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輝夏曉竹
(1.國網安徽肥西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1200;2.國網合肥供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基于微信平臺的電網施工安全管控
陳 輝1夏曉竹2
(1.國網安徽肥西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1200;2.國網合肥供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本文系統闡述了電網企業工程項目安全管控的背景和意義,提出供電企業安全管控易發生的問題,安全管控水平受限較多,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工程需求。并且針對技術難點,提出基于微信平臺的電網施工安全管控手段,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微信平臺;電網施工;安全管控;解決對策
近年來,電網企業隨著電網規模的快速發展、技改、大修、農網工程、檢修作業的逐漸增加,各類現場施工作業出現點多面廣,作業環境復雜多樣的情況,加上現場與其他單位交叉工作點多,新型設備如GIS設備,電子式互感器,智能電表使用增多,作業風險系數增加,為此要在常規安全檢查基礎上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提升安全管控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公司設備健康運行,安全局勢穩定。
(1)企業業務快速發展必須帶來安全管控手段的創新,水平的提升。電網企業業務快速發展,帶來的問題是技改、大修、農網工程現場日益增多,導致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量增長速度,必須采用管控手段創新。
(2)有效搭建公司安全管理培訓平臺。以往采用集中式培訓,培訓效果不佳,存在培訓后很快忘記的情況,針對性不強。
(3)電網安全可靠運行的重要保障。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是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重中之重。電網安全離不開人員的安全管控。要以更新的方式,更好的管控手段,保障電網安全運行,保障電能質量和可靠性。
(4)安全管理工作不僅要提前做好預知、預想。不能待隱患、事故發生后才去采取行動解決問題,對時間性的把握才是安全管理的關鍵,需要第一時間發現安全隱患。
(5)督促施工現場人員嚴格按照安規流程開展相關工作,從而從源頭避免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絕大多數來源于施工人員的麻痹大意,安全管控人員的不到位。
隨著管理建設的不斷深化,電網企業安全工作逐步朝著科學化、規范化、效率化的方向有序推進。需要主動適應新形勢,認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找出安全管理容易發生的問題,并進行了歸納總結。
(1)施工現場不按照安規召開安全交底。由于業務發展迅速,各類運檢和技改大修工程范圍的加大,外包施工隊伍不斷增加,現場安全管控難度加大。部分施工現場不按照安規規定開展安全交底,安全交底深度不夠,造成施工人員對安全風險點意識不足。
(2)安全管理人員數量不能滿足施工現場數量日益增長的需要。安全專職人員受此限制難以跟隨業務的增長而增長,造成難以面面俱到開展安全管控工作,造成安全風險。
(3)到達施工現場行程較長,難以面面俱到。由于施工現場點多面廣,很多施工現場位于農村偏遠地區,同一天內兩個現場相距非常遠,可能安全管理人員到達一個現場后,無法及時到達另一個現場開展現場管控作業。
(4)易發生習慣性違章。由于施工人員安全理念不理想,對于安全事故抱著一種隨便的態度,偶爾會發生“不帶安全帽”等習慣性違章,以及技術性違章。
(5)安全管控質量受安全管控人員水平影響大。由于每個安全管控人員的能力和水平、責任都不一樣,一個現場安全管控的好壞受其影響很大。經常會發生安全隱患而安全管控人員不自知的情況。需要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為主動適應電網公司安全體系建設的實施,不斷提高企業的安全管控水平,保證各施工現場安全穩定推進,基于微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安全管控:
(1)將各層級安全管控人員及各工作負責人納入微信群聊組內。將各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各業務部門安全管控人員,領導組織起來,建立了“安全生產現場管控群”,對各施工現場的施工過程進行跟蹤、監督和管理,起到良好效果。
(2)按照每日工作計劃,要求各工作負責人及時發送地址信息及拍攝關鍵節點視頻(如班前會、驗電環節)以及重要環節照片發送至微信群內。確保了施工現場必須嚴格按照安規開展工作,必須環節不能少,不流于形式。
(3)安全管控人員可根據每日發送關鍵節點照片和視頻,進行實時指導,并可定期在群內召開安全會,進行點評。可根據相關具體實例進行作業點評,更有針對性和說服力。可實時參與安全管控活動,不必占用其他工作時間,從而直接布置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走動式”安全管控。
(4)有利于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質量管理,使得管理人員更好地把握現場安全、質量情況,有利于提高現場存在問題的處理效率,更有利于對現場監理的技術指導,為安全生產提供新的管理方式,從而提高現場施工人員安全管理水平。
(1)安全管控更加全面,將公司領導及各工作負責人納入微信群聊中,保證每個工作現場兼顧到,并要求發送照片及關鍵節點視頻,及時提出警示、提醒。
(2)可每天實時對每個現場都管控到位,選擇重要的去現場檢查。避免了工作人員的麻痹大意而不按規范做安全措施,因為每項重點工作都需發攝視頻或照片到群里。
(3)易操作性,工作負責人僅需操作手機實時上報;避免了計劃調整而不上報的行為,保證了計劃執行的剛性,避免了計劃調整不上報的隨意性。
(4)避免了以前因不認識路而需要當地管控單位陪同的情況,直接按照地址信息進行飛檢更有效率和針對性。
[1]任永恒.變電站技改及大修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J].電力安全技術,2005,7(7):2-4.
[2]李珉.500kV斗山變電站改造的現場管理,華東電力,2007,35(8):34-37.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2014.
[4]林禹彤.智能變電站的規劃與建設,2013.
TP39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