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內容摘要:消費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在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互聯網經濟規模在近10年來獲得了快速發展,互聯網電商與互聯網廣告是其中兩大增長板塊。本文研究發現互聯網經濟通過影響就業、產品營銷、商貿流通來促進居民消費發展,文章最后提出了互聯網經濟促進城鎮居民消費增長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經濟 城鎮居民 消費
中圖分類號:F062.5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將擴大國內消費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一項主要措施。在我國消費結構中城鎮居民消費占據了主要位置,因此研究城鎮居民消費也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經濟在促進居民消費上起到了明顯的作用。互聯網經濟就是以互聯網為中間平臺,將消費者與生產者進行聯系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在當前的技術變革時代互聯網經濟發展速度十分迅猛,極大改變了居民消費的方式和程度,而在這其中城鎮居民受互聯網經濟的影響最為明顯,其消費方式和消費觀念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互聯網經濟雖然促進了城鎮居民消費的發展,但是在這一促進過程中仍然還存在一系列問題。為此,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了互聯網經濟促進城鎮居民消費增長的實現路徑。
我國互聯網經濟與居民消費發展現狀
(一)我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現狀
根據我國工信部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進行整理,得到如表1所示的我國互聯網經濟發展數據。從表1所示的數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從2006年到2015年的10年時間內我國互聯網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經濟規模總量從3.45千億元迅速增長到42.75千億元,累計增長了39.3千億元,累計增長率為1139.13%,年均增長率高達113.91%。第二,從2006年到2015年的10年時間內我國互聯網電商經濟規模也獲得了快速發展,互聯網電商經濟規模總量從1.79千億元迅速增長到22.23千億元,累計增長了20.44千億元,累計增長率為1141.90%,年均增長率高達114.19%。第三,從2006年到2015年的10年時間內我國互聯網廣告經濟規模也獲得了快速發展,互聯網廣告經濟規模總量從1.07千億元迅速增長到13.25千億元,累計增長12.18千億元,累計增長率為1138.32%,年均增長率高達113.83%。綜合以上分析可知:我國互聯網經濟規模在近10年來獲得了快速發展,其中互聯網電商與互聯網廣告是其中兩大增長板塊。我國互聯網經濟之所以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快的發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首先,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速度較快,這是我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條件。其次,我國在互聯網基礎信息的建設上投入力度較大,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速度較快。再次,我國居民的互聯網消費熱情不斷高漲。
(二)我國居民消費發展現狀
根據統計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在世界上屬于少有的高儲蓄低消費國家。即使是與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的居民儲蓄率仍然較高。居民的高儲蓄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費的發展。但是,近年來在我國大力提倡居民消費的政策背景下我國居民消費增長水平有了較大提升。
表2是2000年到2015年我國居民消費的相關數據。從表2所示的數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從2000年到2015年的16年時間內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整體上呈現快速發展狀況,從2000年的3.56萬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12.68萬億元,累計增長9.12萬億元,累計增長率為256.18%,年均增長率為16.01%。第二,從2000年到2015年的16年時間內我國居民的大宗消費品消費總額整體呈現快速發展狀況,從2000年的1.85萬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6.40萬億元,累計增長4.55萬億元,累計增長率為245.95%,年均增長率為15.37%。從大宗消費品消費總額占居民整體消費比重來看,大宗消費品消費總額約為居民消費總額的一半以上,這說明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中買房、買車等大宗消費占整體消費的主要比例。綜合以上數據可知,我國居民消費總額整體上是在不斷發展的,其中大宗消費品在居民消費中占據了主要比例。
互聯網經濟發展促進城鎮居民消費的作用機制
(一)通過影響就業來促進居民消費
