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漢黎(松霖家居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
互聯網時代的家具產品設計創新方法
丁漢黎
(松霖家居有限公司,福建廈門361000)
摘要:互聯網在國內的迅速興起與蓬勃發展,不僅對產品的銷售渠道帶來巨大的沖擊,對產品研發設計端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以小米公司為代表的以互聯網思維完成手機的產品設計與開發方式、互聯網饑餓營銷的成功經驗,在整個手機行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用戶參與、用戶體驗的開發模式對于新產品的開發創新是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創舉,在傳統家具研發設計與創新工作中也逐漸引入了互聯網思維,并對傳統家具行業的研發設計中也帶來了新的思想與活力。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家具研發設計;用戶;產品生態圈
隨著近年來互聯網在國內的迅猛發展,產生了以天貓、京東為代表的大型網絡購物平臺,多渠道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統,形成一個龐大的網購產業鏈。網上購物儼然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消費時尚與購物方式,并逐漸形成一種購物習慣。網上購物最多的還屬于快銷品產品,對于電子類快消品來說,網絡渠道具有天然的優勢:流通成本低、物件小、物流配送快,用戶收到馬上可以使用,并可以與生產銷售商進行網絡互動。而對與傳統產業及一些生活耐用品,如家具類產品,相對于市場火爆的網購行情來說相對會偏滯后一些。新購物模式的產生,必然對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產生巨大的影響,產品開發速度,開發方式及開發流程也隨之改變。傳統家具的開發流程方式已不在適應新出現的消費模式,必然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研發設計模式。
1.1傳統家具的開發模式
市場調查->設計->開發->制造->庫存->銷售。
在國內傳統家具的研發生產過程中,對于家具產品的研發設計本身來講,門檻并不高。過去,小型家具廠里,三五個木作師傅根據一張圖片或樣品,加上幾個油漆師傅使用很簡易的加工設備就可以完成各種造型的家具產品設計。在相對成熟有一點規模的大家具公司,設計師也只是會做市場調查了解到的市場流行樣式,再根據自身的產品經驗做設計方案或根據客戶圖紙做設計細化,然后生產打樣、再轉批量生產加工。由于做產品的外觀設計及結構體系設計方面沒有連貫性,產品不會形成自己的風格,也沒有體現產品使用者真實的感受。
1.2互聯網思維下的家具產品研發設計流程
市場調查->產品主痛點分析->設計->用戶體驗、參與->開發->制造->銷售->迭代->升級
在互聯網思維指導下的開發模式中,家具產品設計、開發已經不在是研發人員自己在工廠內封閉式搞設計,也不在是設計師自己想象出來的假想需求,而是設計師發更多的時間去尋找產品本身對用戶的使用價值、以及用戶真實需求。這就要求設計師首先要先把自己作為一個產品使用人,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產品在日常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可靠的解決方案。為了消除設計師個人或設計團隊對產品理解與體驗的偏差,在研發過程中還需要引入更多的外部用戶參與,讓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廣泛參與研發設計,能對產品提出更多他們的真實想法及修改意見。設計師經過對產品使用者(這時產品還未上市)提出的意見做歸類匯總,然后對設計方案反復做修改,以此能讓所設計開發出的產品能更多的解決并滿足用戶對產品的體驗關注點及需求。
根據家具產品本身的特點以及用戶在購買家具是出于多方面的需求,但我們可以將多種需求分為裝修用家具和改善型家具兩大類。
裝修用家具:這類用戶在新裝修房屋里需要馬上購買,并按室內設計師的要求以及水電工的進度進行家具購買,如櫥柜、門、餐桌椅、電視柜等等。如果不在裝修時先買好這些家具,水電師傅可能將無法進行下一步的工作,那么裝修工作將無法正常進行下去。
改善型家具:隨著生活品質與消費能力的提高與改善,用戶已不在滿足原裝修時所買的一些家具產品,會添加一些新的家具或家居類產品,這些很多的用戶潛在的隱性需求油然而生。比如櫥柜臺面增加放置刀具的刀架、衛生間增加一個存放洗澡換下來的臟衣服的籃子等等。
