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灼
(福建省長樂市林業局,福建 長樂 350200)
?
福建長樂國家森林公園植物景觀調查與優化對策探討
林文灼
(福建省長樂市林業局,福建 長樂 350200)
采用實地調查法對福建長樂國家森林公園內的植物景觀進行了現狀調查。結果表明:福建長樂國家森林公園的植物景觀主要由針葉林、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經濟林4種群落組,涵蓋柳杉林、油杉林、馬尾松林、臺灣相思林、樟樹林等。根據植物景觀現狀進行了針對性的植物景觀優化對策分析,為更全面地開發、利用和管理森林公園植物景觀資源提供參考依據。
森林公園;植物景觀;優化對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遠郊旅游發展迅速,具有大面積森林以及良好植被為基礎,生物資源豐富,且自然景觀相對集中的森林公園不僅作為城市的綠色屏障,還為游客提供了一個休閑旅游的理想場所[1,2]。福建長樂國家森林公園山清水秀、迤邐壯觀,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山水特色韻味十足,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度假旅游區,而植物景觀作為福建長樂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景觀資源,影響著游客對其整體的景觀感受。通過對福建長樂國家森林公園內的植物景觀進行現狀調查,根據植物景觀現狀進行針對性的植物景觀優化對策分析,以期為今后科學系統地進行森林公園建設開發提供參考依據。
長樂市位于閩江口南岸,處于長江口與珠江口海岸線的正中,與臺灣島隔海相望,介于北緯25°40′~26°04′、東經119°23′~119°59′之間。位于福建省東部沿海、閩江口南岸,東瀕臺灣海峽,西與閩侯縣毗鄰,又與福州市區一線對稱,南與福清市相連,北與馬尾區隔江相望。而接近福廈國道,福泉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北接閩江[3]。
福建長樂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長樂市中部,古槐鎮和羅聯鄉境內,范圍涉及古槐鎮和羅聯鄉。公園地處亞熱帶南部,氣候屬性為海洋風,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因此園內氣候四季如春,暖熱濕潤,年降雨量約1385.6 mm,氣溫常年保持在19.2 ℃。優異的自然條件使長樂國家森林公園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闊葉樹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95%。
3.1針葉林景觀資源
3.1.1柳杉林
柳杉林群落主要分布在竹田巖景區卓伡以西200 m,海拔約290 m處,為人工林面積1 hm2,林齡約有30年。群落類型為柳杉—山礬—芒萁群叢,外貌較整齊,郁閉度約為0.85。喬木層主要由柳杉構成,高7~15 m,胸徑10~25 cm,還零星分布有臺灣相思、樟樹、刨花楠等。灌木層高度在1~3 m之間,以山礬為主,還分布有小葉赤楠、黃瑞木、三椏苦、柘樹等植物。草本層植物以芒萁為主,還分布有山菅蘭、淡竹葉、闊葉麥冬、狗脊等。層間植物有亮葉崖豆藤、菝契等。
3.1.2油杉林
油杉林群落主要分布在竹田巖景區十八坑山麓,群落類型為油杉—白背葉—苧麻群叢,為人工種植,林齡可達50年,面積約為5 hm2。喬木層以油杉為主,高可達13 m,胸徑可達35 cm,外貌不整齊,郁閉度約為0.70,龍眼樹間種其間,由于靠近村莊,對龍眼樹的經營管理干擾了林分的自然演變過程,喬木樹種多為人為種植,還生長著龍眼、綠竹、樟樹、杉木、木麻黃、苦楝、芭蕉、柿子、巨尾桉、橄欖、枇杷等。灌木層高度在1~3 m之間,以白背葉為主,還分布有仙人掌、龍舌蘭、假連翹、木槿、筆筒樹等植物。草本層植物以苧麻為主,還分布有山菅蘭、高良姜、淡竹葉、闊葉麥冬、狗脊等。層間植物有五爪金龍、菝契、雞屎藤等。
3.1.3杉木與馬尾松混交林
