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吉爾/編譯
理查德·F·赫克(1931-2015)
呂吉爾/編譯

享有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也叫溝呂木-赫克反應)之父之譽的有機化學家、美國特拉華大學名譽退休威利斯·哈林頓化學教授、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分享者理查德·弗雷德里克·赫克(Richard Frederick Heck)博士因病于2015年10月9日在他的住地菲律賓馬尼拉去世,終年84歲。
赫克博士與美國珀杜大學的日本科學家根岸英一博士和日本北海道大學的鈴木章博士一起,因對一種被稱為有機合成中的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技術的研究,分享了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通過實驗發現,碳原子能和鈀原子連接在一起,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這一開創性的研究在許多領域改變了世界。
赫克于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開始設計該反應,用鈀作催化劑使烯烴與芳基鹵相偶聯,這顛覆了碳-碳單鍵形成的化學陳規。赫克的技術把碳原子編織在一起,使它們形成一個用以建造復雜碳基分子的穩定“骨架”(交叉耦聯這個術語的意思是指聯接不同結構的分子)。這一技術讓化學家們能夠精確有效地合成他們所需的復雜化合物。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技術具有廣泛的用途,已在科研、醫學和電子工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被用于多種多樣化學品的合成,包括藥品生產和研發、DNA測序和電子顯示屏等領域的新型材料。
該反應的發現使得生產用于治療癌癥、HIV、哮喘、偏頭痛、胃病等疾病的新型藥物成為可能。該研究徹底改變了DNA測序方法,使得把有機染料偶聯到DNA堿基上成為可能,這對于人類基因組工程來說十分重要。赫克博士的成就散布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和種種產品當中,從防曬劑到超薄型電腦顯示器。
赫克博士的職業生涯始于1956年到大力神公司——位于美國特拉華州維明頓的一家化學和軍火公司——擔任研究化學家。在那兒他開始研究過渡金屬催化機制,并研究當時人們知之甚少的鈀化合物。
在大力神公司工作期間,赫克博士通過用鈀作催化劑把烯烴偶聯到有機汞化合物上而發展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反應——烯烴芳基化反應。在該公司工作期間,他研究了所謂的“有機金屬化合物”——既包含碳原子又包含金屬的化合物,并研究了它們如何能被用來獲得簡單分子以便與其他分子形成更復雜的新鍵。
后來,在1971年,赫克博士加盟美國特拉華大學,他開始用毒性較小的有機鹵化物代替有機汞。在特拉華大學期間,他發明了“赫克反應”,該反應利用金屬鈀作為催化劑來讓碳原子連接起來,這在大自然里是極難實現的奢望。他設計的反應已經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有機化學家的一種重要工具。
雖然赫克的成就得到科學同事們的承認,但好多年來,它幾乎沒有激起制造商們或資助機構的興趣。在1980年代,他甚至失去了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研究資助金和美國化學學會的石油研究基金,這迫使他于1989年提前退休。
只有到了后來的歲月,其他人才逐漸認識到赫克反應對于有機化學來說有多么重要。得益于其高效、快速并在低溫條件下產生有機化合物的能力,它現在被廣泛用于醫學、制藥、電子和工業等領域。
它的應用包括把熒光染料偶聯到DNA鏈上以繪制出人類基因組圖譜,生產更薄的電路板用于智能手機等裝置,開發用于治療癌癥、艾滋病、哮喘、偏頭痛、皰疹等疾病的化合物,以及新型除草劑和防曬劑。

理查德·赫克與根岸英一、鈴木章在2010年諾貝爾獎頒獎現場
理查德·赫克于1931年8月15日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春田市,是一名百貨公司推銷員和一位家庭主婦的兒子。童年時對營養物和植物顏色的迷戀,讓他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于1952年獲得理學士學位,1954年他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物理有機化學博士學位。隨后到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后階段的學習和研究。
他于1979年與他以前去馬尼拉旅游時邂逅的菲律賓女子索科羅·納爾多(Socorro Nardo)結婚。在他從特拉華大學提前退休之后(他仍是該大學的名譽退休教授),他們把時間分配給了美國和菲律賓。
自2006年起,他們完全隱居于菲律賓,住在大馬尼拉地區奎松市一個小區。在那兒,赫克把大量的時間用于培植蘭花、養育寵物鳥。
赫克博士的妻子在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宣布之時透露,她其實每星期都在當地教堂里祈禱,希望對他丈夫的認可最終會到來。赫克博士此時正遭受多種病痛的折磨,他把該獎項描述為是妻子的最大成就,并表示不遺憾該認可沒早點到來。
他回憶說,“我當然高興自己做了一些有用的事情。許多人孜孜研究了許多年,結果還是沒能發現什么有用的東西。”
但是,遲到的榮譽并未給赫克博士帶來安詳的晚年,由于疾病纏身,他不得不頻繁出入醫院。又由于沒有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投資賺錢,赫克在退休后除了退休金以外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為了治病,他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結果因無力支付高昂的醫藥費而被私人診所掃地出門,最終因多器官衰竭在菲律賓馬尼拉的一家公立醫院離世,客死異鄉。
赫克博士的妻子于2012年去世;他們沒有子女。2015年10月13日,赫克博士在馬尼拉一處公墓下葬,他的墓緊挨著已故愛妻之墓。
一些享有聲望的獎項可以體現赫克博士的貢獻。2004年,特拉華大學化學和生物化學系設立了赫克講座,這是一個表彰金屬有機化學領域顯著成就的年度獎。2005年,他因實質性的化學創新應用被美國化學學會特拉華分會授予華萊士·卡羅瑟斯獎。2006年,他因合成方法方面的創新性研究從美國化學學會獲得赫伯特·布朗獎。
美國特拉華大學的代理校長南希·M·塔吉特(Nancy M.Targett)說:“他的開創性研究能得到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褒獎,說明科學探究對我們大家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多么深遠的影響。”
特拉華大學前同事、化學和生物化學杰出教授約翰·伯邁斯特(John Burmeister)說:“赫克反應現在被普遍認為是曾被發現過的最有用的有機反應之一。在自1980年以來的科學文獻中被引用了大約120 000次。”他回憶說,“赫克博士既文靜又謙遜——是的,甚至可以說有點兒靦腆。他的教學風格淺顯易懂,非常有魅力。他因童年時落下的殘疾而走路有點瘸,拄著一根大拐杖,但一旦到了有機研究實驗室里,他就是一位巨人,一頭獅子,一個天才!”
[資料來源:Chemistry World][責任編輯:彥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