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敏(河南省信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信陽市工業用水定額分析
□余玉敏(河南省信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作為新興工業城市,信陽市工業經濟持續增長,工業用水成為信陽市主要用水類型。為摸清該市不同行業用水水平,合理制定行業用水計劃,2010-2014年信陽對市內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用水情況進行調查分析,通過萬元工業總產值用水量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兩種定額計算分析對比,基本掌握本地區調查年度內工業用水量的總體狀況。
調查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萬元工業總產值用水量
工業用水十分復雜,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之間情況差異很大,影響工業用水的因素復雜多樣,主要與工業化進程、產業結構、用水效率、水資源條件和外部環境等有關。為摸清信陽市不同行業工業用水水平,合理制定行業用水計劃,強化企業用水效率管理,并為信陽市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目標管理和編制《信陽市水資源公報》提供基礎資料支撐,為此,信陽市開展了2010-2014年典型行業用水調查工作。
本次調查的范圍包括火力發電、采礦、金屬冶煉、金屬加工及機械制造、化工、紡織印染、食品加工制造、建材制造與建筑等9個主要行業,從中選擇有代表性的企業開展產品產量、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年取用水量、重復利用水量等項目的調查工作。通過對選取樣本企業用水量的調查,實現能基本掌握該地區調查年度內工業用水量的總體狀況目標。
信陽是一個新興工業城市,工業經濟持續增長,但各縣區產業布局差距明顯。醫藥行業中的羚銳、援生等重點企業主要集中在新縣、固始縣;電力企業、化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市區;食品行業中的華英集團集中在潢川縣;白酒制造主要集中在羅山縣、淮濱縣;而其他縣區,如息縣、羅山等基本沒有大規模的產業或企業。
根據信陽市信息工業局提供的信陽市工業情況統計表,在1055個企業中,2010-2013年選用調查企業均為66家,2014調查企業99家。
信陽市各縣、區工業總產值數據、工業增加值數據來自于2010-2014年河南省信陽市統計年鑒,工業用水量來自于2010-2014年信陽市水資源公報。
2.1 取水總量總體呈增長趨勢
總量總體呈增長趨勢,但增長率減小,其中地下水利用量逐年降低,非常規水源利用率一直較低,但總體呈增長趨勢。詳見表1。

表1 信陽市調查企業取水總量表
地表水占取水總量八成以上。地表水由于取水方法簡單、價格成本偏低、對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影響較小等因素成為企業取水的主要種類。
地下水源取水量逐年降低。2010年-2014年調查企業地下水源取水量明顯減小,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下達給信陽市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對地下水嚴格控制。信陽市現逐年壓采地下水用水大戶,一些大型企業對水質要求不是很高且地表水供水管網又能覆蓋的,必須關停地下水井。
2.2 非傳統水資源利用量低
分析調查企業5年的非常規水源,2010-2012年,取水量均不到取水總量的10%,利用率較低;2013年后,非常規水源利用量均超過地下水利用量,成為第二大水源;2014年非常規水源利用率達到15%。
2.3 重復用水利用率有所上升
從5年數據分析來看,有13家企業5年的重復用水利用率保持不變,整體呈平緩上升趨勢,但增加趨勢緩慢。
3.1 樣本企業選取原則
按照本次調查劃分的9個主要行業,根據企業規模、產值、用水量等指標,考慮信陽市八縣兩區不同工業布局,每個縣區均選取了調查企業。所選企業基本上為各縣、區支柱企業,從企業規模、用水量等方面綜合分析優選,盡量做到行業覆蓋全面,所選企業能較好代表各縣、區工業企業用水情況。
2010-2013年調查企業均為66家,2014年增加了調查企業數量,達到99家。其中浉河區30家,平橋區22家,潢川縣12家,羅山縣7家,光山縣11家,商城縣4家,息縣4家,固始縣4家,新縣2家,淮濱縣2家。
3.2 調查企業總產值占當地總產值的比重
2010-2014年調查企業取水總量及工業總產值均為實地調查,測算比例基本一致。詳見圖1。

圖1 2010~2014年信陽市調查工業總產值及取水總量所占比例對比圖
以2014年為例,99家調查企業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3.48%,調查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7.79%,取水量占全市工業取水量的15.55%。取水比例與工業產值比例基本持平。通過增加調查企業,各縣區產值比例與取水總量比例趨于合理。
3.3 行業門類代表性分析
根據《河南省用水定額》,在制定用水定額的97個工業行業中,有10個行業屬于高耗水行業。本次調查企業涉及3個行業:包括棉、化纖紡織業、有色金屬冶煉業、火力發電業。
從行業分布來看,對2014年調查的9個行業,99家企業,占調查企業取水總量比重最大的行業為火電行業,用水所占比重達51.14%;占調查企業取水總量比重最小的為采礦行業,所占比重僅為0.43%。見表2。