杉木與馬尾松混交林群落主要分布在董奉山景區的上房水庫西面山坡上,群落類型為杉木+馬尾松—油茶—芒萁群叢,外貌不整齊,郁閉度約為0.75,面積約為20 hm2。喬木層主要由杉木、馬尾松構成,樹高6~13 m,還分布有相思樹、楊梅、鴨腳木、山烏桕等植物。灌木層高度在1~3 m之間,以油茶為主,可知原有林地為油茶林,后種植杉木改變原林地結構,還分布有檵木、鵝掌柴、山礬、天仙果、羅傘樹、黃瑞木、九節木、黃梔子、兩面針等植物。草本層植物以芒萁為主,還分布有細葉麥冬、鐵線蓮、野牡丹、狗脊、刺頭復葉耳蕨、芒萁、韓信草等。層間植物有亮葉崖豆藤、菝契、玉葉金花、藤黃檀、羊角藤等。
3.1.4馬尾松林
(1)馬尾松—山礬—芒萁群叢。該群落類型主要分布在董奉山景區上房水庫西面風水林中、臘溪源景區前塘溪兩側,人為干預強度大,郁閉度0.75~0.80,群落外貌深綠色。喬木層以馬尾松為主,高5~15 m,喬木亞層分布有相思樹、木荷、青岡、杉木、山烏桕、楓香、刨花楠等植物。灌木層植物種類較多,高0.9~3 m,以山礬為主,其余為小葉赤楠、檵木、黃梔子、黑面神、車桑子、三椏苦等植物。草本層植物以芒萁為主,還分布有狗脊、鱗毛蕨、淡竹葉等植物。層間植物有亮葉崖豆藤、雀梅藤、菝契、玉葉金花、藤黃檀、羊角藤等。
(2)馬尾松—桃金娘—芒萁群叢。該群落類型主要分布在臘溪源景區前塘溪兩側,部分山體呈現裸露巖石,土層較厚,郁閉度0.70~0.80,群落外貌深綠色。喬木層以馬尾松為主,高5~15 m,喬木亞層分布有青岡、臺灣相思、山烏桕、山牡荊、木荷、杉木、山杜英、楓香、亮葉猴兒環、栓葉安息香、千年桐等植物。灌木層植物以桃金娘為主,高0.9~3 m,其余為杜虹花、水楊梅、九節木、漆樹、黑面神、羅傘樹、杜莖山、小葉六道木、胡枝子、小葉赤楠、楤木、豺皮樟、格藥柃、黃梔子等植物。草本層植物以芒萁為主,還分布有狗脊、韓信草、山菅蘭、紫花地丁、鐵線蕨等植物。層間植物有菝契、胡頹子、飛龍掌血、玉葉金花、雀梅藤、藤黃檀、武靴藤、石巖楓等。
3.2闊葉林景觀資源
(1)臺灣相思—油茶—芒萁群叢。該群落類型主要分布董奉山景區上房水庫西面風水林中,人為干預強度大,郁閉度0.75~0.80,群落外貌深綠色。喬木層以臺灣相思為主,高5~15 m,喬木亞層分布有馬尾松、木荷、青岡、杉木、山烏桕、楊梅、刨花楠等植物。灌木層植物種類較多,高0.5~3 m,以油茶為主,其余為鴨腳木、九節木、杜虹花、車桑子、小葉赤楠、檵木、黃梔子、黑面神、三椏苦、天仙果、小蠟、山牡荊等植物。草本層植物以芒萁為主,還分布有狗脊、野牡丹、梵天花、五節芒、鱗毛蕨、淡竹葉等植物。層間植物有亮葉崖豆藤、雀梅藤、菝契、玉葉金花、藤黃檀、羊角藤等。
(2)臺灣相思—九節木—弓果黍群叢。該群落類型主要分布在竹田巖景區山頂,幾為相思樹純林,郁閉度0.75,群落外貌深綠色。喬木層以臺灣相思為主,高8~15 m,還分布有楊梅、烏桕、刨花楠等植物。灌木層植物種類較少,高0.5~3 m,以九節木為主,其余為杜虹花、鴨腳木、九節木、小蠟、牡荊、車桑子、黃梔子、黑面神、三椏苦、天仙果等植物。草本層植物以弓果黍為主,還分布有狗脊、野牡丹、梵天花、五節芒、鱗毛蕨、山菅蘭、淡竹葉、闊葉麥冬等植物。層間植物有飛龍掌血、亮葉崖豆藤、雀梅藤、菝契、玉葉金花、羊角藤等。
3.3針闊葉混交林景觀資源
3.3.1杉木與樟樹混交林
杉木與樟樹混交林群落主要分布在竹田巖景區卓伡西北400 m,海拔約300 m處,為人工林。群落類型為杉木+樟樹—鵝掌柴—芒萁群叢,外貌較整齊,郁閉度約為0.80。喬木層主要由杉木、樟樹構成喬木一層,高10~15 m,胸徑10~25 cm,喬木二層高約4~8 m,主要由臺灣相思、木荷、刨花楠等構成。灌木層高度在1~4 m之間,以鵝掌柴為主,還分布有山礬、天仙果、羅傘樹、黃瑞木、九節木、黃梔子、小葉赤楠、三椏苦等植物。草本層植物以芒萁為主,還分布有山菅蘭、淡竹葉、闊葉麥冬、狗脊等。層間植物有亮葉崖豆藤、菝契、雞屎藤、玉葉金花、藤黃檀、羊角藤等。
3.3.2馬尾松與臺灣相思混交林
馬尾松與臺灣相思混交林混合群落主要分布在竹田巖景區十八坑中上坡。群落類型為馬尾松+臺灣相思—桃金娘—芒萁群叢,外貌較整齊,郁閉度約為0.75。喬木層主要由馬尾松、臺灣相思構成喬木層,高6~12 m,胸徑7~20 cm,還分布有三椏苦、木荷、刨花楠等。灌木層高度在0.5~3 m之間,以桃金娘為主,還分布有山礬、天仙果、羅傘樹、黃瑞木、九節木、黃梔子、小葉赤楠、三椏苦、野山楂、車桑子、黑面神、莢迷等植物。草本層植物以芒萁為主,還分布有山菅蘭、淡竹葉、闊葉麥冬、狗脊等。層間植物有菝契、藤黃檀、雀梅藤、羊角藤、石巖楓等。
3.4經濟林景觀資源
