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
李敖:風流才子的政治與愛情
弘文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著有《北京法源寺》《陽痿美國》《李敖有話說》等100多本著作,前后被禁九十六本的李敖,被認為是“中國近代最杰出的批評家”。你又如何評價這位嬉笑怒罵皆文章的一代怪才?
一生嬉笑怒罵,以筆做武器與黑暗斗爭。兩次鋃鐺入獄,最終全身而退,名利雙收。曾深入政治漩渦,卻無力從內部改變腐敗的政局。
他一生身邊美女無數,風流成性,卻能讓美女以坐他的大腿為榮。年近六十,迎娶小自己三十歲的美女為妻。他愛政治也愛姑娘,他被恨他的人千夫所指,對他恨的人橫眉冷對。他就是“我就是喜歡你們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的李敖。
李敖1935年生于哈爾濱,少年時在北京度過,十二歲起發表作品,已有“神童”之稱,1949年隨父母遷往臺灣。
李敖從小癡迷胡適的文章,把他視為心中偶像。十七歲的李敖在臺中給胡適發了一封長達兩千字的信,開啟了追星之路。高中時李敖寫了一篇論《胡適文存》的文章,后在《自由中國》刊出。從讀到李敖在中學時寫給他的信起,胡適就記住了這個年輕人的名字。這次讀了李敖的評文,胡適進一步加深了對他的印象。
1958年4月,從美國回來的胡適約李敖到錢思亮家,在談話中胡適十分贊賞李敖治學的勤奮,稱自己忘了的著作李敖居然能“找得到”,“你簡直比胡適之還了解胡適之”。除這次長談外,胡適和李敖小談過三次,并寫過三封信給李敖。李敖窮困潦倒之時,不得不把褲子都拿到當鋪去當,得知此事的胡適寫了一封信給他,并送上一千元支票。胡適賞識李敖的才華,甚至想將其收為弟子。當時的李敖簡直是現在追星族們的典范和榜樣,靠努力不斷向前跑,與偶像并肩才是硬道理。
杰出的男人大多都有關于政治的英雄夢想,李敖的一生都可以說圍繞這個夢想展開。李敖曾經有過兩次入獄的經歷。1971年,李敖被以“內亂罪”判處十年徒刑。后逢蔣中正逝世大赦改為八年六個月,實際被監禁日期,總計五年零八個月。
第二次入獄,是因為共事多年的朋友蕭孟能拋棄了四十年同甘共苦的發妻朱婉堅,李敖為打抱不平,替其討回公道,而且拍賣了二人的物業,把錢給了當時處境艱難的朱婉堅。一開始,臺北地方法院判李敖無罪,但到了“高等法院”后,李敖被上頭擺了一道,入獄半年。李敖兩次入獄,其實都是做了政治的犧牲品。他明顯的親陸傾向早已令臺灣當局不爽,與當局為敵,對政府口誅筆伐,終于讓政府忍無可忍。
而這幾年的牢獄生涯李敖并沒有虛度,他讀了更多的書,翻譯詩歌,思考社會及歷史問題。與世隔絕的生活讓他更加清醒。出獄后,李敖發表了有關司法黑暗、監獄黑暗的文字,并陸續為許多冤獄抱不平,引起重視。在國民黨立委溫士源疾呼阻止李敖英雄形象流傳后一周,新竹少年監獄即發生空前大暴動。李敖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1995年,日本所謂“亞洲婦女基金會”擬向二戰期間臺灣慰安婦受害者發放補償金每人200萬日元,折新臺幣50萬元,要求接受補償金者放棄控告日本政府的權利。1997年8月31日,李敖與婦女救援基金會在“國父紀念館”合辦“義助慰安婦:李敖百件珍藏義賣會”,由蔡琴、馬英九等人主持,義賣所得與各界捐款總額為新臺幣3800多萬元,李敖全數捐出這筆錢作為臺籍慰安婦救援基金,希望臺籍慰安婦在日本政府正式道歉以前拒絕來自日本民間的補償。

某次李敖在臺上演講,聽眾遞紙條到講臺,李敖就問題一一作答。突然見一紙條,上寫“王八蛋”三字,別無其他。李敖立即把紙條舉起,面向聽眾說“別人都提了問題,沒有簽名;這位聽眾,只簽了名,忘了提問題。”
李敖恩怨分明,有恩必報,有仇也必報。他就是狗咬了他一口,他就會咬回去的那種人。因此他不斷地產生朋友,也不斷地樹立敵人。三十多年來,打官司成了李敖的家常便飯。從“總統”到“五院院長”都被他告過。為真理正義,為自己他人,出庭幾百次,撰寫訴狀幾十萬言。
風流才子多愛政治也愛姑娘。李敖風流成性,年輕時的李敖不得不說是大帥哥,而與他交往的姑娘也都個個是美人。如果細數他的風流韻事,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就不下十個,露水姻緣更是不計其數。其中最有名的胡茵夢,說是絕代美人也不為過,就連林青霞在她旁邊都顯得稍遜風騷。