本次調查所選企業基本做到行業覆蓋全面,通過調查能大致掌握信陽市2010-2014年的工業用水變化狀況。行業用水方面,除采礦和紡織印染以地下水為主,其余行業均以地表水為主要水源,火電及金屬冶煉業非常規水源利用率較高。此次調查考慮用萬元工業總產值及萬元工業增加值兩種定額作為指標衡量各行業用水及全市工業用水。
根據2014年調查數據,9大行業萬元工業總產值用水量差距很大,最大為火電行業,414.40 m3;最小為醫藥行業,僅2.23 m3。
根據河南省信陽市統計年鑒及河南省信陽市水資源公報,信陽市2010-2014年萬元工業總產值用水量分別為18.38 m3、14.81 m3、14.52 m3、11.87 m3、9.56 m3;
調查企業2010~2014年萬元工業總產值用水量分別為17.27 m3、14.90 m3、14.46 m3、12.98 m3、11.02 m3;差值率分別為-6.04%、0.61%、-0.41%、9.35%、15.27%。總體分析,信陽市萬元工業總產值用水量與調查企業萬元工業總產值用水量差距不大,除2014年稍大,誤差超過10%。
河南省現行行業用水計算均使用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考慮計算,根據豫水政資[2013]9號文《河南省水利廳關于征求水資源管理控制目標意見的通知》信陽市2015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至44.60 m3。
由調查數據可以看出,2010-2012年火電行業工業增加值為負值,數據有正有負,沒有實際意義?;痣娦袠I相對獨立,在水資源公報計算中,火電用水為實測值,不采用定額法計算,因此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實際僅考慮除火電行業外的其他8個行業。
根據河南省信陽市統計年鑒及河南省信陽市水資源公報,信陽市2010-2014年萬元工業總產值用水量分別為72.03 m3、59.95 m3、59.80 m3、48.76 m3、40.97 m3;調查企業分別為44.64 m3、45.02 m3、35.72 m3、34.06 m3、40.63 m3。
分析可知,2010-2013年信陽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與調查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差距較大,主要是此期間調查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數據不完整,計算的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不準確。2014年調查企業增加至99家,調查數據完整,調查結果較為準確可靠。2014年調查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40.63 m3,與信陽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40.97 m3差距很小,差值僅為0.83%,與2014年信陽市考核目標均一致,數據可靠。
2010-2014年期間,五年定額值呈直線下降趨勢,與信陽市工業現狀,全面提高工業用水效率,控制工業用水總量思想一致,符合國家大力提倡的節水型工業社會建設要求;但五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數據均低于信陽市工業用水指標值,分析原因,一是此次調查屬于典型工業用水調查,不能完全與信陽市工業用水指標一致,二是企業可能為各種各樣原因,水量數據上報值偏小。
此次工業用水典型調查,調查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資料完整性與準確性。大型企業相對管理完善,資料較齊全、準確;部分企業因經營狀況不佳、管理不嚴格等原因,有資料不齊全的情況;部分企業拒絕提供用水量或者年產量,且存在部分企業工業總產值與年產量對應不上等情況。二是行業總類太多,對各行業用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值定額了解較少,僅考慮規模以上及規模以下用水定額,無法準確判定其合理性。三是企業產品種類繁多的企業,無法利用《河南省用水定額》上定額值總產量來分析,如信陽羚銳制藥,產品種類眾多,口服液、膠囊、膏片、片劑、針劑等,每種產品用水定額值都不一致。
綜上所述,信陽市工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工業用水量逐年增長,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節水技術的發揮和完善,工業用水量將趨于平緩發展的趨勢。從此次調查數據可以看出,信陽市工業用水存在兩大問題:企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偏低及非常規水源利用較小。
因此,進一步加強用水管理,堅持工業用水節水規劃,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確保信陽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高企業的用水重復利用率,通過節水戰略,改變生產工藝或者采用節水生產工藝,以及合理就行工業或生產布局,以減少工業生產對水的需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加快推進工業循環用水的使用。
TV 213.4
A
1673-8853(2016)10-0042-03
2016-07-11
(責任編輯:劉長垠)
余玉敏(1984-),女,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水文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