經濟林群落主要為龍眼林,位于青山村村莊周圍,分布在山體中下部,并一直沿伸至公路兩側,房前屋后都有種植,種植區土壤肥沃,地勢較為平坦,部分為農田改造。龍眼種植有悠久歷史,有唐、宋、元、明、清等五個朝代保存下來的龍眼樹,平均高約6 m,最高達12 m,最大胸圍徑達2.4 m,有的在林中套種柿子、芒果、番石榴等果樹,由于不同地塊的龍眼樹屬于不同村民所用,經營好的地塊則林下雜草較少,有些地塊則雜草較多。林下草本多為勝紅薊、馬蘭、大薊、鴨嘴草、畫眉草、金毛耳草、藎草、星宿菜、牛繁縷、龍葵、積雪草、牛筋草、鬼針草、仙人掌等;還有的為種植的花生、玉米、長豆、黃豆、番薯等經濟作物。
4.1加強植物景觀的季相變化
在保護長樂國家森林公園植被的基礎上對植被進行綠化與改造,可保留目前長勢茂盛的植被,按期或分批對部分園林進行改造,營造出層次分明、豐富多樣的景觀效果[4]。為了提升森林公園的季相變化,可適當的種植一些四季樹種,提高景觀豐富度,使其春而絢麗,夏而濃郁,秋而馥郁,冬而蒼青。在樹種選擇上,可種植如山茶(Camelliajaponica)、白玉蘭(Micheliaalba)、紫玉蘭(Magnolialiliiflora)和迎春(Jasminumnudiflorum)等豐富春季色相;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紫藤(Wisteriasinensis)、變葉木(Codiaeumvariegatum)和木槿(Hibiscussyriacus)等豐富夏季色相;欒樹(Koelreuteriapaniculata)、桂花(Osmanthusfragrans)和三角梅(Bougainvilleaglabra)等豐富夏季色相;紅絨球(Calliandrahaematocephala)、美麗異木棉(Ceibaspeciosa)和龍船花(Ixorachinensis)等豐富冬季色相。
4.2因地制宜進行道路綠化
根據長樂國家森林公園的自然條件,通過對主干道以規則式、片段式的方式進行綠化,達到吸引游客的視線焦點的目的,選取如榕樹(Ficusmicrocarpa)、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白蘭(Micheliaalba)、廣玉蘭(MagnoliaGrandiflora)和雞冠刺桐(Erythrinacrista-galli)等樹種進行道路綠化,提高遮蔭林效果。
在次干道與游步道的兩側設置節點植物景觀,可選擇種植花葉鵝掌柴(Scheffleraodorata)、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小葉女貞(Ligustrumquihoui)和花葉艷山姜(Alpiniazerumbet)等植物供游客欣賞;在路邊林蔭處,可選擇種植如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花葉竹芋(Marantabicolor)、水鬼蕉(Hymenocallislittoralis)和冷水花(Pileanotata)來提高林下景觀效果;在澗溪邊可選擇旱傘草(Cyperusalternifolius)、萱草(Hemerocallisfulva)等植物來提升水體周邊的植物景觀。
4.3豐富植物景觀的層次
對于長樂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點,要豐富其植物景觀的層次[5,6],有針對性的進行植物配置。例如,以喬、灌、草三者結合而構成的立體植物群落,再以散植或孤植提高觀賞性,豐富園內植物景觀的綠化結構層次。在喬木的選擇上,可種植如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黃山欒樹(Koelreuteriabipinnata)、山烏桕(Sapiumdiscolo)、福建山櫻花(Prunuscampanulata)、紫葉李(PrunusCerasifera)和碧桃(Amygdaluspersica)等;在灌木的選擇上,可種植山茶(Camelliajaponica)、杜鵑(Rhododendronsimsii)、梔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紅葉石楠(Photiniaxfraseri)和夾竹桃(Neriumindicum)等;在地被的選擇上,可種植虞美人(Papaverrhoeas)、百日紅(Lagerstroemiaindica)、矮牽牛(Petuniahybrida)、金盞花(Calendula?officinalis)和鳶尾(Iristectorum)等。