居民就業情況直接影響到居民消費能力,充分的就業以及高質量的就業能夠增加居民收入,從而推動居民消費發展。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下社會就業有了新途徑,互聯網經濟帶來了新的就業方式。互聯網經濟在促進就業上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通過互聯網企業的發展而產生需要懂互聯網技術的崗位,這些崗位為求職者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例如,在一些企業中由于新開了互聯網銷售平臺,因此需要招收專業的客服人員、網店維護人員等崗位。第二,為居民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從而幫助居民更好的自主就業。以淘寶為主的互聯網電商平臺給予普通居民更好的自主創業機會,失業者或者是一般工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來開辦自己的網店,從而實現自主創業和增加收入。第三,互聯網經濟發展在電商上表現得最為直接,而電商的發展直接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這也就增加了物流業的就業崗位,進而促進更多的居民就業,這為其消費提供了基礎保障。
(二)通過影響產品營銷來促進居民消費
1.通過特色的消費服務來促進居民消費。在傳統營銷中,營銷的針對性相對欠缺,企業在進行產品的生產與市場廣告宣傳時只能進行一個“模糊”的目標定位。在互聯網經濟發展時代消費者的瀏覽足跡會被平臺自動記錄下來,并且與眾多的瀏覽信息一起被記錄和分析。而企業就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確定生產什么樣的產品,以及在什么時期進行生產和市場投放,從而為居民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消費服務。當前世界奢侈品牌“香奈兒”在進行產品的設計和推出時就十分注重對消費者需求信息的分析。在“香奈兒”的內部已經組建了專業的全球資訊信息處理中心,對各個分店的客戶信息進行定期的收集、處理。并將這些信息集中傳達給設計部門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可由此做出針對性的改變。正是這種以數據分析為基礎的產品設計,使得“香奈兒”能夠較為迅速地了解顧客具體需求并同時做出滿足顧客需求的改變。而顧客在看到“香奈兒”為自己需求做出改變后,進一步提升了對該品牌的忠誠度和滿意度。這也是在當前全球奢侈品牌迅速發展過程中,“香奈兒”一直處于市場領先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互聯網經濟發展時代,生產企業以大數據收集為基礎,為消費者提供特色化的銷售服務,從而促進消費發展。
2.通過提高消費服務的針對性促進消費。在大數據時代,企業的營銷可以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更好地將不同的商品銷售給有需要的消費者,進而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精確營銷活動可以分為3個類別:第一,以顧客的瀏覽習慣為基礎提供針對性的服務。例如,某電子產品銷售企業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得知A顧客經常瀏覽一些價位在1000元以下的手機。第二,企業根據顧客的購買習慣數據來為其提供合適的產品。例如,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發現B客戶經常會在互聯網上購買一些中等價位的食品,并且這些食品主要是進口食品或者是干貨類食品等,那么企業就可以為其整理一類價格中等的進口食品或者是干貨類食品,并將這些信息發送給消費者,從而為其提供更好地瀏覽路徑。那么在這種背景下消費者的點擊率和購買率也將得到相應的提升。第三,企業可以根據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對于促銷的熱衷程度來引導其消費。例如,某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得知本公司產品進行優惠券方式促銷時的產品銷量狀況,從而明確優惠券促銷對于促進銷量增長的作用,進而及時推出優惠券等促銷手段來刺激消費者的消費。這也是一種針對性的營銷。
(三)通過影響商貿流通來促進居民消費
在互聯網經濟環境下,通過商貿流通也能夠對居民消費產生影響。第一,優質、高效的商貿流通業能夠以快速、低價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服務,相反,則難以為消費者提供讓其滿足的產品服務甚至是無法將商品傳遞到消費者手中。第二,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會引導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例如,在過去小龍蝦的遠距離流通較為困難,因此人們夜間消費的情況較少,而隨著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小龍蝦可以被運輸到更遠的地方,所以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夏天形成了吃小龍蝦宵夜的消費習慣。第三,居民能夠消費到什么樣的產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商貿流通業能夠將什么樣的商品以什么樣的數量運送過來。商貿流通業越發達能夠傳遞給消費者的產品數量和質量以及種類就越加豐富,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就會得到提高。第四,商貿流通業在社會生產活動體系中居于交換環節。各種類型的商貿流通業模式是實現消費者最終消費需求的必要條件,沒有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難以被有效滿足。商貿流通業通過在與消費者的接觸中了解消費者的最新需要,并反饋給生產者使其調整生產活動以滿足市場需求。
互聯網經濟發展在促進城鎮居民消費增長中的問題
(一)互聯網經濟對就業的負面影響制約城鎮居民消費發展
