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娟(唐山開灤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唐山 063000)
營改增對物流業財務成本的沖擊及對策
孫靜娟
(唐山開灤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本文闡述了物流企業財務部門適應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意義;從營改增計稅方法、營改增單據失范和營改增配套政策等方面闡述營改增稅制改革對物流企業財務成本的沖擊;給出改良物流業營改增的計稅方法,優化其單據稽核作業規范和健全政府稅務主管部門配套政策支撐體系等若干對策。
營改增物流企業財務成本物流成本管理
營改增稅制改革是當前我國推進全面稅制改革事業進程中重要舉措,它有效地擴大了增值稅的稅收征繳邊界,在深廣的意義上發揮了增值稅的中性作用,有效減約稅收征繳人的稅負水平,對繳稅行為規范的物流企業而言利大于弊。國家稅務總局將物流行業納入到“營改增”試點中的做法有效降低了大中型物流企業的稅負水平,大幅擴張了大中型物流企業的市場生存空間。但由于我國物流行業起步較晚且發展水平較低,營改增稅制改革在物流行業中的大幅推進使得部分中小型物流企業不能適應新稅制環境變化,由此導致部分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稅負水平不降反升。為此,有必要深入剖析營改增稅制改革對物流企業的財務成本的沖擊特征及其風險根源,探索物流企業財務成本管理部門應對新稅制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營改增計稅方法對物流財務成本的影響
其一,現行簡易計稅方法適用范圍狹窄增加物流企業繳稅成本。根據《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3〕37號)第一條第七款規定“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的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可以選擇按照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該規定允許物流企業將其運輸服務按簡易計稅方法來計繳增值稅,但未考慮到物流行業的主營業務不僅包括運輸服務,而且包括倉儲、裝卸、包裝、流通加工等諸多功能的現實業務需求。在物流企業為客戶企業提供綜合性物流服務的過程中,若稅務部門要求物流企業將其運輸服務與諸如倉儲、流通加工等服務分割開來進行開票、計稅,這不僅將增加物流企業的運作成本,而且增加物流企業與客戶企業的業務對接成本,顯著降低物流企業在激烈的物流市場上爭奪有限客戶資源的能力。
其二,計稅金額計量不精準影響稅額抵扣。物流企業的主營業務是為客戶企業提供綜合性物流服務,其業務內容龐大,在單一業務中的作業流程冗長且環節眾多,這導致物流企業的業務程序及辦稅手續復雜。雖然稅務主管部門已然在各項規定中明晰了各項物流業務的可抵扣事項,但由于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的企業所取得的發票上記載的項目品名眾多且其內容不同,諸如“包干費”等項目內容模糊不清,它可涵蓋任意一項或幾項物流活動費用支出。物流企業的商業單據的不規范行為會給稅務稽核人員的單據認證造成不必要麻煩,從而降低企業可抵扣稅額。
(二)營改增單據失范對物流財務成本的影響
單據不規范影響增值稅抵扣憑證效力。由于多數物流企業缺乏大量專業的報稅人員,負責收發商業單據的一線工人亦缺乏足夠的稅務知識來有效識別可被用于抵扣進項稅額的合格商業單據。在物流實務過程中,部分業務員收到客戶提供的抵扣憑證的單據要素不完整,諸如遺漏稅務登記證號、缺少產品與服務的完整品名條款等;部分業務員為確保業務順利進行而忽視對商業單據內容的實質性審核,未能及時要求客戶企業對過于簡單的票據內容提供附加說明材料。這不僅影響稅務稽核人員對該項業務真實性的有效甄別,而且導致進項稅額支撐憑證認證困難,影響物流企業依法抵扣進項稅額的能力。再者,由于物流企業所提供的綜合性物流服務難以用簡約語言來概括之,一線物流業務操作人員通常采取將不同品類的應稅物流服務進行匯總并統一開票,并在票據上簡單列出“物流服務費”等相關事項,未有附著明細貨品或服務項目及金額的清單,這使得稅務稽核人員難以精準認定該項業務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從而無法判斷可否將該項業務納入到進項稅額抵扣項目中。