植物景觀的營造在森林公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但是景觀創造的基礎,更是點睛之處。福建長樂國家森林公園擁有豐富的植物景觀資源,以其獨具特色的森林文化和民俗風情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在福建長樂國家森林公園豐富的植物景觀資源基礎上,從加強植物景觀季相變化、因地制宜進行道路綠化以及豐富植物景觀的層次三個方面探討了其植物景觀的優化對策,以期營造吸引人駐足的景觀或停留休憩的良好環境,將其造成一個豐富多彩、獨具一格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1]洪昕晨,蘭思仁.城郊型森林公園聲景觀資源探討:以仙人谷國家森林公園為例[J].武夷學院學報,2015(8):21~23.
[2]洪昕晨,林洲瑜,張薇,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森林公園葉聲景評價研究[J].聲學技術,2016,35(2):91~94.
[3]肖桂榮.基于遙感與GIS的縣級土地利用動態監測與更新研究:以長樂市為例[D].福州:福州大學,2003.
[4]陳凱,洪昕晨,李素珍,等.基于游客分析的福州三疊井森林公園康復性景觀構建[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26~31.
[5]洪昕晨,蘭思仁,陳凱,等.群植樹木對聲環境優化的研究[J].防護林科技,2016 (1):5~7.
[6]朱忠芳,蘭思仁.基于文化視角的森林公園游步道產品設計:以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為例[J].福建林業科技,2011(1):128~131.
Investig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lant Landscape In Fujian Changle National Forest Park
Lin Wenzhuo
(FujianChangleForestryBureau,Changle350200,Fujian,China)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plant landscape inFujian Changle National Forest Park. Results showed: plant landscapeof Fujian Changle National Forest Parkwasmainly composited by 4 communities,i.e. coniferous forest, broad-leaved forest,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and economic forest, which includedCryptomeriafortunei forest, Keteleeriafortunei forest, masson pine, Taiwan Acaciaand camphor fores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plants,we put forwardspecific optimizationcountermeasures, which providedreference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 Park plant landscape resources.
forest park; plant landscape;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
2016-06-07
林文灼(1972—),男,工程師,主要從事造林綠化、森林防火、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
TU986.53
A
1674-9944(2016)13-01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