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紅
發揮農業機械推廣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郭曉紅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農業發展十分迅速。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機械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想我國農業進一步發展,必須對農業機械進行大力推廣,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的同時,也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先介紹了農業機械推廣的作用,接著分析了農業機械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進而對如何做好農業機械推廣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進行深入研究,以供參考和借鑒。
農業機械 推廣 農村發展 研究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十分迅速,作為農業生產組成部分之一的農業機械,對其的推廣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目前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對于農業機械的推廣存在一系列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相關部門和人員要加大對農業機械的推廣力度,不斷總結限制農業機械推廣的不利因素,并找到解決措施,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從理論上來講,首先,農業機械在提高了生產效率后,必然會出現大量的剩余勞動力,這些原本從事農業生產的人群將會轉入第二和第三產業中去,這樣既調節了產業結構,又能夠使原來的農民在其他行業中取得更多的收入;其次,機械化在擴大了生產規模后,能夠刺激農產品的市場流通,農業產品附加價值就會增加,同時能夠保障農民收入;最后,從農業機械化較為發達的地區經驗可以看出,農業機械推廣程度越高,農民對于機械設備使用越普遍,農業發展就越快速,農村經濟就越穩健,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就越高。機械帶動致富已經是被證明的事實。
(二)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農業機械由于優越的工作性能,其生產能力是人力和畜力所不能比擬的,使用機械化生產,可以在更少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任務,而且對于人力要求大大降低了,因此在農業產品的生產效率上就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因為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可以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當生產形成一定規模后就可以進行產業化經營,而規模擴大后對于農業機械的需求又會帶動對其的推廣,如此便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三)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農業機械推廣對我國一直提倡的產業結構調整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一定會促進機械生產等工業的發展,同時也能夠促進配套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發展,而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又能夠反哺農業,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農業機械推廣可以拉動我國的三大產業鏈條,產生連鎖反應。另一方面,農業人口在機械化生產大規模使用后,必然會涌入工業或是服務業中,為其他行業提供充足的勞動力。總之,農業機械的推廣能夠有效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一)資金投入不足
由于地方各級財政經費投入不足,對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深入推進造成了制約和影響,造成有些農業機械推廣項目無法開展。由于各級農業機械推廣機構工作經費欠缺,造成部分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深入推進力度不大,效果不明顯。[1]
(二)推廣力度不到位
很多地區對農業機械的推廣力度不夠,存在宣傳只是走形式、走過場的狀況,未能實實在在地落實宣傳工作,造成很多群眾對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不認識、不理解,對適用的一些農機種類、性能、使用保養、操作方法等還存在一些認識盲區,影響了我國農業機械的進一步推廣和運用。同時,農業機械在農田作業中的重要作用和主要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三)農業機械保養維護困難
農業機械使用之后要進行定期保養維護,但大多數農戶不懂得保養維護和操作使用方面的常識以及相關專業知識,無法進行有效的維護和保養,也不能進行正確的操作使用,影響了機械效能的發揮,從而影響了廣大農業機械用戶使用的積極性。
(一)思想觀念的影響
我國廣大貧困地區多遠離區域經濟發展中心,科技、交通、信息、人才、物流、公共服務及農業機械等資源仍十分匱乏,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很難得到發揮。農業耕作方式粗放,即使擁有小型農機具,也常因運行、拆裝、操作、故障及維修等問題,無法正常發揮農機具所具有的功能,有時甚至還會延誤農時,造成損失。同時,由于山高路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思想保守、觀念落后及單家獨戶的經營方式等因素,造成該地區農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不強,仍保持原始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勞動生產率低下,對現代農業機械缺乏正確的認識,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程。
(二)地理環境的影響
目前,廣大農村地區采用的是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面積分散、耕地地塊小、集中度低,能夠集中連片進行耕地作業的有效利用土地較少,同時由于廣大田間道路不通暢、田埂多、機械田間轉移困難,導致作業效率偏低,使農業機械無法進行正常作業。[1]
(三)人員素質的影響
由于基層農機推廣部門人員存在編制、待遇、職稱等多方面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和解決,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主動性,影響了他們水平的正常發揮和潛能的釋放。同時,現有的農業機械推廣人員存在知識更新速度緩慢、學歷偏低、人員結構單一、年齡老化等問題,對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較少,外出參觀、考察、交流的機會不多等原因,從而影響了農機推廣工作的正常有效開展,不能完全滿足農機推廣工作的需要。
(一)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政府是農業機械推廣的主導者和宏觀指導者,政府對于農業機械推廣的重視程度和政策對推廣質量和規模都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相關政府部門一定要做好指導和支持工作。從國家層面來講,第一,通過政策優惠和財政劃撥的方式為農業機械推廣提供優勢資源;第二,要做好宏觀調控工作,合理地運用市場機制。從地方政府層面來講,第一,要做好具體引導和協調工作,搭建推廣平臺,協調各方利益;第二,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在鄉(鎮)建立農機推廣站、機械維修服務中心等。[2]
(二)建立農業機械示范基地
建立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示范基地的目的在于引入國外先進的科研技術,加大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力度,以實現增強農業示范基地的示范效果,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通過合理調解當前的農業產業結構,加強與科研單位和農業機械生產單位之間的聯系,采用現代化的經營手段來提高示范基地農民的實際收益,以此為其他基地樹立榜樣,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繼而實現生產活動區域的科技化。
(三)提升農業機械推廣人員的素質
針對目前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不強,需要不斷加大對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上級農機推廣部門需加大對縣、鄉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每年有計劃地組織基層農機推廣骨干和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業機械專業大戶到外地參觀考察交流學習,借鑒外地的一些好的成熟的經驗和做法,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術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推動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深入開展。
農業機械的推廣對我國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目前,我國農業機械推廣工作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阻礙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針對農業機械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從而加大農業機械推廣力度,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的同時,也為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為河南省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站)
[1] 王東起.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06):91+124.
[2] 楊志清.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的幾點建議[J].科技傳播,2016(18):175-176.
[3] 魏秀芝,甄懷林.發揮農業機械推廣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3(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