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興顯
(云南省騰沖市騰越林業工作站,云南 騰沖 679100)
騰沖市生態公益林發展現狀及建設對策
鄭興顯
(云南省騰沖市騰越林業工作站,云南 騰沖 679100)
指出了生態公益林建設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森林騰沖,美麗騰沖”的重要工作之一。對騰沖市生態公益林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幾年實踐的工作實際,提出了騰沖市生態公益林建設對策:加強項目支持,推進建設質量;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執法力度,鞏固建設成果;優化界定范圍,加快建設步伐;合理利用資源,探索項目開發。
公益林;發展現狀;建設;騰沖市
根據生態環境建設、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森林資源現狀以及林業發展的長期規劃,騰沖市完成界定生態公益林156.16萬畝,其中集體林33.01萬畝(省級27.55萬畝,國家級5.46萬畝),國有林123.15萬畝(省級3.57萬畝,國家級119.58萬畝)。設置管護人員537人,其中專業護林員344人,村級專職林管員103人,社區共管員90人。共涉及18個鄉鎮1個自然保護區7個林業局下屬國有單位。
(1)公益林具有明顯的調節水資源分布作用,通過對水的涵養,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或降低旱澇災害的發生,同時可以凈化水質,確保人畜飲水安全。
(2)公益林具有較強的固土能力,能有效減輕雨水對土壤的沖刷,起到較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對治理水土流失起到較好的效果。
(3)公益林可以增加區域降雨量及空氣濕度作用,同時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功能,因而生態公益可借助固碳釋氧的特性,增加區域含氧量,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
(4)生態公益林隨著季節、時間的變化,會產生大量枯枝落葉,并在地面堆積逐步形成腐殖質,腐殖質營養元素較高,可有效改善土質。
(5)生態公益林有助于形成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食物鏈,能夠為生物提供適宜的生存群落,為各種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因而有助于維護生態平衡,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3.1 部分林分質量差,森林生態效益不明顯
省級生態公益按林種結構劃分,人工林占80%,主要樹種為杉木、云南松,樹種單一,鄉土闊葉樹種少,單層林多,混交林、復層林少,水源涵養能力低,森林生物多樣性不足。
3.2 護林員隊伍素質偏低
為切實搞好公益林防護體系建設,2015年1月騰沖市(原騰沖縣)根據生態公益林的布局基本情況,制定出《騰沖縣公益林管護體系建設方案》,聘用護林員537人,對生態公益林的監測與管護起到積極作用,極大地提高了管護質量和管護水平,但由于護林員工資待遇低,難于聘用文化素質高的中、青年護林員,所聘用的總體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偏低,對生態公益林的管護能力不足,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應急處理不及時,責任意識差。
3.3 公益林點多面廣,管理難度大
騰沖市公益林分布比較散,大多數山高坡陡,地形復雜,通達條件能力低。權屬為集體的公益林80%的已經到戶,群眾思想認識不足,管理意識不強,權屬為國有的公益林多數為天然林,枯枝落葉較多,腐殖質較厚,火災隱患大。
3.4 公益林社會綜合效益不高
根據國家及省級公益林現行補助相關政策,集體補助15元/畝,國有補助6元/畝,權屬為集體的多數已到戶,對于林農來說單位補助標準相對低,收入單一,經濟效益不明顯,加強公益林的建設、研討、開發,有利于提高綜合效益。
(1)積極爭取林業項目支持,擴大財政支持力度,推進公益林建設總體質量。一是要利用項目資金加強城市周邊生態公益林防火隔離帶、森林防火通道的建設,有效降低火災隱患,為快速處置森林火災創造條件。二是爭取項目資金加強宜林地的綠化建設,大力營造鄉土闊葉樹種,增加生物多樣性。三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對杉木過熟純林合理區劃,逐步進行生態疏伐,改善林種結構,提高林分質量。
(2)加強護林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結合林情、村情多方籌集資金,在公益林管護費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護林員工資待遇,穩定護林員隊伍建設。二是進一步加強生態公益林管護培訓,對森林防火、病蟲害監測、森林培育等方面進行培訓,不斷提高護林員管理水平。三是設立嚴格考核制度,建立能進能退機制,確實提高隊伍管理素質。