(三)營改增配套政策對物流財務成本的影響
其一,物流產業扶持政策缺位影響物流企業的財務成本。在營改增稅改政策的沖擊下,物流產業受到的改革后稅負水平增高威脅顯然高于其他行業。這是由于嚴格的增值稅抵扣政策要求辦稅企業提供嚴謹的業務相關票據,以支持其稅額抵扣申請要求。而物流行業尚處于產業發展萌芽,多數物流企業的規模較小且業務運作缺乏規范性。多數物流企業因不能提供稅務機關要求的合格抵扣商業單據,而不能有效享有增值稅抵扣政策的好處。從形式上分析,導致該問題的原因在于物流企業辦稅流程的不規范,及由此取得用于抵扣的票據不合法所致;實質上,現行增值稅抵扣政策與物流行業現實運作狀態不匹配,嚴重提升了物流企業的辦稅成本。再者,物流產業的全球化發展趨勢使得物流服務出口業務規模日益龐大,而當前海關出口退稅業務未能將國際物流業務包括在內,這嚴重影響了我國物流企業的外向型發展戰略,不利于我國物流企業通過物流服務出口方式來實現其物流業務的全球化拓展,間接抬高其繳稅成本和財務運作成本。
其二,抵扣鏈斷裂推高物流企業財務成本。對于嚴格遵循稅務規則的物流企業而言,營改增稅制改革有助于其降低稅負水平和財務成本。但由于中小規模物流企業的內部管理缺乏規范性,企業財務部門缺乏對增值稅抵扣憑證風險管控能力。根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2016)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該條第三款規定,“納稅人憑完稅憑證抵扣進項稅額的,應當具備書面合同、付款證明和境外單位的對賬單或者發票。資料不全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由于中小物流企業的業務內容相對龐雜,且其難以從多為小規模企業或自然人的客戶群中獲取完整、規范的抵扣票據,這嚴重影響了中小物流企業在計算增值稅應繳稅額時所應抵扣的款項。
(一)改良物流業營改增的計稅方法
其一,擴大物流企業適用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的范圍。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系指依據物流企業銷售額和增值稅征收率計算應繳稅額,該方法的應繳稅額按銷售額乘以征收率的公式來計算。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是在考慮部分物流企業缺乏合規的增值稅抵扣發票的情形下,而采取的剔除進項發票受票人提供可供抵扣票據的責任的一種方法。為了有效減少納稅人的稅負水平,稅務機關將應繳稅額剔除在銷售額之外,即計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其征收率按具體情形定格在2%到6%之間。《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1]111號文件附件2)規定,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的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可選擇按簡易辦法計算應繳增值稅。為促進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稅務主管部門應當修訂增值稅簡易程序適用范圍,將從事綜合物流服務的物流企業全部主營業務納入到該程序中,確保物流企業可以用較低的繳稅成本來為客戶企業提供包括倉儲、運輸、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等業務在內的綜合物流服務。
其二,統一物流業增值稅稅率。現行增值稅相關規定將交通運輸業作為單獨的計稅單位來制定增值稅稅率,這種計稅理念是沿襲傳統的行業劃分思路來展開,它忽視了當代物流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忽視了作為物流行業有機組成部分的交通運輸業并非物流企業提供的獨立服務這一事實。這種忽視產業發展的稅率設置方法使得物流產業成為營改增稅制改革的稅負增加重災區。由于物流產業具有混業經營特點,其主營業務包括交通運輸、倉儲物流等系列物流活動,將其業務分割繳稅的計稅理念缺乏理論支持和實踐可操作性。為此,稅務主管部門應當將物流產業視為統一的計稅單位,并對物流業務制定統一的適用稅率,以有效降低物流企業的報稅成本。再者,現行增值稅制度規定,交通運輸業按納稅人規模分類核定稅率,一般納稅人定為11%的稅率,小規模納稅人定為3%。由于物流產業是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生產性服務業,其應繳稅額具有較強的稅負轉嫁性,對物流產業的高額稅率勢必轉移到制造業領域中,這給當前仍處于困境的我國制造業而言不利。部分國家出于扶植公共服務業的考慮而對交通運輸產業實施零稅率,以降低社會生產系統運行成本。為此,我國稅務主管部門應當考慮物流產業的公共屬性,降低物流產業適用稅率。
