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生產率是決定一國經濟是否具有未來增長性的標志性指標。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近20年時間,與美國、歐元區、日本、印度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國勞動生產率增速是最快的。但同時,2015年我國勞動生產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當于美國勞動生產率的7.4%。
專家指出,我國勞動生產率提升的一個重要基礎是人才紅利。從數據看,目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年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年左右,接近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國的教育模式正逐步完善,正逐步從以獲取知識為主,向強調創新思維的素質教育模式轉變,這有利于未來我國勞動生產率的持續增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蔚然成風,已經并將繼續取得明顯成效,這有利于持續提高我國勞動生產率。位于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的創新理念,與全要素生產率直接相關,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重新配置社會資源,化解過剩產能,促進企業效益和資源配置率的提升,是一種重大創新,對于提升生產效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