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益春(廣西大化供電公司,廣西河池 530800)
?
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對策綜述
蘇益春
(廣西大化供電公司,廣西河池 530800)
【摘要】近年來,在科學和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過程中,對電能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同時對電能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積極加強了配電網建設,為了提升配電網供電可靠性不斷進行努力。本文從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因素入手,對提升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方法展開了敘述,希望對我國電網建設和國家的穩(wěn)步建設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配電網 供電可靠性 影響因素 方法
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電網建設的過程中,其供電的可靠性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話題。企業(yè)日常運行及人們日常生活都離不開電能,因此,新時期,我國應積極加強技術研發(fā),提升供電可靠性,還應當注重節(jié)約成本,確保社會正常運行。現階段,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因素較多,我國相關機構應加強對這些影響因素的分析,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提升供電可靠性。
1.1 使用者分布與密度
配電網供電過程中,擁有多條線路,不同線路上所包含的使用者數量就是使用者密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過程中,不同單位和個人擁有不同的負荷要求,因此每一條線路上所分布的使用者及密度也存在差異。供電可靠性會受到不同接線方式的影響,在對影響程度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可以將平均密度值進行確定,并將其同現階段所使用的供電可靠性指標進行對比,如果接線方式相同,而存在不同的使用者分布,就將產生不一樣的配電質量服務指標。在分析使用者分布狀況的基礎上,可以看出,線路的前端是使用者主要存在區(qū)域,因此在對線路故障排查時,就可以對斷路器進行利用,以隔離的方式進行故障檢測,這樣一來,當使用者多數分布于線路前端時,所得評估結果最佳,其次為線路中斷。
1.2 故障率與故障修復耗時
配電網日常正常運行過程中,需要在露天的環(huán)境中長期工作,而電網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較多的節(jié)點以及較長的線路,同時還擁有相對廣闊的覆蓋面積,如果跳閘故障經常在配電網線路運行過程中產生,那么將導致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嚴重降低,企業(yè)無法進行連續(xù)的正常生產,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將受到嚴重的影響。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多種,通常情況下,主要原因包括雷電、大風等自然因素導致線路產生損壞和絕緣。例如,在大風天氣狀況下,很容易將建筑物等高層建筑頂部的設施吹落,一旦落于配電網線路之上,導致其被切斷,或大風將其同周邊樹木連接到一起并產生破壞等。由此可見,在進行配電網線路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周邊環(huán)境和沿線的地理情況。再如,線路經過長時間的應用,沒有進行及時的檢測和維修,將產生老化現象,從而引起老化和絕緣,由此可見,定期的進行線路檢查和應用先進的材料和設備構建配電網線路至關重要[1]。
2.1 加強規(guī)劃與改造
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意識到提高電能可靠性的重要性,因此國家相關部門積極進行了配電網建設,然而從國家整體的角度來看,配電網的工作效率和覆蓋面積還存在很多缺陷,如不均勻的負荷分配等。現階段,導致配電網供電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就是過重的負荷產生于局部地區(qū)。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有效提升我國的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必須及時對原有供電線路進行改造和創(chuàng)新,加大城市電網建設規(guī)劃力度,在充分了解城市電網運行中的不足基礎上,從整體的角度出發(fā),提升規(guī)劃科學性和完整性,并綜合分析符合的分布特點,促使電網結構能夠逐漸得以完善。
2.2 加大對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的應用
近年來,信息技術以日新月異的速度飛快發(fā)展,極大的轉變了我國人們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自動化操作得以實現,不僅解放了勞動力,還提升了各項工作實施的精確性,在這種情況下,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實現配電網自動化管理,運用自動監(jiān)控和信息統(tǒng)計,才能夠逐漸促使供電可靠性得以提升[2]。我國配電網構建過程中,多數地區(qū)加大了信息技術和自動管理的應用,然而不同地區(qū)的配電網自動化程度還存在一定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應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運用通量管理系統(tǒng),促使配電網管理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自動化。該配電系統(tǒng)存在于電力系統(tǒng)當中,能夠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進行不同程度的管理和控制,同時還可以對使用者的用電情況進行實施監(jiān)視并進行有效的數據采集,在該系統(tǒng)當中,計算機能夠進行有效的網絡分析和負荷管理,極大的提升了自動化管理效率。
2.3 提升管理制度可靠性
提升管理制度的可靠性的過程中,需要將配電網線路運行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綜合整理,從縱向的角度來看,需要上級領導同下級職工團結一致,共同實施統(tǒng)一的配電網建設和管理目標;從橫向的角度來看,電力企業(yè)各個工作部門應當積極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針對配電網線路運行狀況展開分析,在信息高度分享的基礎上,構建供電可靠性分析制度,促使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能夠更具效率。同時,在分析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過程中,還應當針對不同的季節(jié)積極采集不同的數據,并進行詳細的分析,相關工作單位以數據的形式進行分析報告,工作人員應當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制定企業(yè)未來一段時間內配電網管理和建設的模式與方法,從而在有效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減少故障產生的概率。
綜上所述,現階段,國家在積極進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離不開電能的有效供應,因此提升電能可靠性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話題。近年來我國積極加強了配電網建設,對于提升電能可靠性做出了重要貢獻,而在未來的發(fā)展中,相關機構還應當努力加強配電網規(guī)劃與改造、加大對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的應用同時提升管理制度可靠性。
參考文獻:
[1]何占琦.含分布式電源的地區(qū)電網供電可靠性評估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4.
[2]王存平.配電網節(jié)能補償應用中儲能逆變控制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