在互聯網經濟發展背景下,原來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崗位已經越來越少。需要的高技術人才或者是專業性技術人才卻越來越多,由此也造成了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下我國就業市場的結構性失業現象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在2016年發布的數據可知:第一,從2012年到2015年的4年時間內我國互聯網技術性人才的需求量累計增加155.564萬人,累計增長率為42.29%。但是,市場滿足率卻不足70%。第二,從2012年到2015年的4年時間內我國一般性人才的需求量累計減少68.171萬人,累計下降率為13.37%。而同期市場上對一般性人才的供應量約為需求量的1.7倍到2.5倍之間。由此可知會有很大一批一般性人才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下的就業受到影響,而他們卻無法向互聯網技術性人才崗位轉移。最終就造成了互聯網技術性人才崗位嚴重缺人,而一般性崗位存在大量人員失業的狀態。而人才的就業不足將影響其收入水平,最終降低其消費。
(二)互聯網經濟對營銷的負面影響制約城鎮居民消費發展
互聯網營銷對居民消費的負面影響體現為:互聯網的虛假營銷宣傳,從而使得消費者利益受到損害。圖1是消費者協會發布的互聯網虛假營銷宣傳增長示意圖。從圖1可以看出從2010年到2015年的6年時間內互聯網虛假廣告營銷宣傳整體上是呈現出動態增長的,增長率在2015年高達12%以上,這就說明互聯網的虛假營銷宣傳現象較為嚴重。
(三)互聯網經濟對商貿流通的負面影響制約城鎮居民消費發展
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商貿流通業的支持,要實現互聯網經濟對城鎮居民消費的促進作用,更加需要有高效的商貿流通體系。在我國互聯網經濟發展中商貿流通體系還存在不完善問題,從而限制了互聯網經濟對居民消費的促進作用。這些不完善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運輸車輛在進入城市以后往往也會因為堵車和行駛的限制而在最后一段距離上出現問題。其次,由于一些產品自身的特殊性,很多產品要保障質量或者是新鮮性就必須冷藏運輸或者是恒溫運輸,這就要求運輸的工具具備智能化的溫度調控能力。但是,這類具備一定水平的智能運輸車輛在我國的商貿流通業中數量較少,這就使得特殊產品在運輸過程中變質率升高。例如,農產品的數量一般較大且往往需要大型的冷庫進行存放,而我國在農產品冷庫建設上存在不足,很多農產品因為無法得到有效的存儲而變質。
互聯網經濟發展對城鎮居民消費促進作用的實現路徑
(一)互聯網經濟下通過促進就業推動城鎮居民消費發展
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城鎮居民的就業,而城鎮居民的就業則可以推動城鎮居民的消費發展。為此,就必須針對當前互聯網經濟對城鎮居民就業的不利影響,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從而促進城鎮居民的就業以進一步推動城鎮居民的消費發展。為此,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通過市場機制解決就業問題。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下我國要解決就業形勢不佳的問題,就必須在政策上進行創新。所以在互聯網經濟的背景下我國政府應當更加強調發揮市場的作用。政府在制定相關的就業政策時應當將市場機制充分予以考慮,通過市場機制來為促進就業提供便利。第二,要對勞動者傳統的“等、靠”思想進行更新,引導他們自主參與到市場經濟中,提升在市場中尋找工作的積極性和動力,鼓勵勞動者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下根據新的經濟發展熱點來進行自主創業,從而推動就業的新發展,并帶動更多人就業。
(二)互聯網經濟下通過營銷創新推動城鎮居民消費發展
在互聯網經濟發展背景下市場營銷同樣在發生巨大變革,要更好地發揮互聯網經濟中營銷對于城鎮居民消費的促進作用,就必須做好以下方面:第一,更新營銷觀念。觀念屬于一種意識,它能夠對人的實踐活動產生指導作用,推動人們去從事一項創新性的活動。互聯網經濟的出現是一種新的概念,這種概念的出現對于一些傳統企業管理者而言是難以在短時間內接受的。要實現大數據下的企業營銷創新就必須要有這些企業管理者的認同。所以,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推動這些管理者認同大數據的價值。第二,強化數據庫建設與管理。企業要想發揮互聯網經濟對營銷的支持作用,前提必須是有“大數據”,而這些大數據必須有一個系統的管理和存放體系。為此,企業要通過自身技術研發或者是借助外部力量等方式來設計自己的大數據庫。
(三)互聯網經濟下通過完善商貿流通體系推動城鎮居民消費發展
要更好發揮商貿流通體系對于互聯網經濟下城鎮居民消費的促進作用,就必須大力培養商貿流通體系的信息技術人才。要建立起信息化支持下的商貿流通體系就必須有一批懂技術、會經營、會操作的高水平從業人員,為此就必須加強對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培養。在這一過程中政府、企業以及個人應當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首先,政府部門應當定期舉辦相關的商貿流通業現代化信息技術培訓活動,讓從業人員和準備從業的人員掌握一定的信息化下的商貿流通業經營技能。其次,高校應當發揮其人才培養功能。一方面招收商貿流通專業的學生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則是對社會上已經從業的商貿流通人員進行再次培訓。企業應當建立起信息化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產業人員的長期培訓機制,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升和完善。最后,作為從業者個人也應當高標準要求自己,積極學習現代化的流通技能。
結論
通過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第一,我國互聯網經濟規模在近10年來獲得了快速發展,其中互聯網電商與互聯網廣告是其中兩大增長板塊。我國居民的消費總額整體上是在不斷發展的,其中大宗消費品在居民消費中占據了主要比例。第二,互聯網經濟發展通過影響就業、產品營銷、商貿流通來促進居民消費。第三,互聯網經濟對就業、營銷、商貿流通業的負面影響制約城鎮居民的消費發展。第四,文章從就業、營銷、商貿流通三個方面提出了互聯網經濟促進城鎮居民消費發展的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