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艷(阜新市細河區四合鎮經營管理站,遼寧阜新 123000)
村級經濟建設與保護土地的協調發展
張紅艷
(阜新市細河區四合鎮經營管理站,遼寧阜新 123000)
村級經濟建設與土地保護的辦法有:嚴管村級賬務,堅持六步工作法,把錢用在刀刃上,發展節地環保可持續經濟;珍惜現有資金和土地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堅持低能減排;認真貫徹十三五經濟發展綱要,土地管理法,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土地用途功能分區利用土地;土地資金專款專用,建立移土工程制度,專款用于建設高質量的耕地;處理好經濟建設與土地保護特別是耕地保護的關系,經濟建設要好中求快,耕地保護要分級落實,經濟建設與耕地保護都要建立責任制。讓這對矛盾與沖突轉變為友好型發展,協調發展,相互處進,相得益章,最終實現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經濟發展 村級財務 六步工作法 專款專用 耕地保護 矛盾與沖突 土地資源 發展方式 科學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 規劃 協調發展 又好又快 全面發展
“一要吃飯,二要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比較突出的一對矛盾。吃飯問題就是要保證糧食安全,保證糧食安全就必須保護耕地,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這是全國人民生存的生命線;建設是發展的需要,發展才是硬道理,要發展就要搞經濟建設。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經常發生矛盾與沖突,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二者的關系,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只有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才能實現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村級財務管理能使村級資金合理使用,只有合理使用村級資金,才能使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村級資金涉及土地資金占一半以上,過去在使用上有些混亂。通過村財鎮管,從人員分工、記帳、算帳等進行全程監督管理,使村級資金使用更加合理。為了使村級資金使用科學、合理,建立監管平臺。各村成立財會監督委員會,堅持三項制度和六步工作法;堅持一事一議;堅持專款專用,如:土地資金、經濟建設資金等;堅持使用資金都要通過財會監督委員會。從源頭上防止腐敗,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調協好經濟建設和土地保護,確保社會經濟調協發展,全面發展。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這就需要我們珍惜土地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節能減排;讓有限資金發揮最佳效益。認真貫徹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發展綱要,土地管理法,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土地用途功能分區利用土地;建立移土工程制度,專款用于建設高質量的耕地;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的關系,經濟發展要好中求快,耕地保護要分級落實,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都要建立責任制。讓這對矛盾與沖突轉變為友好型發展,協調發展,相互處進,相得益章,使經濟建設與耕地保護共同發展。
(1)珍惜有限資金,珍惜土地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堅持低能減排。經濟建設要充分體現這個新觀念。要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保效益,生態效益俱佳的經濟建設,才能占地搞經濟建設,發展經濟。所以要搞好科學的評估和考證,對耗能高,污染重的項目堅決取剔;鼓勵低能耗無污染的經濟建設上馬。對經濟建設,經濟發展,節約資源,保護耕地,保護環境都是十分必要的。
(2)認真貫徹土地管理法,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土地用途功能分區利用土地。這是處理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二者關系的重要依據。要做到有法有規劃必依,執行法和規劃必嚴,違背法和規劃必究。決不能圍繞經濟建設修改規劃,只能依據規劃搞經濟建設。這是當前處理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二者矛盾與沖突最有效的辦法。
嚴禁占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違者必糾。這是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的,必須嚴格執行。決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占用耕地和基本農田,但留方寸地留于子孫耕,堅持科學發展觀;把經濟建設安排在允許建設區內,充分發揮各類用地的優勢,把資金用在關鍵處,發揮最佳效益。
重大經濟建設不得不占用耕地的,要實行“占補平衡”,占一補一,專款專用。數量和質量都要達到規定的耕地標準,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供地安排經濟建設。
(3)建立移土工程制度,建設高質量的耕地。移土工程就是將經濟建設占用的肥沃耕地熟土層移到造地地塊,改造成耕地;再把動遷的廢棄物充填項目建設的地基及場地。這又是一個解決經濟建設與耕地保護二者關系的有效辦法。移土工程的費用支出財會監督委員會是肯定的,對重大經濟建設的落地和耕地保護都是行之有效的。移土工程應列入經濟建設的合同中,應由經濟建設單位完成這項工程,或列入耕地保護制度中等,受到合法保護,促進經濟建設與耕地保護和諧發展,既有利于經濟建設發展,又有利于保護土地和提升耕地質量。
(4)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的關系,經濟發展要好中求快,耕地保護要分級落實,經濟建設與耕地保護都要建立責任制。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二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經濟建設要選科技含量高,技術先進,經濟、社會、環保、生態效益俱佳的經濟建設上馬,經濟建設產生的經濟效益一部分轉化為保護耕地、提高耕地質量的資金;同時,保護耕地,保證糧食安全,可保證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可促進經濟建設,經濟發展。
經濟建設要建立考核制度,引進科技含量高,技術先進,經濟、社會、環保、生態效益俱佳的項目應得高分,對科技含量低,技術落后,耗能高,污染重,浪費有限資金和土地資源的經濟建設,不但不得分,還要受到處分。耕地保護要分級落實,各級政府應將耕地保護這項工作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對市、縣(區)、鄉(鎮)各級政府進行年度考核,各級行政一把手及村主任為考核第一責任人。目標責任書由政府一把手簽訂,層層簽訂責任狀,明確耕地保有量及耕地占補平衡責任;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制定考核辦法、開展年度考核,落實獎懲;及時開展自查工作,并完成報告上報,同時做到上報數據準確及時;耕地保護目標納入黨政年度績效考核、耕地保護領導干部問責制。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應同時進行考核,最好列入一張考核清單上,二者的考核分數各占50%,忽視哪一方面成績都要受到影響。
總之,只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觀,正確解決二者的矛盾與沖突,讓二者和諧發展,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才能完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各項任務,才能促進村級經濟和土地的協調發展,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張紅艷(1965—),本科,會計師。研究方向:科學管理村級財務,專款專用,讓有限資金發揮最佳效益,促進村級經濟建設與土地保護特別是耕地保護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