(3)加強執法力度建設,鞏固生態公益林建設成果。為保護生態公益免受破壞,禁止違法行為,森林公安、林業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針對生態公益林的濫采濫伐等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打擊,及時處理生態公益林范圍內的違法、犯罪案件,并利用媒體進行曝光,擴大宣傳效果,切實利用法律手段維護生態公益林建設成果。
(4)擴大生態公益林的界定范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步伐。騰沖市為全國先進旅游示范城市,擴大生態公益林范圍,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高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義。騰龍高速路、騰龍二級路、騰盧路沿線及城市面山未界定為生態公益林的限制采伐區域,下一步一是要利用生態公益林修編進行界定;二是可根據騰沖市實際出發,先界定為地方性公益林,給予政策落實,保障林農利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步伐。
(5)合理利用生態公益林資源,積極探索項目開發及利用。生態公益林的開發利用應遵循生態優先,合理開發的原則。改變生態公益林單純投入的傳統管理模式,應通過對其進行適度開發,減少公益林的管理成本,提高生態公益林社會效益。比如騰越鎮可以根據生態公益林的區位優勢,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對洞坪社區天應寺、皇國寺周邊天然闊葉林、玉壁古道周邊生態公益開展戶外運動、體育休閑等項目的開發,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積極開展生態公益林內禽類、蜂類養殖,積極探索石斛、天麻、三七、重樓、草果等藥材及香料種植對生態公益林的影響評估,以便科學推進公益林體系建設,合理進行開發利用。
加強生態公益林體系建設是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要進一步加強生態公益林監管,健全生態公益林管理制度。加大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1]趙書學.云南省生態公益林現狀及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2013(2):46~49.
[2]騰沖縣政府.騰沖縣生態公益林管護細則[R].騰沖:騰沖縣政府,2015.
[3]尋甸縣政府.尋甸縣生態公益林補償措施及對策[R].尋甸:尋甸縣政府,2015(2):161~163.
[4]王紹彬.云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工作回顧與建議[J].云南林業,2012(3):40~41.
[5]石 國.淺析生態公益林保護和管理[J].中國科技博覽,2011(29):147.
[6]陳曉云.生態公益林管護及綜合經營管理模式[J].綠色科技,2016(1).
[7]曹利斌.基于生態保護視角的林業可持續發展策略[J].綠色科技,2015(10).
[8]董飛岳,何建平,徐高福,等.林業生態安全與生態紅線問題探析:以浙江省淳安縣為例[J].綠色科技,2015(5).
[9]謝裕紅.營林工作與生態相結合的研究探討[J].綠色科技,2014(7).
[10]林云舉.堅守林業生態紅線 夯實"兩美"浙江生態基礎[J].浙江林業,2014(7).
[11]徐高福.以生態文明理念建設美麗千島湖的思考[J].防護林科技,2013(3).
[12]張 頻,張邦文,蔡海生,等.江西省林業生態安全物元分析評價[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3(4) .
[13]李雪婷,陳珂.森林生態安全研究進展[J].中國林業經濟,2015(6).
[14]楊青生,喬紀綱,艾彬.快速城市化地區景觀生態安全時空演化過程分析:以東莞市為例[J].生態學報,2013(4).
[15]賈書楠,孫 睿,夏顯力,等.西安市耕地生態安全測度及影響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6(3).
[16]林韻芝,劉友兆.連云港市耕地生態安全預警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9).
2016-05-09 作者簡介:鄭興顯(1978—),男,工程師,主要從事資源林政管理、營林項目管理、森林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S718.56
A
1674-9944(2016)19-0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