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強
【摘 要】教學工作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是教師能否做到以真情打動孩子的心,使他們樂意接受你的教育,教師能夠以寬廣的胸懷博愛每一位學生。有道是“金誠所至,金石為開?!苯處熤挥姓嬲\的關心愛護學生,給學生以愛心、耐心、誠心,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才能贏得教育的主動。
【關鍵詞】愛心;耐心;誠心
在教學工作中,經常會碰到不少事與愿違、令人失望的事。其中,最讓人頭痛的,莫過于孩子對老師的再三教育、引導無動于衷。老師該講的道理都講了,該用的措施都用了,覺得已竭盡全力,而他們卻似乎不領這份“情”,依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繼續著自己的錯誤,教育效果甚微。久而久之,還導致了師生之間的對立。雖說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可是,為什么有時候教師的努力會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呢?其實,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問題的關鍵是教師能否做到以真情打動孩子的心,使他們樂意接受你的教育,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
一、散發愛心
教育本就應該是充滿感情的事業、充滿愛的事業,可惜我們卻總是習慣于把它變成單純的“馴服”和“灌輸”工作,習慣于“以理服人”,而忽略了“以情感人”。我班有個叫國明瑞的孩子,從不主動與人交流。記得第一次與他談話,我問他:“你叫什么名字?”他憨厚地笑了一下,不答。這時一大伙的學生圍上來,嘰嘰喳喳地說:“老師,他叫國明瑞,不愿跟人說話……”聽到同學你一言我一語,國明瑞的臉倏地紅了,緊接著眼圈也紅了。我一看這情景,知道這學生雖然不愛說話,但自尊心極強,很好補救。于是我立即對那一伙學生說:“請你們不要打擾我與國明瑞的談話好嗎?我最想聽到的是他自己大聲地把自己的名字說出來,在老師的心目中,每個同學都是聰明的、可愛的……”我的話還沒說完,國明瑞就大聲地哭起來。通過這次不成功的談話,我發覺他自卑感嚴重。要想徹底改變這個學生,首先就要幫他樹立自信心,除了多次與他談心,多關心他的生活,沒過多久,我就發現他特別愛勞動。于是,我在一次班隊會上專門留有十分鐘談他的優點與最近的一點小進步,并增選他為勞動委員,同時向他本人和其他同學提出了許多要求。擔任勞動委員后的他,各方面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靦腆變為大膽。兩個多月過去了,如今的他不但上課主動發言,課后還成為我的好幫手。這就是愛的力量。
教師能夠以寬廣的胸懷博愛每一位學生。教師的愛如同陽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潤萬物,但是,愛并不意味著遷就放松,而是嚴而有愛,愛而從嚴。只要充滿愛,學生們一定會喜歡。
二、傾注耐心
我覺得,首先,一位老師要能夠象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學生,靠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教師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貴的教科書,大到世界觀、人生觀,小到舉手投足,都滲透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如果我們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質吸引學生,令學生欽佩,那么,我們的教育就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平時,遇到有的同學肚子不舒服,我會把他叫到跟前,幫他揉一揉;有的同學感冒了,我會用自己的臉貼近學生的額頭,試一試他是否發燒;有時遇到同學值日不認真,我會拿起笤帚,和他們一起掃;有的同學進步了,我會送上一句鼓勵的話語“孩子你的進步真大,繼續努力,老師相信聰明的你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還有,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鉛筆,扶起不慎摔倒的同學,平時遇到學生熱情的招呼,自己面帶微笑的回應,幫放學時匆忙穿衣服的同學拉上拉鏈;課堂上主動為學生撿起掉下的鉛筆,為在運動會上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同學獎勵一個小小的筆記本……,我看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我想教師的人格魅力可能就是體現在這樣一件件小事上。
有人說:人心是土地,感動是泉水。只有教師的真誠關心,持久熱愛,才能溶化學生心中的"堅冰",激發他內在的前進動力,點燃他積極進取的自信之火。
三、施加誠心
關心熱愛學生是一種真實的感情,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祖國下一代的無私的愛。它不是做給學生看的,更不是做給領導看的。做教師的應真心實意地為學生的成長著想,要深入他們的內心,理解他們的難處,與他們進行心靈的交流。在我班,字寫得最不好的是李程。每次作業,他總是寫得歪歪扭扭。對此,我總是說:“來,讓老師幫你?!闱疲@個字多端正,象這樣寫就對了。”當學生犯錯誤時,老師不僅要真誠地指出他的錯誤,更要給他自信、希望。無論是親切的交談,還是嚴厲的批評,無論是滿意的微笑,還是惱怒的生氣,甚至是傷心的淚水,都應該是真實的,誠摯的。用"誠心"打動學生的心靈,引起他們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鳴,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有道是“金誠所至,金石為開。”教師只有真誠的關心愛護學生,給學生以愛心、耐心、誠心,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使他們大膽地說心里話,促進師生之間情感交流,才能贏得教育的主動,更好地教育他們。
參考文獻:
[1]《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李鎮西.四川少兒出版社,1998年版.
[2]《葉圣陶教育文集》葉圣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