齊家玉.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專業學生VO2max的比較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5):61-62.
[5]李艷,唐玉.最大攝氧量在身體機能評定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09(7):23.
[6]黃璐.體育學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究概述與展望[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38(2):28-32.
[7]薛源,李巖,徐思.有氧耐力可訓練性差異與運動適應性循環microRNA表達譜特征的關聯性[J].體育學刊,2015(4):139-144.
[8]黃璐.技術輔助比賽判罰的倫理困境[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5,30(2):11-15.
[9]范文杰.運動技能內隱認知抗干擾性與抗應激性的試驗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5(4):298-303.
G8
A
2095-2813(2016)11(a)-019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97
①林新暉(1978,9—),男,福建莆田人,本科,中級教練員,從事賽艇項目專業訓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