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付 琳 景冬冬
遇見更好的自己
文/圖_付 琳 景冬冬

“心靈成長工作坊”第七期沙龍活動現場
你了解自己嗎?你能理解別人嗎?你知道面對壓力要如何調節嗎?你知道怎樣做更好的自己嗎?如果這些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請到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心靈成長工作坊”來吧,它將教會你如何用自己的力量豐盈內心,在人生道路上收獲更好的自己。
2015年11月19日,英大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劉廣峰與省公司副總經理﹑工會主席王剛等領導一行來到工作坊參觀,對電科院豐富的文化活動﹑溫馨的工作坊環境給予高度評價。
百聞不如一見,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筆者走進了“心靈成長工作坊”,了解它的故事。和煦的陽光灑在木桌上,一杯紅茶裊裊飄著清香。書架上擺放著各類圖書,其中一本《九型人格》吸引了我的注意。
據工會主席劉新霞介紹,九型人格是研究人類性格的一門心理學理論,它把人的性格分為最基本的九種類型,能夠幫助人們了解自我﹑洞悉他人,不斷地提升自我達到更好的狀態。電科院女工委引用“九型人格”的理論,創立“心靈成長工作坊”,在企業內構建職工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圍。
2015年10月21日,恩湃高科的副總經理郭為民和設備狀態評價中心主任寇曉適的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這是第七期沙龍活動現場,5號型人格代表郭為民說:“5號型人格的特點是:優點是理性,缺點是太理性。”說出了寇曉適的心聲。
5號型人格內向﹑被動,喜歡埋頭工作卻不喜表達。經過這么一場和諧溫馨的自我剖析和大家幫助分析的討論,看似不懂人情世故的他們被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了。
工作坊的沙龍活動,是由具有典型性格的會員現場說法,運用生活中﹑工作中大量生動的案例開展“真人秀”,深入淺出地描述每個性格型號的基本特征,展開熱烈討論,分享感觸﹑分擔困惑。特別是運用“九型人格”知識來調整心態﹑疏導壓力﹑優化環境。
“關于1號型人格,我有話說,可能會得罪他們,那就是:1號是一種病。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我家里的領導就是個1號型人格。舉個例子,比如她批評做飯,她不說我做飯不好吃,而是一句話就把我打敗了。她說:‘你能把廚房收拾得像做飯之前一樣嗎?’我說:‘雖然家里你干得最多,可我們家評勞模你一定評不上,因為標準高,群眾基礎差呀!’”第二期沙龍活動上,主題發言人石光說。大家聽了會心大笑。
“其實每一種人格都有病,都需要記得常服自己的那味藥。”劉新霞說道,“學習九型人格就是要找到病癥,對癥下藥。每個人都不完美,只有了解自己,理解別人,才能更好地相處。也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清楚修煉成長的方向,成為更好的自己。”
自2014年5月23日“心靈成長工作坊”開幕,電科院已開展了七期沙龍活動﹑“三八節”特別活動﹑讀書活動等多項活動,悅讀﹑悅思﹑悅納,已成了電科院一道別樣的風景。
電科院“心靈成長工作坊”用自己的方式指導人們如何陽光地生活。不以傳授大道理為己任,而是讓大家自己去發現那個偶爾處在陰霾下的自己。不知不覺,你會發現心靈更陽光了,事業更成功了,生活也更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