(二)優化物流業營改增的單據稽核
其一,失控發票抵扣的風險管控。根據《增值稅計算機稽核系統發票比對操作規程(試行)》(國稅發[2004]43號)名詞解釋第一款規定,“失控發票指防偽稅控企業丟失被盜金稅卡中未開具的發票以及被列為非正常戶的防偽稅控企業未向稅務機關申報或未按規定繳納稅款的發票。”考慮到稅務機關通常將當月未能及時抄報稅的納稅人列為失控戶,將未能及時走抄報稅程序的發票列為失控票據。為此,物流企業應當安排專門的報稅員,依據稅收政策規定及時將物流企業的增值稅發票報送稅務機關的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做好報稅前期準備工作。再者,由于現行的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主要用于稅務機關做發票稽核使用,其服務對象局限為稅務機關的缺陷嚴重妨礙了受票方企業對發票真實有效性的稽核,由此導致的受票方企業因無法在線確認失控發票具體情況而遭受拒絕抵扣進項稅額的損失,對受票方物流企業有失公允性。為此,稅務機關應當面向包括物流企業在內的全體受票方企業開放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的查閱權限,以便于受票方物流企業有效掌握失控發票情況,并采取及時措施來防控類似情形發生。
其二,優化增值稅發票使用流程以降低物流企業報稅成本。由于當前我國物流企業發展迅猛,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但行業內部規范程度不足,這給多數中小物流企業依法依規繳納增值稅業務造成障礙。為鼓勵物流行業創新發展和物流企業的做大做強,稅務主管部門應當優化計稅方法,提升物流企業辦稅效率。具體而言,稅務主管部門應當取消增值稅發票驗舊的手工作業法,轉而設計基于互聯網的發票在線驗舊工作流程,有效減少物流企業的辦稅時間成本和貨幣成本。稅務主管部門應當運用信息化技術建立全國聯網的增值稅發票風險防控體系,科學設立增值稅發票風控指標體系,強化稅票合規使用的日常監管力度,提升后續風險管制措施的針對性。
(三)健全物流業營改增的政策支撐體系
其一,以引導物流產業升級為理念建立增值稅優惠政策體系。當前我國物流產業正處于快速擴張期,其產業技術進步和產業規模擴張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通過制定可引導物流產業向著技術水平提升和產能規模擴大方向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不僅有助于促進物流產業技術升級和規模擴大,而且可以鞏固物流行業的稅基,增加稅務部門的未來稅收規模。再者,稅務部門應當優化現有的固定資產投資抵稅政策,對物流企業購置先進的物流設施與設備投資實施投資當期即行允許抵扣的政策,鼓勵物流企業購置先進技術裝備以提升我國物流行業整體技術水平。
其二,健全服務外向型物流企業的增值稅退稅政策。為有效支持我國物流產業的外向型發展,大力扶持物流服務出口業務,稅務部門應當結合提供國際物流服務的企業的特點,制定適合物流企業的服務類出口退稅制度。由于物流產業的出口退稅率與物流服務出口總成本之間呈現反相關關系;當物流服務出口退稅率提升時,物流服務出口總成本呈下降趨勢,其物流服務總規模上升。為此,稅務主管部門應當以優化物流服務出口結構和擴大物流服務出口規模為導向,來降低直至減免物流服務出口環節增值稅。由于作為稅收征繳對象的物流服務業務所具有的隱性化特點不利于稅務部門監管,故稅務主管部門應當對監管難度較大的物流行業制定出口退稅業務辦稅資格制度,指定規模以上的物流企業方可有權可辦理物流服務出口增值稅退稅業務,以有效遏制部分小規模企業逃漏稅行為,防止稅源失控和稅收流失。
1.趙連明.跨國物流與國際貿易問題思考——基礎關系、商業成本和影響節點[J].商業經濟研究,2015(30)
2.鄒筱.“營改增”對物流業稅負影響實證研究——基于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6(2)
3.張晶.財務視域內探究“營改增”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5(21)
F81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