李敖對于女人的要求精煉為五個字:“瘦、白、高、秀、幼”。過盡千帆,最終這位風流才子與比他小30歲的“幼女”王小屯結婚,譜寫了一段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坊間趣談。如今年已八十有余的李敖與嬌妻依然恩愛有加。
不過婚后的李敖依然不改幽默本色,他曾在“康熙來了”中對小S開玩笑說:如果你紅杏出墻,那我就在墻外等你。“老流氓”的形象風趣又可愛。
經歷過大時代變遷的人大多身上都有復雜的性格色彩。他家破人亡,被迫逃難臺灣,七兄妹里只有他一個在臺灣守著那個性情乖張的老母。他的老師(無論民主派還是共產派)一個不剩統統被糟蹋,死的死、殘的殘、神經的神經。他自己受了十天酷刑,最終也被丟進牢房。馬桶就在床頭,吃喝拉撒都在一處,地板上時有蜈蚣老鼠出沒。最后蔣倒臺了,他提前出來了,他勝利了。
而李敖將國家分裂、不知鄉關何處的困擾和對臺灣政局的不滿轉化為了瘋癲和輕狂。他獨來獨往,高興罵誰就毫無顧忌地罵誰。他沒有老板,沒有上司,沒有朋友,一筆在手,六親不認。他以筆為武器,以瘋癲做外衣,幾十年來與腐敗的政府斗爭。
陳水扁時期,由于6108億軍購案通過的期限到來,美國人要求臺灣盡快通過。李敖是立法院的無黨籍立委,覺得時間不能再拖了,親自到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放催淚瓦斯,用他的話說,就是去玩命!《蘋果日報》部分報道如下:李敖當下耍弄電擊棒,臺下不斷傳出笑聲。沒人把他的話當真。不料他馬上拿出防狼噴霧器對空連噴兩次,滿場立即彌漫刺鼻味道。李敖大喊:我的方法就是焦土政策,我老了,我跟你們玩命。他連噴6次,嗆得全場立委和助理趕緊逃開。坐在會場后排的民進黨立委王世堅大罵:李敖瘋了!現行犯抓起來。這樣的辦法看似荒誕,也不符合法規,在當時卻最有效。李敖在政壇的種種荒唐舉動實則映射了臺灣政府當時的荒唐。
李敖一直想要回到大陸,高中時就萌生過劃船回大陸的想法,他只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從不說自己是臺灣人。在與猖獗的臺獨政府斗爭中,李敖曾說:“全地球都忌憚大陸軍武,唯獨有個小島敢牛皮哄哄,我跟一群神經病住在同一個島上。”
他不止一次提示過讀者(包括他女兒李文),如果你要狂,要做好知識和忍受力雙重準備,沒那金剛鉆別攬瓷器活,玩命的事情還是留給我們第一代人吧。
他曾說:“很多事情我都不相信了,我都不敢考驗別人,因為人是經不起考驗的……真的,當天要塌下來時,當你坐牢的時候,當你一敗涂地的時候,當你這個人窮途潦倒的時候,當你走投無路的時候,沒有人能夠保護你……使你變得很無奈……我也不考驗別人,不請你幫忙……因為萬一被你拒絕了,你覺得難堪,我覺得不快……我也不參加任何婚喪喜慶……大不了送一份禮,我人是不到的……因為我坐牢的時候你們都不敢來看我。你們都躲我遠遠的,所以我也不浪費時間去參加婚喪喜慶……我不用這些事情來表達我世俗的感情,我認為世俗的婚喪喜慶是沒有意義的。可是,真正的原因是我的心涼掉了。”
然而我們看到的是滿頭白發的李敖仍然在破口大罵,罵無能的政府、荒誕的社會、浮躁的人心。他說他的心涼掉了,但是我們知道他的血仍未冷。
這位從民國政府穿著大褂走來的少年天才,走到光怪陸離的互聯網時代已兩鬢斑白。而鄉愁依然是那灣淺淺的海峽,大陸似乎在記憶中曾經很近,如今卻越來越遠。五四一代的文人不是說文學造詣有多高,而是他們開創了一個時代,后人都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之上。李敖的價值不僅體現在文學、歷史學上,更體現在他的勇氣、博學、風骨、愛國之心和社會責任感之上。
李敖,從民國走來,從大陸到臺灣,從舊時代到新時代,正因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命運的跌宕起伏,讓他看透世間變化。他的視野、睿智、洞見也遠超常人。因而,那些缺乏歷史常識和現實感的小人物,常常被他一眼看穿,羞愧得下不了臺。
李敖這一跨時代的人物,其命運也是時代的縮影,他也給當下的兩岸許多啟示。在兩岸關系60多年來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他顯得更加閃耀可貴。世間何處再尋一個如此通古今、明事理、既正直又風流的一代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