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曄 □王 麗(永城市水利局)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重要性及河南省監測現狀分析
□劉 曄 □王 麗(永城市水利局)
水土保持監測是水土保持的基礎性工作,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規賦予水行政主管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能。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主要是監測水土流失情況,為水土保持工作服務,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近幾年來,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在水土保持公報、監測網絡建設管理與運行、雨后監測與調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文章分析了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功能和重要性,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現狀。
水土保持監測;河南省;重要性;基礎作用;現狀
水土資源是重要的基礎性資源,如果水土流失嚴重,直接關系人類的生存。要加強治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監測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水土保持監測主要是對水土資源進行監測,遏制惡化的環境,保護生態與資源。河南省的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是從1999年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壤侵蝕遙感調查工作開始的,近幾年來,經過不懈努力,河南省的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有了重大突破和進展。
1.1 實時數據功能
在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要設置水土保持監測點,提供水土流失的分布、面積、程度、危害等實時數據,進一步分析水土流失規律,制定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具有實時數據功能,可以對水土資源進行連續、實時監控,不僅可以掌握水土資源流失的實時情況,還能為水土保持方案提供可靠的、實時的資料。
1.2 輔助決策功能
水土流失情況是衡量一個地區土地資源、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通過實踐證明:一些經濟發展緩慢地區,往往是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因此要加強水土保持工作,以此改變脆弱的生態與環境。而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可以提供準確、及時、全面的數據,為水土保持規劃和宏觀決策制定、水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和依法行政、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措施提供輔助決策建議,不但節約資源,還能促進當地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及時準確掌握水土流失動態變化及治理成效,有利于提高國家在水土流失與防災減災等方面的應急管理能力。
2.1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是水土保持的重要組成部分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項基本國策。水土保持監測是一項戰略性、基礎性的工作,如果缺少水土保持監測數據,不但不能有效掌握水土流失的變化規律、狀況和發展趨勢,還將影響到水土保持宏觀決策的制定,直接影響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隨著水土保持工作的不斷更新和完善,已從傳統領域的山丘區治理,逐步向非傳統領域擴展,這就更需要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支持。
2.2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是水土保持法規定的重要職責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是水土保持法賦予水行政主管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體現在2011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第四十條要求“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完善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對全國水土流失進行動態監測”,由此可見水土保持監測已經以法規的形式予以重視。第四十一條明確了大中型生產建設項目開展水土保持監測的要求,用以指導水土保持監測工作。
2.3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是提高水土保持現代化水平的基本依據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是一項有科技含量的工作,是提高水土保持現代化水平的基本依據。如:一些發達國家根據自身的情況,在水土保持監測工作中制定出了適合本國的水土流失通用模型,運用此模型,可以及時準確掌握水土流失的程度、面積和分布情況,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因此提高了水土保持現代化水平,并使水土保持方案更有科學性和針對性。
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基礎較好,河南省水利廳于1984年制定了《河南省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徑流測驗與資料整編暫行規定》,對資料的觀測、記錄、計算、整編、會審、刊印等各個環節都做了嚴格具體的規定。近年來,河南省繼續加強機構建設、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推廣應用等,使全省水土保持監測工作良性發展。
3.1 全省水土保持監測規劃的編制
河南省在完成全國遙感調查之后,著手編制了“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規劃”,為后期完成水利部布置的水土保持監測和信息系統建設實施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規劃以服務于水土流失公告為目標,主要圍繞全省地貌、水系和水土流失特點,就全省水保監測工作的基本思路、方法、手段提出了初步設想。
3.2 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建設
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建設,由主管廳長直接領導,成立了建設工作組,負責全省水保監測網絡建設工作;各級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依托原有水保試驗站(所),對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點進行合理、重點布設。2011年,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和信息系統二期工程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點建設順利通過水利部驗收后,河南省形成了以省總站、6個監測分站和29個監測點為主的三級監測站網系統。在29個監測點中,18個為水土保持監測點,分屬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以實現對全省水土流失進行全方位的監測。這些監測站點布設有總控斷面、雨量觀測及天然徑流場等設施,為全省監測點建設、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3.3 水土保持雨后監測與調查
河南省對水土保持雨后監測與調查工作探索與研究有了突破是在2010年,而且還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3年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水土保持應急監測、調查工作的通知》,決定從2013年起在全省水保重點區域開展雨后監測和調查工作,使水土保持雨后監測與調查能夠更加規范和深入。
3.4 定期發布水土保持監測公報
按照2005年武漢全國水土保持監測會議精神,河南省從2006年開始編制省級監測公報,主要水土流失監測結果,重點省、重點區域、重大開發建設項目的監測成果,省內水土流失的面積、分布狀況和流失程度作為主要數據來源。每兩年編制發布1期監測公報,定期向社會發布全省水土保持監測成果、預防和治理情況等,集中反映全省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發展趨勢,以及水土流失防治情況及其效益等。公報的發布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反響和成效,截至2015年底共編制發布了4期監測公報。
3.5 水土保持監測信息化建設
為提高中國資源衛星遙感影像在水保監測中的應用水平,2011年河南省水保總站注冊為中國資源衛星簽約用戶,并陸續申請了資源衛星02B、資源一號02C、資源三號影像購置使用權,為河南省遙感影像處理和應用技術研究提供支撐。
為提高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信息化建設水平,2013年開始建設河南省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門戶網站,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微信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建立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微信客戶端,及時發布水土保持監測信息。
3.6 組織技術培訓,加強業務學習
近幾年,為提高全省水土保持監測隊伍的素質,組織人員積極參加監測中心、流域機構組織的監測技術培訓與研討。因為水土保持監測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因此河南省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監測技術培訓,以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監測水平。如組織站內監測技術能力強、參加過省級以上培訓的同志開展站內培訓,通過互相學習研討提高專業知識水平,為做好水土保持監測基礎工作提供保障;還邀請監測方面、軟硬件應用方面的省內外專家開展講座和研討交流,加強對水土保持監測技術的學習與掌握,為今后順利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做好基礎性工作。
做好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對治理水土資源流失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資源和生態保護與開發的基礎,做好水土保持監測有利于治理水土資源流失和惡化,有利于實現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和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河南省要繼續努力加強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為全省防治水土流失,生態環境建設服務。
[1]趙慶,焦建平,李建松.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8).
[2]張巖,衣強,郭華.河南省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現狀與未來[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5).
[3]劉青山.淺談水土保持監測的基礎作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低碳世界,2015(19).
[4]張慧.水土保持監測基礎作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6).
(責任編輯:左英勇)

s157
C
;1673-8853(2016)10-0008-02
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