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鋒馬晉平/編譯
乳腺癌四大難題
張國鋒馬晉平/編譯

●盡管過去幾個世代里,乳腺癌的治療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研究者仍苦于一些乳腺癌治療的難題。
意義:乳腺癌的治療不僅昂貴、痛苦,更毀人形骸。鑒別真正有威脅的腫瘤可以使治療有的放矢,同時使成千上萬女性免于有潛在危害的治療手段。
現狀:大約15%~30%由篩查發現的乳腺腫瘤即使不處理也只有很少概率影響預后。乳腺導管原位癌是一種常見的乳腺導管癌癥,它很少轉變為侵襲性,但是診斷為乳腺導管原位癌的女性大多數選擇手術治療。
前景:研究者正尋找有助于預測腫瘤轉歸的基因和分子生物標志物。盡管這些預測永遠不可能絕對準確,但是研究的一小步可能是臨床實踐的一大步。
意義:女性面臨著眾說紛紜的篩查建議。她們該從40歲開始每年篩查、50歲后每兩年篩查抑或不篩查?盡管過度篩查會出現假陽性,但是不參與或者不及時篩查都可能導致本可預防的死亡。
現狀:在規律通過乳房X線照片篩查20年的人群里,每1 000名女性能夠減少4例癌癥死亡。40歲年齡段女性人群中,篩查的好處似乎并不明顯。
前景:放射科醫師正致力于提高乳腺成像的準確性和清晰度。公共衛生專家也正在修訂循證指南來指導乳腺癌治療,以此將治療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減少到最低。
意義:免疫治療或許是對抗乳腺癌的制勝法寶,也或許只是更大的失望,或者兩者都是。對于某些女性,免疫療法不僅僅是一種治療方法,更是治愈的希望。
現狀:目前正有超過40個臨床研究在不斷積累數據。截至目前止,免疫療法,包括抗癌疫苗、單獨或者聯合其他療法,似乎對于“三陰性乳腺癌”有特別光明的前景。
前景:每一例癌癥都是不一樣的,不同個體的免疫系統也不一樣。如何針對不同個體應用合適的療法將是未來乳腺癌治療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挑戰。
意義:明確乳腺癌易感女性群體及其原因,或許可以闡明乳腺癌的根本病因,并有望促進乳腺癌的預防及治療。
現狀:雖然一些攜帶BRCA突變基因的女性更易于發生乳腺癌,但是這些與基因突變相關性高的女性的患病風險因素仍主要是激素水平、體重控制和妊娠,其中激素水平又受到日常鍛煉的影響。
前景:研究者的焦點正逐漸從BRCA基因突變轉移到可能促進乳腺癌惡化進展的其他基因突變。盡管這些基因與實際病情的關聯可能弱于BRCA,但找到這些基因突變仍然有助于挽救乳腺癌病人的生命。
[資料來源:Nature][責任編輯:彥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