目前房地產品市場主要的購房群體是年輕人,這一批年輕人因經濟能力有限,但購買潛力較大,另外年輕人動手能力較強,也樂意去自己動手去安裝產品。
年輕在選購裝修型家具時,購買者一般到專業的建材市場上進行購買,也會先在實體店上看好產品后家具后,在網上商城進行選擇購買,這樣相對便宜一些,況且部分網店還會負責運輸與安裝。在家具的材質與款式的選擇上,購買昂貴的實木家具相對較少一些,購買板式家具居多,因為板式家具價格較經濟且可組合性較強,板式家具可以通過不同寬度尺寸的組合來完成家具的形態與功能的多樣化。
改善型家具一般都為裝飾家居產品。這類產品大部分即有使用功能的作用也有裝飾的作用。購買者若此類產品一般會傾向于有創意、形態豐富、能夠補漏其它家具產品的功能補充。消費者在購買改善型家具時一般也不會為了買一件東西特意去建材市場去買,而選擇去網上購買,淘寶、天貓、京東上有非常多的選擇,用戶只要動幾下鼠標,等待幾天產品就送貨上門了。
傳統家具的設計過程中(尤其是裝修型家具),我們一般都會設計成標準功能、尺寸等,或直接按客戶家庭環境直接上門測試做定制。標準產品是在工廠內部組裝好、通過物流發貨到經銷商指定的倉儲區域,再由專業人員上門安裝調試。部分定制類產品在購買前還需要家具廠家指定現場人員到用戶家進行測量、給出設計方案,然后再回公司加工,最后將產品的所有零件運到用戶家里進行現場組裝(櫥柜產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樣周期長、需要到用戶家現場多次,若在測量或現場有變動的情況下,那么原有產品就無法正確安裝使用,還需返廠維修。這樣工廠的產品成本總是居高不下,這些成本全部需要用戶來買單。
美國人克里斯·安德森在《長尾理論》提出,“在信息化時代,每個企業應該是低成本提供高品質的產品,高質量地幫助用戶找到他們需要的產品”。企業如何能夠降低自己產品的成本,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打破現有封閉式的開發方式,簡化開發、生產流程,以此有效縮短產品開發設計周期;讓用戶親自參與到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互相提問題,討論,設計出能夠真正滿足用戶真實需求的產品,而且要把產品設計與產品質量、品質提升到極致,通用產品載體幫助用戶解決他們真實存在的問題;建立與用戶溝通的平臺:與設計師面對面以交流、微信、微博、短信、論壇、社交網絡等等,而使用微信、微博的用戶相對更多一些。通過與用戶在溝通平臺上進行交流,新產品開發的速度會提速,并可能在沒有發布前已經迭代了多次。
互聯網家具產品的另一個特點是要求物流配送、運輸方便。這樣大部分產品都會被設計成可拆卸的方式,并配有詳細的安裝說明書,在公司的官司網上還會配上各種安裝視頻、以及用戶安裝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當用戶拿到產品后,不一定要專門請專業安裝師傅來安裝,只要動動手,一件家具產品就可以輕松的組裝完成,輕松搞定。這樣用戶節約了裝修開支,也享受了一次家具組裝的樂趣。對于設計師來講,解決產品的運輸的便利性、普通用戶的DIY組裝難度是另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若安裝難度大,用戶沒有安裝興趣,那么此件產品是開發失敗的。
在互聯網時代,裝修型家具與改善型家具的設計不能獨立地去設計、開發。應該創新性在將兩者結合起來,讓兩者形成互為補充,互相匹配形成一個產品生態圈、一個產品系統。這樣用戶在選擇家具產品時,也不會因選到功能重復而又生硬的擺放在一起多件家具而苦惱。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也是連接用戶與廠家、設計師和紐帶。設計師在做產品開發時不是排斥用戶,以設計師、工廠自我為中心,強賣式的設計方法,而是與鼓勵用戶的參與新產品的設計開發,并最大限度地采納用戶的意見。設計師不管是在研發購買裝修型家具或改善型家具、家居產品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從用戶自身的角度去考慮用戶的真實需求、真實感受,以及使用過程中所存在問題,以高品質、超出用戶需求的想向,做一件產品,這樣做,家具行業才會有未來。
參考文獻:
[1]張仲鳳.基于感性工學的家具造型創新設計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3(11).
[2]黎萬強.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參與感[M].中信出版社,2014(08).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1.140